民族团结进步的海东故事
分享到:
2020-05-29 14:17:54 【来源:青海统战】 点击:

黄河、湟水,滔滔向东,滋养着海东173万各族人民。
文明的脚步从远古出发,穿越荒蛮寂寥的岁月,穿越烟墩边墙的烽火,一路走来,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河湟民族文化发展图景和各民族团结奋斗历程。
进入新时代,海东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精神持续迸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一曲曲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主旋律,已凝聚起河湟大地磅礴力量;一个个民族团结故事,见证着各族干部群众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

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

自古以来,海东各民族群众就是你来我往、频繁互动,在交往交流、互学互鉴中形成了心手相连、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民族团结进步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近几年来,海东市以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突破口,加强和深化在居住、教育、生产、经济、文化方面的嵌入,促进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中,让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探索建立在城镇社区“各民族混居、和谐共处”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实现各民族交叉嵌入式居住,让各民族共饮一池水、共居一楼院,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注重在商铺经营、旅游发展中建立各民族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优势互补。平安区袁家村17家农家院商户中,既有撒拉族院落、藏式院落,也有土族院落、回族院落、汉族院落。这些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院落毗邻而居,共同经营、共同生活,形成了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画卷。各民族建筑、美食、民俗文化在这里彰显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画卷。在乐都区碾伯镇衙门庄村群众摒弃传统封建思想,提倡婚姻自由,不反对藏汉联姻,全村共有57户人家,有25户为汉藏通婚家庭,他们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营造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互助县东山乡大庄村的土族农民李仁英,二十多年来敬养汉族老人李长旺,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老人虽然不是我亲生父亲,但是我愿意像侍奉亲生父亲一样孝顺他。”李仁英说。有人说李仁英非亲非故赡养一个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图些什么,他却淡淡地说:“我不图什么,赡养一个不幸的老人,是我和他的缘分,让老人过好点,是我最大的愿望。”

循化县积石镇西街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农业村,多年来这个村“撒拉、藏、回、汉”四个民族亲如一家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回族老人苏努古患胆结石需手术治疗,村干部和群众得知这一消息自发捐款,让老人得到及时治疗;藏族村民朱成正的妻子病故后,回族、撒拉族群众捐助1000元,帮他料理了后事;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村子里的群众互相来往,相互拜访,共同祈福祝愿;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侵袭,各族干部群众奋战在灾情一线,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各族群众团结一致战胜困难的磅礴力量……这里不仅有不同民族互帮互助的故事,还流传着撒拉族学生马德清、藏族青年索南东智等感人事迹。

在海东,无论是在乡镇、学校还是机关,各族群众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像珍惜眼睛和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奏响“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凯歌,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中凝聚力量,在河湟大地齐心协力绘就着一幅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壮美画卷。

黄河岸边千人共享“幸福面”



“一碗拉面”闯市场的故事

4000年前,世界上第一碗面在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出世。4000年后的今天,以化隆县为主的“拉面大军”以数以万计的拉面馆为载体,将拉面“拉”向全国,创造了“拉面经济”这一名词。同时,也正是这一碗面,在海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不仅让全国各族人民对海东穆斯林群众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而且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加艳丽,为民族团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东的拉面产业是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成长起来的,经过30年的发展,海东拉面人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发挥拉面人善行善举的良好作风,涌现出了一批互帮互助、见义勇为的模范典型,受到当地群众赞扬。河南安阳开拉面店的化隆籍务工人员冶乙卜拉,为连夜清扫城市的环卫工人免费提供热腾腾的拉面;在外创业的化隆籍青年马成义,在2015年8月的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中义无反顾地用一碗碗免费拉面温暖受灾群众,连续100天为受灾群众、救援人员和志愿者送去3000份爱心拉面和蛋炒饭;在湖北荆门市经营拉面店的27岁小伙马辉军拾金不昧,将捡到的5万元现金如数归还给失主,并长期为当地环卫工人、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免费提供“爱心拉面” 这些“拉面人”用最朴实的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了化隆“拉面人”形象,彰显了浓浓的民族情、团结情、爱国情。

一碗面撑起了逾百亿“大生意”,不仅“拉”出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还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加深了民族之间的感情;不仅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塑造了海东人形象,也成就了海东拉面走遍全国、走向世界的地位。

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故事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与精神动力。

这些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文化认同这个民族团结的“根”与“魂”,以文化认同促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积极传承和推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团结、融合、繁荣、发展、进步,以文化交融助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县、镇、村创建,让民族文化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绽放光彩,传递正能量,提振精气神,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艳丽。全市每年举办的大型文化体育活动30余项,特别是河湟花儿艺术节、青海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中国海东高原国际攀岩精英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省农牧民篮球赛、循化县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省纳顿安召艺术节、青海农产品展交会已成为宣传海东的文化名片和品牌赛事。

2019年,海东精心打造的“青海年·醉海东”活动引爆全省,各民族传统文化在这次活动中交流交融、大放异彩。在化隆,射箭场上头戴白顶帽的回族阿爸和身穿皮袄的藏族汉子同场竞技;在循化,千年奇珍《古兰经》亮相,出现藏传佛教僧侣现场道贺的动人情景;循化、化隆两地首次出现挂灯笼、贴对联、摆大龙的欢庆场景。由2020面鼓组成的“鼓队列”和2020人挽臂链式交杯共饮青稞酒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青海年·醉海东”成为世界人民了解青海河湟民族民间文化的最佳平台,成为了全省文化旅游的“金名片”,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和海东发展史上的“新坐标”。

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垣新区“刀山会”到循化县千年文物展“真颜”,从青海回族拉伊大赛到千人共品腊八粥、共尝柴火鸡……浓郁的民族文化大放异彩。无论是化隆县、循化县还是民和县,无论是撒拉族、藏族还是回族,在“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中,他们的参与度空前高涨,汇聚成了一种新的精神,这种精神给海东注入强大的活力,各族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竖立起海东最具时代特色的精神丰碑。

生态建设“大会战”的故事

2020年4月8日,海东市春季全民义务植树50万人(次)“大会战”又一次在春天里上演。早上11时许,一辆辆载满参加海东市“两会”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大巴,排着长队驶入海东市平安区在建的湿地公园。宗教界人士热情高涨,他们扛着树苗、挥着铁锹,栽植下一株又一株象征着发展的绿色苗木,以实际行动争做绿色家园的“传播者”“践行者”“实践者”和“保护者”,为推进“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建设贡献力量。参与植树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一致表示,要大力发掘并弘扬各宗教经典教义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积极思想,引导信教群众积极投身到国土绿化“大会战”中,这既符合宗教教义,又促进社会和谐、美化居住环境,宗教界应积极响应并主动投身到保护生态、植树造林活动中来。


宗教界人

自2017年以来,海东市把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作为坚决贯彻中央“五位一体”战略部署,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抓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精心谋划,并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作为最直接的抓手,大力倡导、高位推动、连续奋斗,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开启了海东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连续4年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春秋两季义务植树造林百万人“大会战”,参战人员涉及全市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农民、宗教界人士、驻市部队官兵、学生、社会志愿者等,累计参加人数超过300万人(次),掀起了全民义务植树的空前热情与行动高潮,开辟了史无前例的植树造林活动,国土绿化三年行动计划超额收官,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贡献了海东力量。

全民义务植树“大会战”唤醒了海东各族人民群众爱绿的生态意识,传承了植绿的民族传统,强化了护绿的行动自觉,谱写了海东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开启了海东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故事


海东18个少数民族人口达87.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0.4%,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占全市总面积的98%。在海东,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已经成为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要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就必须让18个民族更加团结、合力奋进。


全省最大的异地搬迁安置小区--乐都区七里店安置小区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海东不仅没让一个民族掉队,而且还让他们提前奔上了小康路。这几年来,海东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第一要务和头等大事,精准把脉、精准施策、全力攻克贫困最后堡垒。2017年,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循化县在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中率先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循化县和互助县由此成为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脱贫奔小康的“标杆”,海东市也由此成为全省、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的典范。2019年海东成功举办的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现场推进会,让这个年轻的地级市成为了全国各大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海东6县区均实现整体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谐之本。海东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公共财政继续向城乡弱势群体、基础薄弱行业、民生薄弱领域倾斜。各项民生支出占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切实解决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老百姓牵肠挂肚的烦心事、操心事,做到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就跟进一步。2019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2.98万人、医疗保险参保149.7万人,发放社会救助金3亿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7.5%和95.6%,控辍保学工作实现“清零”。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106所乡镇卫生院开通远程会诊系统,完成829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清零”目标。

一批批项目让民族地区的小村落一个个焕发出勃勃生机。高原美丽乡村、危房改造、电网改造、太阳能路灯……一项项民生项目掷地有声,一件件民生实事回应百姓诉求,各族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更有保障、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移风易俗树新风的故事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餐桌上,铺张浪费的少了,省吃俭用的多了;闲暇时,喝酒、打牌、闲聊的少了,读书、看报、健身的多了……当下,“反对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反对大操大办,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在海东蔚然成风。


近三年来,海东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为目标,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移风易俗,通过抓机制、定标准、促转变、兴文化,在广大城乡地区打出一套“组合拳”,引导广大群众革除陈规陋俗,让崇德向善、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吹散”陈规旧习,推动全市城乡群众精神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树立了文明、健康、向上乡风民风。
移风易俗就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破是破旧俗,立是立新风,风成于上,俗化于下。
2017年,海东市出台了《海东市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意见》,各县(区)制定了《移风易俗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与全国文明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五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创建结合起来,确保了工作有领导、有方案、有组织、有成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出台了《移风易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党员干部婚丧喜庆报告制度》《党员干部丧葬陋习违纪违规查处通报制度》等,将移风易俗工作与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相挂钩,纳入各级各类文明单位考评当中,形成了积极稳妥、有力有序的工作合力。自移风易俗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婚事新办7777场次,丧事简办6209场次、其他喜事廉办13736场次,初步统计节约开支约5.56亿元,有效改善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文明行为。

循化县针对县内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婚丧嫁娶标准不同的实际,尊重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习俗,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把上级的普遍要求与当地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一乡镇一方案”“一村一策”,制定了接地气、易操作的《村规民约》。尤其对彩礼标准从宏观上作出指导性安排,分别按照穆斯林群众、藏族群众、汉族群众等三个群体作了规定,穆斯林地区彩礼不超过12万元,藏族地区彩礼不超过3万元,汉族地区彩礼不超过8万元。互助、乐都等县区通过编创舞蹈、小品、三句半、贤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引导群众除陋习树新风。
三年多的实践,有效改善了以往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文明行为,文明新风在海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市各族群众团结进步的精神基础进一步牢固,形成了独特的“文明海东新样本”。

民族团结的人民最幸福,民族团结的果实最甜蜜,民族团结的声音最有力。

手足相亲,团结和睦,是海东各族人民恪守传承的民族情缘;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是海东各族人民齐声高唱的团结乐章。

如今,放眼海东大地,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倾听乡乡村村,民族进步之歌格外嘹亮,一幅幅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美丽画卷,记录着各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轨迹……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民族团结进步 海东故事

上一篇:公保扎西委员建议:将青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纳入国家战略
下一篇: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大力弘扬抗疫爱国精神!有序恢复开放宗教活动场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