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穆斯林的《本草纲目》历史吗?
分享到:
2020-12-16 14:18:08 【来源:】 点击:

当苗药已经成为年产值百亿元的新兴产业,当藏药、蒙药纷纷走红市场,回医回药依然笼罩在争议之中――回医回药有自己的特色吗?回医回药今天还有传承者吗?回医回药的产业之路能走多远?

在中国少数民族医药中,回医回药曾经取得高度成就。这块被湮没在历史之流深处的寂寞宝藏,如今正期待着后人的开掘。

《大宅门》里的“白家”原型是回族,马应龙眼药的创始人是回族……在他们的老家――河北定州,回医回药至今传承不绝、十分活跃。

很少有人知道,曾经红遍中国荧屏的电视剧《大宅门》里的“白家”,其原型是一个典型的回族医药世家。

白家先祖是元代被蒙古大军掠至中国的西域穆斯林。明永乐年间,白家在河北定州创建了“白敬宇药铺”,以阿拉伯秘方自制眼药。民国时,白敬宇制药已经在全国24个大中城市开办了分号,影响远超同仁堂。以香药为主要成分的“白敬宇眼药”,是白家的拳头产品,也是回药的杰出代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白敬宇眼药”曾为中国赢得了第一块国际金牌,首开中国医药产品在国际上获奖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白敬宇制药在公私合营中被并入同仁堂,逐渐被人淡忘。而白家老号是回医,就更加不为人知。

据白家第16代传人白国华女士的讲述,白家子弟严守回族教门和生活习惯,家风勤俭、富而好义,与电视剧里结交官府、逛妓院的“白家人”完全不是一回事。抗战期间,台儿庄很多中国将士的眼睛被硝烟熏坏,白家向前线捐献了30万支眼药。白国华女士的大哥白国恩先生还在汉口成立了“中国回民救国会”,积极组织动员全国回族同胞投入到抗战中。

从河北定州走出的马应龙制药,则是回医回药的另一个优秀代表。马家祖上是来自中亚的穆斯林,先祖号“木八剌沙”。马家与白家一样,都以生产眼药而扬名发家,其拳头产品“马应龙眼药”妇孺皆知。马家在武汉开设的分店,在经历了公私合营后,如今已发展为上市公司――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

同样是来自中西亚的色目人后裔,同样使用阿拉伯验方,拳头产品都是以香药为主要成分的眼药……白家和马家,两个回族医药世家的出现,说明了回医回药自有传承,即便在近现代,它们依然光彩夺目。

近年来,宁夏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了挖掘回族医药文化,赴河北定州寻找存世的回医。他们发现,曾经走出白家老号和马应龙制药的定州,民间的回医回药依然十分活跃。

宁夏医科大学的罗彦慧博士就在定州找到了以治疗妇科病出名的回医世家――锁氏家族。

据锁氏传人锁栓柱讲,锁氏在清代由宁夏迁到定州,锁氏的“妇女调经丹”秘方是从宁夏带到定州并世代相传的。目前,秘方由锁栓柱掌握。他家生活富裕,但不以医药为业。这是因为锁氏先祖严格遵循伊斯兰教提倡施舍和救人的教规,他们留下遗训,此药不能用来赚钱,只能“施药”给需要的人。多年来,锁栓柱恪守祖训,只“施药”,不卖药。

“妇女调经丹”在定州当地非常有名。锁家至今存有解放后来自全国的求药信函。意味深远的是,秘方的核心成分,就是没药、乳香等穆斯林传统药物――香药。

回医回药的溪流一直在中国历史的深处淙淙流淌,在文化融汇中,与中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漫长岁月中,因为语言的改变,因为封建统治者的故意销毁,许多回医回药的珍贵史料湮没。甚至,许多回医为了避免民族歧视不得不隐瞒了身份。但如果细心梳理,回医回药的溪流一直在历史的深处淙淙流淌,从未间断。

乳香、没药、草豆蔻、苏合香、藏红花……今天,人们已经将这些药材视为中药的一部分。事实上,它们是通过回族先民的贸易和迁徙活动,从遥远的中亚、西亚带到中国,并被中国人称为海药或者香药。唐代回族先民李珣所著的中国第一本外来药典《海药本草》中就记录了131种海药。

自唐以降,这些舶来品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广泛普及。至今,以香药为主制成的苏合香丸、安息香丸、至宝丹、紫雪丹……仍是中医临床使用的灵丹妙药,如果抽出香药,这些名方将无从成立。白家老号与马应龙家族的拳头产品——白敬宇眼药、马应龙眼药,也都以香药为主。

远道而来的阿拉伯药物还促进了中药剂型的大改革。传统的汉方药物,以汤、丸、膏、散为主要剂型。回族先民则带来了芳香挥发剂、滴鼻剂、露酒剂、油剂、糖浆剂和给药丸包裹蜡壳的技术。

源源而来的还有阿拉伯医生和医术——在中世纪,阿拉伯医学融汇了欧洲、印度的医学精华,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自唐之后,阿拉伯医生陆续来到中国。元代,蒙古大军将大批西域医生掠至中国。元皇室曾设“广恵司”修制回回药物,并设“回回药物院”。回族先民中的医生在骨科、外科、皮肤科、眼科等方面独具疗效,受到了上至皇室下至百姓的广泛认同。在此基础上,回医回药与汉医、蒙医等广泛交融。

薪尽火传,回医的相当一部分成就已经被视为中医成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状。但回医东西合璧的鲜明特色从未消失,传承也未间断。

北宋神宗年间,一位从西域来华的医生,凭借高超的阿拉伯正骨术得到皇帝赏识。皇帝赐其姓梁,并任命为“朝廷护驾金疮供奉”。1959年,梁氏后人将传承了900多年的“奇命接骨丹”、“伤科保珍膏”秘方献出。国内许多中药厂据此制成了胶布型“伤湿保珍膏”。

除了白家、马家传承了回医以香药治疗眼疾的高超造诣外,清末回族名医丁德恩也延续了回医擅治外科的传统,以治疗皮肤科顽症而闻名北京。其家族中人皆回、汉、医三通,子侄辈中出过多位名医。他的传人哈锐川等中医大家在行医中,依然保留着传统回回医学的一些特色。

在全国范围内,穆斯林特有的“拱北医术”的传承从未停止。由于“拱北医术”的传人往往恪守“施药”的原则,使拱北里的回医回药只能造福于居住在附近的群众。不为外人所知的同时,也错失了弘扬回族优秀文化、发展壮大回医回药的机缘。更多定州锁氏这样的回医世家,也在民间默默生长。

跳出宁夏看回医,“找回”更多回医诊疗技术和传人已成当务之急。

截至2009年底,全国已有藏、蒙、维、傣、壮、朝、苗、瑶共15个民族设有本民族医院。

同时,全国约有民族药生产企业120家,其中藏药企业40多家,蒙药企业5家,苗药企业70多家,维药企业4家。青海省把藏药产业列为该省最具战略性的产业来发展。贵州省154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民族药品种被收录进入国家药品标准,医药工业销售的一
与之相比,回医回药研究、开发的滞后,与回医回药历史上的辉煌成就、与穆斯林医药市场的巨大需求很不相称。

事实上,1994年宁夏就成立了宁夏回族医药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文献挖掘整理,收集回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但由于历史原因,回医诊疗技术要么淹没在民间不为人知、要么沉淀在史书的角落待人发掘,影响了回医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这种局面目前正在得到扭转。在宁夏回医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先后出现了伊正回药圣穆威胶囊、张宝玉回医骨伤诊疗、黄宝栋回药制剂、陈卫川回医医技10法等成果。
  宁夏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也在致力于“找回”更多回医回药的诊疗技术和传人。
  在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宁夏医科大已经成为回医回药研究的全国领跑者,形成了文献挖掘、理论整理、临床实践、药物研发、回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院所和医学团队。
  几年来,该校的课题组在全国不少回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令人惊喜的是,一些特色鲜明的回医秘方重新浮出了水面。
  根据找到的秘方,该校研究人员做出了成品。其中一个,是用香药治疗汗脚、臭脚。宁夏医科大学众多热爱运动的男生成了第一批试用者,据说效果非常好。一个秘方是用香药制成妇科洗剂,其杀菌效果超过市场上不少畅销药。还有些配方,目前在保密阶段。
  课题负责人介绍,秘方来自于回族聚居区,主要成分是回医常用的香药而且疗效显著。这些发现不但证明了回医诊疗技术特色鲜明、传承至今,而且为回医回药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罗彦慧博士则告诉记者,历史上回族的优秀医生和文化精英多数居住于北京、河北一代。他们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继续“跳出宁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发掘。特别是要开展“拱北医术”的研究开发,相信一定会有更大发现。
  此前,宁夏医科大学聘请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为回医药研究顾问,使该校的回医药课题多了几分被列入国家项目的胜算。
  与研发工作齐头并进,回医的临床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也紧锣密鼓。2011年11月4日,宁夏吴忠市中医医院正式移交宁夏医科大学,名称变更为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在保障回族群众医疗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今年秋季,宁夏医科大学首届回医专业也开始招生。
  随着研究的深入,回医回药这座寂寞宝库的大门正在被叩开。
回回药方碑
  回回药方碑石碑1通。长方形立式,清真撰,李寿昌刻,胡奇书。中国回族民间传统药方碑,回回药方碑正面上方有《理毛》五行诗一首,下方有一白描仙鹤图,背面有上方有《顾步》五行诗一首,下方同样有一白描仙鹤图。碑左右侧各有2个药方,每个药方上端均有“刊子李家”隶书大字。左侧为《黄耆丸》主治:“男子肾脏风虚,上攻下注,两耳常鸣,四肢少力,腰膝疼痛,筋脉拘挛,小便滑数。”《一十八味大效藁散》主治:“风筋骨疼痛,四肢软弱,小中急风,妇人血风。右侧为”《真珠丸》主治:“小儿风热痰雍,去留结破症瘕。《宽中丸》主治:“暴冷骨满,上气肠避,下利两胁膨胀,呕吐吞酸,此药宽中下气消宿食暖脾胃。”每种药方后有服用方法和不同症状的配伍。此碑对研究回族医药有文献价值。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官殿,四面有字,青石,楷体,阴文,碑体高62.5×宽33×厚13.5cm。保存完好。




一、《回回药方》

  《回回药方》产生于明代前期,该书是多种波斯、中亚、阿拉伯医书、方剂的编辑译注本,原书共36卷,现仅存4卷明代抄本的残本,藏于北京图书馆。书中载有580余首方剂,其中还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给亚历山大大帝的方剂。书中载有数百种产自波斯、中亚地区、阿拉伯、希腊、罗马以及印度、中国的药物。《回回药方》为元元代之著作,关于此书之作者,原书未具名,但从全书内容看,亦很可能是多人之合著。其中内容很多出自与波斯著名医学家伊本·西拿的《医典》之中。

  在回族医学中,还产生了许多医药名品,白敬宇眼药就是其中之一。元代医家白敬宇,借鉴中西亚医学,创制了白敬宇眼药。其后人继承他的事业,于明朝永乐年间开设了白敬宇眼药铺。1905年之后,白敬宇第16世孙白泽民继承祖业,生产的药品不仅在国内享誉四方,而且还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

  明清设有回回太医院,也有不少私立的回国药铺,如明代在北京菜市口附近有“鹤年堂药铺”,自己制药,主要有丸散制剂,这种药直到清末仍名扬海内外。明代还有有名的“王回回膏药”、“马思远药锭”等等。

清代风俗画中的回族卖药人

  “王回回狗皮膏”是享有盛誉的回回传统药品,因其疗效显著而颇受群众喜爱。清代安徽安庆人马春和集祖传秘方配制的马春和膏药,对治疗痈疽、肿块颇有奇效。在民间还流传着“金回回的膏药——找毛病”的歇后语,说金回回的膏药功夫全在熬,有一次因没熬好,时间短了粘不住,到处跑游,结果一个人买了他的药后,本贴在腰里最后却跑到肩膀上去了,就找金回回来问,金回回笑着说:“我金回回的膏药会找病,你腰里没病,肩上有毛病。”说明回族人的制药业当时已颇有影响。在近代和现代,还有不少回族医家享誉杏林,如著名外科医家丁庆三和他的传人哈锐川、赵炳南等。这些回族医家在行医中,依然保留着传统回回医学的一些特色。

  从《回回药方》残卷可看出当时之回族医药业已涉及一些理论内容。如有关于病因学方面的一些内容:时气、热、寒、风、湿、干(气候外因)、喜、怒、惊、恐、愁、思(情绪内因)等。元代形成了回回医学的高潮,以回回药物院的建立以及《回回药方》之著成为其主要标志。

  《回回药方》现残存卷为:目录卷之下、卷12、卷30、卷34。目录卷下包括卷19至36据目录可见,卷19为咳嗽门,包括众嗽、湿嗽、喘嗽、嗽血、嗽痰、肺经肿嗽、说治咳嗽等类。卷20为胸膈凝聚、胸膈热促、胸弱、胸疼痛、胸奄浊、胸冷湿、胸中生疮、开胸膈等类。卷21为肠风肚腹门,包括肠风、肠中生疮、肠中生虫等。卷22为泻痢门,包括论、方及泻从遍身来的、胃经泄泻、肠经泄泻等类。卷23为呕吐门、痞证门、秘门、劳瘵门、补益门;呕吐门包括呕吐、吐泻、泄泻、止吐、止泻等类;痞证门包括痞证类;秘门包括脏腑不通类、能通小水类;劳瘵门包括劳热、劳虫、劳嗽等类;补益门包括补益类。卷24为众热门、众冷门。众热门包括一切热类;众冷门包括胸膈冷类、胃经冷、一切冷等类。卷25为众气门、众血门、时气斑疹门、疟疾门。众气门包括众气、气不依常度、气喘急等类;众血门包括治吐血、能吐血、下血、止血等类;时气斑疹门包括时气、斑疹等类;疟疾门包括疟疾类。卷26为身体门,包括身体肥瘦、身体疼痛、癍痕花绣、治体气、治生虱、手足等类。卷27为黄病门、蛊症门、积聚门,黄病门包括黄类,蛊症门包括蛊症等类;积聚门包括积聚类。卷28为脚气门、脱肛痔漏门、谷通门。脚气门包括身体疼痛脚气、热肿脚气、冷肿脚气、寒湿脚气、一切脚气等类;脱肛痔漏门包括痔疮、肠风痔漏、痔风、脱肛等类;谷通门包括谷通等类。卷29为杂症门,包括论16条,方189首。卷30为杂症门,载方307首。卷31为妇人众疾门、小儿众疾门。妇人众疾门包括妇人身内动静、乳上症候、怀孕动静、子宫症候、众疾等类;小儿众疾门包括小儿众疾类。卷32为众疮肿肿毒门。包括肿毒、疬疮、恶疮等,卷33为众疮肿毒门、疥癣门。众疮肿毒门包括疥疮、甜疮、疳疮、癞疮、臭疮等类。疥癣门包括疥疮、癣疮、一切疥癣等类。卷34金疮门、折伤门、针灸门、汤火所伤门、棒疮门、治人齿所伤门。金疮门包括刀箭所伤、取箭头刺签等类;折伤门包括伤损、接骨、骨脱出等类;针灸门包括灸各种症候类;汤火所伤门包括汤火所伤类;棒疮门包括棒打伤类;治人齿所伤门包括治人齿咬伤类。卷35为众虫兽伤门、众毒门、辟虫门。众虫兽所伤门包括众虫兽伤类;众毒门包括论及说众毒物、辨验何等毒物所伤、解服药毒、解众虫兽所伤等类;辟虫门包括辟众虫、辟恶物等类。卷36为修合药饵门、修合诸般马准门、众香汤煎门、活物治病门、众花果菜治病门。修合药饵门包括论及制药法,相合药法、比量用药、说造良方。药性期度、药饵分两等类;修合诸般马准门包括论及方87首(均已分见各门);众香汤煎门包括汤药类;活物治病门包括活物治病类;众花果菜治病门包括众果物类、众菜类、众花物等类。

  从上述部分药目录所涉及的病种门类可以看出,《药方》是一部包括内、外、妇、儿、骨伤、皮肤等科,内容丰富的中国回族医学方书。从现存3卷所载方剂看,全书所载可能达,6000~7000首之多。其系统性、综合性非常强大。

二、《海药本草》

  《海药本草》是唐末五代时文学家、本草学家李旬(公元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所撰著的。李旬,字德润,回回人,祖籍波斯,因此也称李波斯。其家以经营香药为主业。香药主要为通过海舶,自国外输入的药品,所以又称海药,李旬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因此他对于一些海舶运载而来的外国药接触的机会较多,对于海药的性质与功用了解的较深刻,故而撰著了《海药本草》。书中对药名释义、药物出处、产地、形态、品质优劣、真伪鉴别、采收、炮制、性味、主治、附方、用法、禁忌等都有记载。

  李旬撰著《海药本草》时,曾参考40多种有关书籍,如《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拾遗》以及山经地志等。其体例乃伤照《新修本草》,不仅补遗了不少以前本草书所未记载的新药,而且对于不少以前本草书记述的药物,补充内容或纠正错误。书中尚有一个明显特点是对香药的记载多达50余种,如有青木香、零陵香、甘松香、茅香、瓶香、丁香、乳头香、安息香、甲香、迷迭香、毕澄茄、红豆蔻、没药……等。

  《海药本草》,原书共6卷,至南宋末年已经亡佚,没有刻本流传。但其所叙述的药物散见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等书中。现代著名医史学家范行准先生曾自上述书中进行辑录,辑得《海药本草》一本。共辑药物124种。包括玉石部8种,草部38种,木部48种,兽部3种,虫鱼部16种,果部9种,米谷部1种,器用部1种。李旬和他的著作《海药本草》丰富了中国药物学,是回族医学的重要基础与典籍。

三、《瑞竹堂经验方》

清末民国初影钞日本宽政年活字本

  《瑞竹堂经验方》原著在明代中叶后国内已失传,但书中许多内容则散见于国内外许多医药文献,其原序两则及清明两代若干辑佚和抄本,分别在中国和日本有关部门和私家珍藏,作者及成书年代国内外专家争论不一,清乾隆年间修纂的《四库全书》曾将明代《永乐大典》中本书散在内容搜采编辑为5卷24门。集得内、外、妇、儿、眼、齿、调补、美容等科效方170余首。当时“计亡阙已十之五六”,中国中医研究院现藏有清代《抄本瑞竹堂经验方》及仿明刻日刊本《瑞竹堂经验方》,有的专家认为本书作者肯定是回族医家,其名为沙图穆苏·萨谦斋,官至元朝御史兼太守。其成书年代不晚于泰定三年(公元1327年),陈垣先生在其名著《励耕书屋丛刊·元西域人华化考》中早已经将本书作者考证为“华化”了的回回。书中记载的悬吊水桶淋浴式是回族自古以来独特的卫生传统习惯,另有治急气疼方、治恶疮方、治疔疮方在其方名上标有“海上方”等字样,还有的验方特别强调忌马、驴、猪肉等。

四、《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本书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成书于元代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作者忽思慧(又作和斯辉),史书无载。从本书序文和进书表来看,是元仁宗时的宫廷回回饮膳太医,这部书初刊后,明清两代多次翻刻,但因屡遭兵灾,已散佚不多。书中配方多以羊肉为主料,“聚珍异撰”第一方马思答吉汤,《本草纲目·菜部》莳萝条附马思答吉注:“元时饮膳用之,云极香料也。不知何况,故附之。”书中多引用回回豆子、回回葱、回回青、回回小油。许多食品冠以“胡”字,如胡葱、胡麻、胡椒、胡荽等。以胡葱为例,《本草纲目》指出:“元人《饮膳正要》作回回葱,似言自胡地,故曰胡葱耳”。《洛阳伽兰记·城南》记:“狮子者,波斯国胡王所献也”。可见大量配方是中西亚民族和国家饮食疗法所用。《饮膳正要》共分三卷。卷一讲各种食品。卷二讲原料、饮料和'食疗'。卷三讲粮食、蔬菜和肉类、水果等。忽思慧在书中强调营养学的医疗作用,他认为最好少吃药,平时注意营养调剂;不吃药也能治病。他对春、夏、秋、冬四时所宜'吃什么东西,都有论述。书中还附有许多插图,如每种食物的性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能治什么疾病等,都一一加以说明。书中还提倡讲究个人卫生,如对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晚上洗脚、薄滋味、戒暴怒等,都有论述。

  回族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理论、学科、药物、炮制方法、民间疗法、验方、体疗、食疗及卫生保健方面,回族医药都具有较鲜明的民族特色。1270年(元至元七年),元政府在大都就设有“广惠司”,广惠司专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以为诸宿卫士治病。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又设“回回药物院”和“掌回回药事”机构,可见回回医药影响之大。历史上曾一度占有重要的地位,至今仍为回族聚居区乃至全国各族人民的卫生保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对《回回药方》的两点想法

来源:《回族史论稿》作者:杨怀中

  1989年12月11日至1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民族的专家学者汇集西安,研讨回族医药文化,这在中国回族史、中国伊斯兰史、中阿交通史、特别是中国医学史等学科研究中,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它也将会被历史证明,这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文化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各少数民族共同缔造的多元的多层次的文化。各个少数民族都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整理少数民族文化是整理祖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对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有着实际意义。

  “文革”之后,我国的学术研究由恢复而逐渐繁荣,确立科研项目,设立科研机构,培养科研人员,取得了科研成果。各个单学科的研究都有很大的进展。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有些专题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就像“回族医药文化”这个专题,就需要搞医学、回族史、伊斯兰史、中阿交通史等学科的研究人员联合研究。今天在这里召开的“回族医药学术讨论会”,正自然地反映了当前学术研究发展的趋势。所以说这个会议的召开是“得其时”。前几年国内曾先后召开了维族医药学、藏族医药学、蒙族医药学研讨会,继上述会议之后召开回族医药学术讨论会,显示了我国少数民族医药学术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使节第一次来到长安向高宗君臣宣讲了伊斯兰文化大义。此后回族的先民通过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把阿拉伯珍宝、犀象、药物源源不断地运到长安。《旧唐书》记载那时长安城内的包括突厥、波斯、阿拉伯人的回族先民们“藁街充斥”。回族先民们进贡、贩运的药物被记载在中国典籍中,如《唐书》、《册府元龟》、《宋史》、《宋会要辑稿》、《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诸番志》、《岭外代答》、《秘书监志》等正史和私人笔记及小说之中。明清以来,陕西成为回族学术文化的中心,先知穆罕默德告诫圣门弟子要到中国去求学,而中国各地回民认为学问在陕西,全国回族学子,负笈奔波,前来陕西求知识。回族历史文化的起点从陕西开始,历经千年,今天在西安小寨饭店召开“回族医药学术讨论会”,可谓“得其地”。

  在祖国的科学发展上,回族在天文学和医学两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回回天文学从元初至元四年(1267年)引进,受到忽必烈汗的重视。明代又得到朱元璋的提倡,跨元明两朝,历时四百余年,直到清康熙八年(1669)颁行西洋法,才罢回回天文科。唐宋时大量阿拉伯药物被引进,元代是一个大开放的时代,各种外来文化相继进入中华大地,文献记载:“回回本国虽亡,而文字、武术、天算、医方及一切工匠商人行于中国。”元代设立广惠司、回回药物院之类回回医药机构。回回医药学有奇效,被称为“西域奇术”。据《元秘书监志》载,当时的秘书监收藏有阿拉伯医学著作《忒毕医经十三部》。今天我们研究的保存在北京图书馆善本书库的《回回药方》一书,就是产生在这样一个漫长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上的,就如埃及的金字塔的建立反映了当时的科学和经济水平。今日的《回回药方》已非全璧。原书三十六卷,内外妇儿皮各科俱全,今存四卷,十五万字。如全书存在,当有二三百万字,可谓煌煌大著。观其内容之广,数量之大,绝非一个人的精力与学历所能胜任。元亡明兴,朝廷不再设立回回医药机构,此后数百年回回医药学中骨科、外科治疗方法多保存在回回医生、武术家手中,祖辈相传,秘不示人。各地回族民间也保存一些回回医学的医疗方法和特用药物。

  如果把医药文化作广义的理解,回族人民在饮食起居、卫生、有规律的生活等方面,形成了一些优良习惯,这是回族社会的良风美俗,值得发扬。毛泽东同志曾在天安门城楼询问已故达浦生先生高寿,又进一步问他:请问先生养身之道。马松亭先生今年96岁,思维敏捷,谈吐豁如,外宾不解,问其高寿之道,马老说:我一生早晨五点起床,沐洗之后,顿觉心情愉快,头脑清楚。元代主持清净寺的夏不鲁罕丁一家,可谓寿星家族。这位夏不鲁罕丁老先生活了一百四十二岁,他的儿子夏敕继其业,也得寿一百一十岁,由元至明,他们一家几代就主持清净寺。夏不鲁丁家族出人意料的长寿使汉族文化人惊异,特地把他们的寿数记载在《泉州府志》中。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宁夏回族自治区有百岁老人二十二人,其中回民就有二十一人,而回族人口仅占宁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有关部门调查表明,全国各民族百岁老人比例之高,维吾尔族占第一位,回族占第二位。优良的民俗使回族人民具有较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历代相传,形成遗传基因,得享天年。这些良风美俗,是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范畴。
  如果把传统医学观念,从生物模式移向心理模式,再来观察回族人民的心理结构,就发现回族人民的心理结构特征,正如今天在座的陕西回族作家冯福宽同志在《谈“淡”》1一文中提出的一个独特问题,即回族人民把一切看得淡泊、超脱、豁达,因而缺少心理障碍。人生一世,烟云过眼,富贵穷通,生老病死,泰然处之。膏粱厚味可以过,粗茶淡饭也可以过。心里平静,神逸形健。这源于伊斯兰的人生哲学对回族人民的影响。这是民族心理学、医疗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也是人类学研究的对象。

对于《回回药方》一书,我有两点粗浅的想法:

  一、把《回回药方》一书放在元代历史环境里,和同时代的汉医、西医比较,无疑《回回药方》中的一些医学思想、治疗方法是很先进的。时间坐标上只能横着比较,切不可以今天形成的现代医学理论去纵着衡量元代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回回药方》的医学与社会价值。

  二、人类社会发展中,随着民族的迁徙、交流,便会在文化上产生跨文化现象,形成文化的变异。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规律。回族把阿拉伯医药介绍到中国,同时又吸取了汉医。反映在《回回药方》一书中以阿拉伯医为主,同时兼收汉医,这是文化的变异。这种跨文化现象正是回族文化的特征。从人类学角度认识这些现象,这是正常的。科学研究正应该抓住和肯定这种特色。

  公元十二世纪著名的阿拉伯药物学家贝塔尔搜集编写了《处方总集》,包括一万五千多个药方,这可与三百年后成书的我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媲美。不知《回回药方》一书与此书有无关系。

  我曾经从搜集回族历史文化资料角度,在北京图书馆善本书库阅读过《回回药方》缩微胶卷,因不懂医学,看不出更深的道理。今天在这里只是从大文化的角度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妥之处,望予指正。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穆斯林 本草纲目 回医 回药

上一篇:2020医学史与人文医学论坛暨青海省第二届多民族文化交流对话在青海省康乐医院举办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