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反腐斗士杨维骏老人:一定向真理低头,绝不向谬误退让
分享到:
2020-06-12 10:01:21 【来源:澜京 】 点击:

【本期导读】98岁高龄、被誉为“三最”反腐斗士的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老人,于6月9日在昆明逝世。年纪最大、级别最高、最不为己,这是中央纪委的人员为老人做的总结。他出身动荡岁月,为朱德的结拜兄弟杨蓁烈士之子,秉承了家父正义凛然,英勇不阿的烈性。不分高低、无所畏惧地与贪官污吏斗争,让云南前省委书记白恩培、秦光荣和前省委副书记仇和等高官受到法律的制裁。面对上访未果的村民,他直接用公车将村民带到省政协,创造了“公车上书”的史话。他是杜文秀研究专家,上世纪70年代为杜文秀平反奔走呼吁,发表论文、参加研讨,论述杜文秀晚节无亏,肯定杜文秀大理农民革命政权。本馆据已有媒体报道特作综合摘编,全面回顾和缅怀杨维骏老人的风雨人生。

送别反腐斗士杨维骏老人
 

澜京 | 综合报道

<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display:="" inline;=""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英烈之子,忠魂义烈


杨维骏于1922年3月生于云南昆明,是云南省民盟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民盟云南省委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和中央委员,云南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杨维骏的祖父母都是昆明城里的贫民,靠帮人挑水和缝制帽子度日。杨维骏的父亲杨蓁自幼学习刻苦,后考入云南讲武堂,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了云南重九起义,和朱德是结拜兄弟。曾任孙中山的秘书、高级参谋。杨维骏三岁时,父亲杨蓁死于军阀范石生之手。

父亲生前,赶走土匪,保护农民。昆明东郊有个岗头村,三分之一的村民家,牛羊被土匪拉走,“我父亲就带着一营兵,追了一百多里,把土匪赶跑,把老百姓的牛羊都救了回来,岗头村那些农民,还为父亲立了生神牌。”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很大,“在这种环境下出来的人,自然对老百姓感情深。”

父亲还爱兵如子,爱民如子,不准长官打骂部下,发动士兵种蔬菜种稻谷,成立士兵食堂。任滇中卫戍司令时,曾连夜率兵从土匪手中救回被掳掠的村民。

母亲是缝帽子的女工,“我3岁时,父亲被军阀杀害,父亲的故事,都是母亲一件件讲给我听的。”“从小我母亲就讲给我们,我父亲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从小就爱国爱民,同情贫穷的老百姓。”杨维骏的会客室正中,至今还悬挂着父亲赞颂辛亥革命的碑文拓片。

父亲死后,为了躲避军阀的迫害,杨维骏和家人去了上海。在十里洋场,杨维骏既目睹了列强的趾高气扬,也见证了保家卫国的新思潮。

随着时局恶化,日军占领上海,包围租界,1937年,杨维骏举家迁回云南。194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系,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云南省临时工委副主任委员,云南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在云南大学政治系就读期间,他和同学建立学生自治会,加入新成立的民主青年同盟,毕业后又成为中国民主同盟的盟员。1949年,成功策动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起义后,杨维骏仕途坦荡。1951年1月,云南省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结束后,不到30岁的杨维骏被委任为云南省政治协商委员会专职副秘书长。

几年后,经人介绍,杨维骏遇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王婉琦。1958年,杨维骏和王婉琦成婚。也是在这一年,因不愿揭发被打成右派的费孝通,杨维骏也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



如今,杨维骏再回想,却把那些苦日子咂摸出滋味来了。他被分去放牛,牛安静吃草时,他就拿出马恩文选,这一读,让他一下“看到了光明”:“我觉得人类社会总是要前进的,不可能有什么力量阻止人类前进,受挫折是暂时的,不可能永远。”

杨维骏多次对人说,自己是在家仇国恨里长大的。



 

“公车上书”成史话


十年前的“公车上书”事件,让杨老成了反腐明星。

2010年,杨维骏得知,由于时任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强推“全域城镇化”,福海社区三千多村民世代耕种的1800亩良田被政府强占,房屋遭强拆,不少无家可归的老人租房受阻,只能住到猪圈,一个92岁的老妪不堪煎熬跳鱼塘自杀。此事始终没有得到处理结果。

2010年12月17日,88岁的杨维骏坐着政府配备的黑色奥迪A6专车开道,带着两辆面包车、12名失去耕地的农民驶入了云南省政协大院。他带着昆明市西山区福海社区的12个失地农民,准备向政协信访处上访,但领导办公室人去楼空,只好空手而归。

杨维骏带着村民上访的消息在政协大院传开后,第二天,政协老干处的处长就跑到他家质问,不想被杨维骏反将一军:“难道公车只能用来游山玩水,不能用来为民请命?”这一幕被记者记录下来,杨老创造了“公车上书”的史话。


 

只向真理低头


杨维骏老人曾向记者表示,自从举报了云南几起腐败事件后,就遭受到很大压力。“有人在网上骂我。有人威胁要把我打成植物人,还有人扬言,要让我‘永远闭嘴’。”

杨维骏有游泳的习惯。几年前,某个驾驶员传出话来,说有人准备在他去泳池的途中制造车祸。2017年,杨维骏说他已经三年没游泳了,原因仍旧是“怕有人害我”。反腐大潮下的杨维骏,通过持续的举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云南两名省委书记白恩培、秦光荣等落马,他必定是有一些压力的。

杨维骏曾向中纪委举报过原云南省纪委的一位领导。后来一个“好心人”写信给他,说这位领导公开放话,要让他“永远闭嘴”。

夫人王婉琦说,有天凌晨四点,有不明人士爬上阳台撬锁,“咔嚓咔嚓”声把她从睡梦中惊醒。第二天她向公安报了案,从此,物管在她家斜对面增设了个岗亭,保安从每晚8点值守到早上6点。

“我们也想过去养老院,但找他的百姓太多,在养老院不方便。”王婉琪说,前些年杨维骏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材料,现在更老了,就跑到小区门口滇池路的打印室,花钱请人打字,打印出来了还要一遍遍修改,“有时候天黑了还要去,只好叫保姆把他牵回来。”

 


王婉琪是学医出身,其身边朋友都说,没有她,杨维骏就不会如此高寿。其实老伴不是贪图享受的人,丈夫人品好早几年,杨维骏身体还算硬朗,常常接待云南各地来的访民。登记得多了,物业的人觉得不耐烦,王婉琦就会出面说是自家的熟人。

但杨维骏似乎对这些都不以为意,“我想到的就是,不管什么样的大官,他违反党纪国法,我就是站在维护党纪国法这边。”


 

立言反腐,只说真话


“反腐不付出代价,怎么反腐?”杨维骏说,赞赏他的人很多,却还“没看到有哪一个效仿我”。他不强求每一个人都像他一样,只是他越来越感到时间的紧迫了。

“我快一百岁了。”杨维骏又把这句话提起。他的老朋友们大多故去,剩下的,要么看不见、听不见,又或者是因误会断了联系。他说,正是“跟腐败分子生死搏斗的时候”,“想他们没有意义了”。

“以丹心照万民,甘造坎坷不甘驯”,“世路艰辛荆棘阻,甘当除棘一愚公”,这是杨维骏挂在书房自勉的诗句。

“我就觉得人活在世上,要有一个信仰,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活着不仅仅是为吃、为穿、为玩,这没有多大意义。”

当被问到座右铭时,老人回答:“不平则鸣,只向真理低头。”

杨维骏早在2011年就让女儿为其开通名为“直言”的博客,10年间,杨维骏总计发表了345篇博客,最新的文章就在本月5日。其中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杨维骏每隔一周都要到小区1号门左侧的打印店,请店员打印材料,再帮忙发在博客上,一坐就是一整天。



 

管你高低,把省委书记、副书记告下台


2001年,白恩培从青海调至云南任省委书记时,杨维骏已经从云南民盟离休三年。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但白恩培上台后力主的“一湖四片”造城运动,挑起了杨维骏紧张的神经。2014年接受《环球人物》采访时,杨维骏回忆,当时中央提倡“又好又快发展”,白恩培却主张“快速发展是第一要务”。白恩培提出“全域发展”的理念,无视国家对基本农田政策,大力推行征用农田的政策,这种举措被杨维骏多次举报。

杨维骏屡次劝谏未果,还因为“党外人士”的身份,被剔除出了每年两次的省老干部座谈会的名单。

2013年,白恩培早已离开云南,调任全国人大,但杨维骏并没有停止反映白的问题。那年夏天,借到北京治疗眼疾的机会,杨维骏直接把举报包括昆明福海案、贱卖矿案及省银监局和省政法委共设陷阱的“金座”诈骗案在内的云南“六大要案”的材料,递给了中纪委。在贱卖矿产的问题上,他把矛头直接对准了白恩培。

在这次采访后的2014年8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白恩培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2015年1月,白恩培被双开,2016年10月9日,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白恩培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秦光荣从白恩培手上接过省委书记一职之后,改变了白恩培的城市发展思路,将“全域发展”改为了“用地上山”。杨维骏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用地上山没问题,也符合国家的政策,但这些话都只落在了嘴上。”

“秦光荣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在调动特警和当地农民发生严重冲突的事件之后,他只是以不再征用基本农田这样的承诺来敷衍了事,根本没有其它任何惩处措施,我就此以个人的名义向中纪委进行了举报。”杨维骏虽然已经97岁高龄,但和上游新闻记者一谈到当年被他举报过的秦光荣、白恩培等人,他的思维瞬间就变得十分清晰,开始侃侃而谈。王婉琪对记者表示,“老爷子就是这样的性格,生活上不是很方便,但只要一谈到反腐,马上就来了精神。”



仇和当年调任昆明市委书记,力推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工程。不属于改造区的云大医院职工宿舍、大观幼儿园等二十余家单位将被违法拆迁。面临相似噩运的还有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圆通寺的藏经楼。有人向杨维骏反映,该建筑申请修缮后,省宗教事务局的经费还没审批下来,仇和却批示要求限期一个月修整完毕,否则当烂尾楼处理。几家单位负责人找到杨维骏,恳请他出面协调解决。86岁的杨维骏走访调研了圆通寺和五华区的几家单位,整理成两份情况报告。正值新春佳节,省委领导请老干部吃饭。饭桌上,杨维骏走到省委常委坐的一桌,将打印好的十余份的举报材料交到每个人面前。“这就是我的策略,老百姓缺少向上反映问题的渠道,我利用离休干部的身份,在某些场合接近省级官员、各类领导,帮忙传递信息,当面他们不得不过问。”谈及此事,杨维骏不苟言笑,语调却显得欢快。第二天,城中村领导小组的副组长找到杨老,表示20多家单位暂不拆迁。藏经楼也完好保存至今。王婉琪看到老伴身上生出的使命感,脱下乌纱帽后,还要“替天行道”。“他得罪的人多了,倒也不怕了。”

他致力举报的白恩培、秦光荣、仇和等一干在云南任职的官员先后落马。盛名之下,杨维骏创造了中纪委实名举报人中年龄最大、职务最高、最不考虑自己的记录。

 

白恩培受审

 

学术求真,参与杜文秀平反


杨维骏还是杜文秀研究专家,学界外鲜有人知。上世纪70年代他为杜文秀平反奔走呼吁,并公开发表《杜文秀的晚节》(《昆明师院学报》1979.4)论文,论述杜文秀晚节无亏,应予平反;参加杜文秀起义首次学术讨论会暨全国9省区回族古籍整理协作会议(图2左1);公开发表《论杜文秀起义军的民族团结政策》(《回族研究》1991.2)《(杜文秀)大理政权的性质》(《回族史论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对当代伊斯兰教的思考》(《回族研究》2005.2)等学术论文,肯定杜文秀大理政权是农民革命政权。杨老还原历史真相,把“真”的价值同样用在了古人。



图片来源:马颖生

正因杨维骏老人对回族历史问题和相关人物研究的精深与炽情,许多人都以为杨老是回族,一些公开媒体显示的资料也是这样。另据当地一些知情人士透露,其实杨老并非回族,他只是为世间一切真理和正义说出自己该说的话。



杨维骏曾经最大的愿望,是让《杨维骏论文集——只向真理低头,绝不向谬误退让》成书,论文集分两部分,内容包括了史学重点问题、亲身经历的多年革命、反腐经历等,现已出版成功。他的文集和自传共计七八十万字。“一定向真理低头,绝不向谬误退让”,是他为自己的文集所提,也是他的人生格言。

 


参考资料
刘苹、蓝婧、任江波:《回忆和“反腐斗士”杨维骏的三次交谈》,红星新闻。
张惠兰:《“反腐愚公”杨维骏逝世:赞赏我的人很多,却没看到效仿》 ,新京报社官方帐号。
胡磊:《“反腐斗士”杨维骏:晚年嗜好喝冰水,曾持续举报多位云南重量级官员》 ,上游新闻。
《“级别最高的实名举报者”,杨维骏逝世》,政事儿。
《举报白恩培的“反腐斗士”、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去世》,云南新闻网。
云南学者马颖生先生在微信群中披露的图文资料。

上一篇:韩福祥:促进全州穆斯林群众和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稳定是我的责任
下一篇:马尔科姆·X:伊斯兰是解决种族主义的终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