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伊斯兰元素与青花瓷融合后
分享到:
2020-10-19 02:21:21 【来源:闻文知艺搜狐号】 点击:

明初的对外开放政策使海外诸国对于中国瓷器的需求量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明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的大发展与郑和船队远航有直接关系。考古发掘也证明,郑和船队到过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或多或少地都有明初青花瓷残片出土,完整无缺的传世品大多集中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国家。
 


图一

郑和下西洋不仅极大地刺激了永宣青花瓷的生产能力,同时对提高这一时期青花瓷的品质,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郑和带回的诸国土产中与明初青花瓷烧造有直接关系的是“苏泥勃青”这种优质瓷绘原料,而这种青料是彼时所独有的。明人王世懋《窥天外乘》中说:“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

张应文《清秘藏》则说:“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青花者用苏泥勃青,图画龙凤、花鸟、鱼虫等形,深厚堆垛可爱。”高濂的《遵生八笺》、唐秉钧的《文房肆考》都认为苏麻离青即苏泥勃青,是多由南洋传入的舶来品,或来自西域的青料。

 


图二

事实上,在大量的青花瓷随郑和船队远销中东、西亚等国时,也带来了异域精美的工艺品。外国使团晋献的精美绝伦的金银器、铜器使明帝欣喜异常,命令宫廷画师参照设计成青花瓷器的装饰画样提供给景德镇烧瓷艺人,烧成大量的成品再回赠给各国贡使和国王。

一部分随使团来华的穆斯林商人更精明,他们根据海外市场的需求,亲自携带画样,大批定烧青花瓷后直接在港口装船运往西亚各国,在中国本土生产的带有伊斯兰文化风格的青花瓷在西亚和中东地区风靡一时。目前在伊朗、土耳其等国出土和传世的永宣青花瓷数量很多,在美国、英国、日本等著名的博物馆也有少数收藏,其总数甚至超过我国本土的收藏。这些藏品在造型和花纹上完全采用阿拉伯式样,即使是描绘中国传统的花卉也采用伊斯兰人图案格局。

一、永乐、宣德青花瓷造型式样的伊斯兰风格

 


图三

青花瓷,作为外交礼品之一,拓展了其海外市场,在造型上大量模仿了伊斯兰世界的金属器、陶器、玻璃器等,几乎所有的新创品种,都能在伊斯兰文物中找到范本。

永乐青花云龙纹天球瓶(图1),是永乐宣德青花瓷中最有特色的器型之一,它的制作明显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在器型上与伊斯兰国家制造的众多器皿相似。如大约8—10世纪西亚生产的玻璃瓶、9世纪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生产的玻璃瓶和9—10世纪叙利亚生产的铜瓶在造型上均小口、直颈,腹部硕大如球,几乎与天球瓶如出一辙。由于它们的制作年代明显早于天球瓶的制作年代,故很显然是制作天球瓶时借鉴了伊斯兰国家器皿的造型式样。

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双系扁壶(图2),小口有盖,短细颈,扁圆腹正面隆起,中心有圆饼状凸起,肩有小双耳,腹背平坦无釉,中心下凹成脐。这种扁壶与13世纪中期叙利亚所产黄铜嵌银大背壶相似,推测是仿伊斯兰金属器。黄铜壶的腹背中间有一个深洞,用以嵌入横出的木桩固定,这样转动双耳,液体就可从口部流出。瓷扁壶由于无底、无圈足,只可贴背平放,所以又称卧壶,双耳已成为纯粹的装饰,没有实用功能了。

 


图四

永乐青花阿拉伯文盘座(图3),上下均折沿,座身近垂直,中部凸起一周,盘座中空无底。此器型是摹仿西亚地区黄铜盘座形式烧制的。黄铜盘座兴起于13世纪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时期,14世纪时仍然盛行制作。据已知资料,目前收藏于埃及、英国及美国博物馆的14世纪黄铜盘座共有八件。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宣德时烧制的青花盘座,乾隆时曾定名为无挡尊。

宣德青花折枝花纹执壶(图4),小口有盖,长颈,宽肩,深腹,圈足,近口处有短方流,另一侧颈肩部有如意形耳,器型与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地区所产12世纪晚期黄铜执壶相似。这种水壶是穆斯林举行朝拜仪式时沐浴净身之用,在美索不达米亚、伊朗和阿富汗都非常流行这种腹壁出棱的金属制样。

宣德青花枇杷绶带鸟纹菱口盘(图5),造型来源于伊朗黄铜嵌银花口盘,直径近60厘米。这种大盘是伊斯兰独特的饮食习惯中盛放食物的器皿,人们围绕大盘席地而坐,首先祈祷感谢真主的恩赐,然后进食。这种独特的饮食习惯必须配以硕大的餐具,满密的花纹非常符合人们俯视的习惯。

 


图五

永乐宣德时期仿伊斯兰式样的青花器型还有很多,如永乐青花绶带耳葫芦扁瓶,仿叙利亚红陶彩绘双耳罐。永乐青花双耳抱月瓶,仿叙利亚釉彩玻璃扁壶。永乐青花缠枝莲纹花浇,仿伊朗黄铜花浇(图6)。永乐青花鱼篓尊,仿伊朗黄铜嵌银矮腹罐。宣德青花深腹折沿盆,仿埃及铜嵌银净手盆。宣德青花盖罐,仿伊朗黄铜嵌银罐。宣德青花八方烛台,仿伊朗黄铜刻凤纹嵌银烛台。宣德青花葫芦扁瓶,仿伊朗银双耳扁壶等。

永乐宣德青花瓷中有不少具有伊斯兰元素。伊斯兰艺术是围绕伊斯兰宗教仪式、弘扬其教义和信仰而展开的艺术。伊斯兰教义有诸多的禁忌,它不允许反映世俗的一切感观,人物和动物形象也被禁止,这就促使那里的艺术家们用华丽的植物图形、几何图形和书法来美化器物的表面,这是伊斯兰艺术的灵魂,永乐宣德青花纹饰中大量的伊斯兰元素,也主要为这三种纹饰。

永乐宣德青花瓷的伊斯兰元素:几何形纹饰

穆斯林向来重视天文学和数学,因为穆斯林必须依据星宿来确定礼拜的方向。后来随着农业和航海发展的需要,其天文学更发达。数学与天文学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阿拉伯的数学也发展到了很高水平,他们创立的几何形装饰体系显示出对数学抽象思维的喜好与理解。几何形纹饰的特点是以圆形、三角形、方形或菱形等为基本构成单位,呈90度或60度相互交叉,在有限的空间不断地作四方重复、连续,从而组成变化万千与结构复杂多变的几何纹样,给人以工整完美的艺术美感。其中以等边三角形相互交错,叠压而成的正六角星形,在伊斯兰地区流行了上千年之久。在犹太人著作中,把这种六角星和五角星也称为大卫之盾牌,认为它具有抵抗恶魔、驱病避邪、提供保护的力量。

 


图六

永乐宣德青花瓷的伊斯兰元素:阿拉伯文字装饰

用阿拉伯书法作纹饰是永乐宣德青花瓷上的装饰题材之一,它通过点线的搭配和变化无穷的组合,布局跌宕起伏,具有流畅的韵律美。阿拉伯、波斯文字装饰的内容主要是赞颂真主及穆罕默德,反映《古兰经》的教义,或说明瓷器的用途。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永乐青花阿拉伯文盘座,意为“赞颂归于真主”,“万物非主,惟有真主”。台北鸿禧美术馆收藏的永乐青花缠枝花纹执壶,流口上方刻有波斯文,意为:“贾哈哥瑞王之子阿克比尔沙哈二十年之物,回教年1035年”,即公元1625年,可证明此类器物在当时是专为外销而烧制的。

永乐宣德青花瓷的伊斯兰元素:伊斯兰藤蔓纹饰

伊斯兰藤蔓纹饰是一种类似于中国缠枝花卉纹饰的植物纹样,它以蔓藤为载体,采用S型波线、抛物线、螺旋线等形式,将枝、叶、花、果等无休止地穿插缠绕,覆盖满器物的整个表面。但是,即使繁复到无可附加的程度,却仍能保持清晰的脉络,具有极强的整体性、规律性、节奏性。这种特征和审美取向体现在永乐、宣德青花瓷上,最广泛使用的是西番莲纹。西番莲纹最早出现于近东的叙利亚,是对于中亚地区普遍生长的一种枝叶盘曲、茎上有小花,十分优雅柔美的蔓藤植物的描绘,成为伊斯兰教寺院中最重要的装饰花纹。后传入我国,因其来自外邦,故被称为西番莲纹。

永乐宣德青花瓷的伊斯兰元素主要由以上的三种元素构成。在永乐宣德期青花瓷上的伊斯兰元素,说明了明永乐、宣德期间中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相互交流促进。


声明: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元素 青花瓷

上一篇:简约:敬《丹青不渝,素描人生》有感
下一篇:中国陶瓷与伊斯兰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