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玛目安萨里《四十个宗教原理》推介
分享到:
2021-02-15 15:06:08 【来源:】 点击: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什么是“四十个宗教原理”?


“四十个宗教原理”是安萨里《<古兰经>的珍宝》(以下简称珍宝)一书的第三个部分,是安萨里后期的作品,成书当晚于《圣学复苏》。因为在安萨里的描述中,它是《圣学复苏》的精华本,也基本按照《圣学复苏》的分类方法进行编排,虽然篇幅远远小于《圣学复苏》,但内容却极丰富、精炼,往往在意犹未尽时,安萨里会指示你去查阅《圣学复苏》的某篇某篇。

伊玛目安萨里在理智学科走向巅峰时,归向了苏非,就如他所说:“我完成了教义学的目的,但是教义学没有完成我的目的。”所以他回归启示本身,更加关注启示文字所彰显的灵魂世界以及更高世界的奥秘,关注灵魂、人性本身。从前期关注以理智思辨的方法捍卫正统信仰,到后期转向启示和理性之间的调和,揭示贯穿于启示文字之中的理性精神,学术工作开始面向广大的穆斯林学子和普通大众,向他们全方面地阐释伊斯兰知识、行为的准则,以及二者和灵魂世界相关的奥秘。

就如在《公正的天平》中,安萨里用发明的新名词——对称天平、伴随天平、互斥天平——结合《古兰经》文本身,讲述了逻辑学的三段论演绎规则,告诉人们逻辑原则贯穿在《古兰经》之中,逻辑——这一思维的天平是启示带给我们的,是真主降示给所有先知的衡量确定性认识的天平。并且他说:“你们不要更改我的编排,不要让意义脱离衣服,我确已教授你们用启示命题来称量理智命题,为了使一些心灵更加迅速地偏向接受。”告知读者不要让这些理性原则和《古兰经》的文字脱离,要结合启示本身使人获得理性的认识,引导人去理解启示文字背后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而不是停留在字面。所以他说:“你们不要把理智命题做为根源,而把启示命题做为从属和后随。因为那是致人逃离的丑陋。”

一、《古兰经》的珍宝

《公正的天平》成书当晚于《珍宝》,因为在《公正的天平》中多次提及读者去查阅《珍宝》,实则有几处指示读者去查阅的内容是“四十个宗教原理”之中的,可见虽则他说“四十个宗教原理”可成单行本,但在他的框架中还是把它纳入在《珍宝》之中。
所以要明白“四十个宗教原理”的结构,不得不说《珍宝》。如前文所说,伊玛目安萨里在后期从一个正统信仰的捍卫者转向去引导学子和大众深入到伊斯兰知行的方方面面,尤其注重引导人们深入到启示文字的内涵之中,以便洞悉隐藏在沙里亚规定中的奥秘,关注灵魂、心灵,朝向最终的目的——认识真主,而不是停留于有虚荣嫌疑的外在学问,而那个时代的官方学者正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古兰经>的珍宝》就是要人整全地理解启示,对《古兰经》的知识有整体性的认识,以便根据他所提示的原理去学习《古兰经》,深入到文字背后的奥义中。因为圣人说:“《古兰经》有表意、有内涵、有实在、有超越。”根据这种解释可以把《古兰经》的意义划分为四个层次,这也符合《噶最经注》的解释,从字面上升到意义,从意义延伸至外在存在,从存在界上升到对清净超越之本体的认识,这样《古兰经》的意义才彰显出来。因为只停留在字面和意义,而没有使认识延伸到存在界时,那种没有被实现出来的认识是肤浅的,不属于真知。只有把《古兰经》中的意义实现出来,延伸至整个存在界,才算实现了《古兰经》的意义,以便获得最终目的——认识真主。

所以伊玛目安萨里把《古兰经》的知识原理比作珍宝,在古兰的海洋中遨游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那个最终的稀世珍宝。

“珍宝”一词是苏非常用的意象,指的就是那些亘古不变的实在,用在此处是指《古兰经》的最终目的、知识的原理。所以伊玛目安萨里总结出三个原理:认识真主、认识后世、认识正道,这是《古兰经》一切知识的根本原理,其他一切知识都为这三个原理服务。根据这三个原理以及它们的从属,他又把《古兰经》的知识划分为十种,又从内外层次划分为七个等级,又从知、行两方面,把《古兰经》划分为两个核心。

我们所说的“四十个宗教原理”就紧贴以上的划分,是对《珍宝》中所提出的原理的细分、延伸和实现。

二、宗教原理

我们应该解释一下什么是“宗教原理”(أصول الدين)。“宗教原理”一词的阿语原文是一个正偏组合,由“吾苏里”(أصول)和“迪尼”(الدين)两个词组成。从语言学角度而言,“吾苏里”(原理或根源)是事物的基础,事物因它而得以成立,一切细则和殊类从它中产生,它们是它的外延,它们又能还原于它,凡是事物都一个恒定的根基,就像树木有根,枝叶果实得以生长一样。

所以“吾苏伦迪尼”(أصول الدين)——宗教原理——指的就是宗教的恒定的基础,宗教的知识、行为凭借它而成立的那个基础,宗教知识和行为的一切细则从它中产生,并且也能还原于它。

 


三、宗教的层次

我们一般把宗教划分为四个层次:
原理(اصول)
沙里亚(شريعة)
学派(مذهب)
道统(مشرب)

原理就是不会因民族、时代而改变的那些事物,所以从阿丹圣人至今都不会改变,就像六大信仰以及对五功做为主命的信仰,这是亘古不变的信条,再比如有关人的灵魂、心性之类的知识,他不会因民族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

沙里亚是建立在原理基础上的,根源上讲是由真主颁布给一些使者的,我们所知的有阿丹圣人的沙里亚,易卜拉欣的沙里亚,穆萨的沙里亚,尔萨的沙里亚,还有我们使者的沙里亚。沙里亚在行为、教礼层面不同,不涉及原理,更多体现在沙里亚规定的主命和圣行的程度和量上。在前一个是主命的规制,在后一个可能是圣行。所以穆萨圣人的沙里亚以严苛著称,尔萨圣人的沙里亚以宽松著称,而我们伊斯兰教的沙里亚则是中道,在严苛和宽松之间。伊斯兰教的沙里亚废除了以往所有的沙里亚,所以在伊斯兰之后没有别的沙里亚。

学派是在共同的原理、同一个沙里亚之下不同的教义学和教法学派,他们只存在细节的差异。所以圣人说:“我的教民的分歧是真主的慈悯。”指的正是在这个层面的分歧,是可以包容并蓄的。而在原理和沙里亚上的分歧则是真主的刑罚,是稳麦的灾难。

道统指的是在同一沙里亚或学派之下由不同的卧里和学者留下来的副功和修行方式,因为从圣人和圣门弟子那里传来的副功和修行方式众多,所以一些卧里和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揭示和情况,在不同的地区和人群中留下了不同的副功和修行方式,这都是有据可依的。比如中国的清真寺中,有些地方邦达后念雅辛章,有些地方念奥拉德,而且诵念的赞词也各有差别,这就是在副功层面的不同。

四、四十个宗教原理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伊玛目安萨里的“四十个宗教原理”所要探讨的是适合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宗教的最基本的原理,是宗教知行的基础,是宗教知行的细则所产生之处。我们已经说过宗教四个层面的一个层面——原理,它涵盖的是古今不变的道理,是最根本的信条、宗教行为和有关灵魂、人性的知识,所以“四十个宗教原理”必然要探讨的是这些内容,并且是在古兰和圣训的引导下深入的挖掘,探讨宗教行为和人性深处的奥秘,这些奥秘正是古今不变的道理。

所以“四十个宗教原理”是跟随《<古兰经>的珍宝》的第二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总说,同时又贯穿第一部分所提说的原理和知识分类。因为在《珍宝》的第二部分,安萨里把《古兰经》的核心分为知识和行为,又摘选了有关这两个核心的经文,每一个核心大约七百多节经文。详细解释每一节经文是一本容量有限的书不能承装的,所以他在前言表明,可以通过提取精华、解明宗旨的概括性方式去阐释这些经文所包含的不同的知识和行为,他说:“它们的所有宗旨分为知识和行为,行为分为外在和内在,内在行为分为净化和装饰,所以总共四类:知识、外在行为、必须净化的被贬斥的品性、必须以其装饰的可赞的属性,每一个包含十个原理。”所以共四十个原理。

根据以上图形,我们可以说,把“知识”的十个原理总结起来正是安萨里在《〈古兰经〉的珍宝》第一部分所说的《古兰经》的三个原理——认识真主、认识后世、认识正道,因为认识圣品就是认识正道。

在《珍宝》的第一部分,安萨里说,认识真主是从三个方面:本体、属性和行为,所以知识的十个原理中的1、2原理是对本体的认识,3——7原理是对属性的认识,8是对行为的认识,9是认识后世,10是认识圣品,而天仙和经典是对圣品的证明,所以包含在对圣品的认识中,前定是真主的意志,所以信前定包含在认识真主的属性之中,总的来说三个原理、六大信仰就体现在这10个原理之中。

外在行为的十个原理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宗教功修和与人交往,即我们常说的天道五功、人道五典。需要提出的是,伊玛目安萨里并没有在这之中涉及有关宗教功修成坏的教法内容,而是揭示每一个功修的目的和所隐藏的奥秘,无论哪一点最终目的都是为仆和化己。这也符合我们所说的,虽然每个不同沙里亚在宗教功修的数量和程度方面有不同,但基本的要素都是一致的,隐藏的奥秘也是一样的,因为它们对应的灵魂世界的本质和实在是不变的。这就符合在亘古不变的原理层面来探讨。

内在行为可贬和可赞的二十个原理不用说,都是有关灵魂和人性的最根本的认识,是每个时代、每个民族所共同需求认识的原理,不会因时代和民族的不同而不同。
根据安萨里的说法,每一件知识和行为都有无法穷尽的奥秘和细则,这四十个原理只是以概括的方式进行阐释,而不能穷尽所有。但是从我们读者的角度看,内容之丰富,外延之广泛,需要长久地仔细琢磨,因之而受用无穷,实让人有望洋兴叹之感。

五、补充

需要提说的是,伊玛目安萨里在每一个原理之前都首先提说相关的《古兰经》文和圣训,这就符合我们在前文中指出的让启示向前,使理性跟随启示。从这一视角,我们可以说安萨里的探讨都是对《古兰经》和圣训的解释与延伸,而中国传统的阿訇讲沃尔兹的方式也正与此契合。

掌握一定的苏非学理论对于理解“四十个宗教原理”帮助很大,因为有一个关键所在就是要认识三个世界的关系——灵魂世界、想象世界和可见世界,在伊玛目安萨里的论述中,世界存在的任何事物,包括内心的属性都有它的灵魂和本质,人的身体和这三个世界相对应,人的心对应灵魂世界,胸膛对应想象世界,肢体对应可见世界,外在的行为会在心灵中产生一种形式,同样心灵的形式会对行为产生影响。

想象世界是沟通灵魂世界和可见世界的桥梁,每件行为的灵魂和本质会通过一种表象呈现在睡觉者的梦中或灵知者的揭示中,这个表象就对应这件行为的灵魂和本质,就像《古兰经》把背谈描述为“吃被背谈者的死肉”,这正是在揭示这件行为的灵魂。《古兰经》正是在灵魂和本质的层面来言说每一件行为的。除了了解三个世界的关系之外,还要明白这一切的目的是净化性灵,实现给真主为仆这一终极目的。因为只有认识恶,才能祛恶;只有认识善,才能追求善。

要想认识“四十个宗教原理”的真面目,还请读者们自己去阅读思考吧!

下载地址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玛目安萨里 四十个宗教原理

上一篇:我的美丽的信仰(电子版)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