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澜】从洪水泉清真寺看河湟地区的多元文化
分享到:
2021-02-14 13:45:59 【来源:祁万强】 点击:

海东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带,素有“极地门户、青藏首站”之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唐蕃古道要冲、海藏咽喉。黄河流经海东境内200公里,与其支流湟水河、大通河并行向东。早在6000多年前河湟谷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历经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人类史前文明,成为河湟文化的源流。

湟水,黄河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在岁月的沧桑巨变中,这条青海大地上的母亲河,缔造了峡谷、盆地、湿地等丰富多彩的自然地貌。在它的冲刷下,形成了今天海东市平安驿两山夹一川的天然地形。这里地处甘青要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唐蕃古道和“古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驿站,更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和承载区之一。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河湟人一路前行,为了生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就拿遗留在河湟谷地的一个又一个的古建筑来说,这些实实在在的遗迹,记录了民族的历史,展示了传统的文化,承载了高原先民的信仰和灵魂。只有在这些圣殿面前,才会震撼祖先留给后人的这些财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民族魂的结晶与传承。

看似有些贫瘠的平安古驿,总会给人一个猝不及防的惊喜。隐藏在青海大南山深处的洪水泉清真寺,就是这样一处神秘之所。

在夏日的绵绵细雨中,笔者跟随民族团结进步媒体海东行报道组,向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洪水泉村进发。中巴车离开平安镇不远后,就拐上了一条蜿蜒的山路。道路两旁是一撮撮的沙棘林,山白杨在雨水的冲刷下傲然挺拔。在村口的拐角处,时不时也会冒出一两棵山杏树,看着让人的牙缝中滋生出满嘴的口水。

几十公里的山路,硬是花费了近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拐过几个路口,山路急促而下,在大山的褶皱处,一座古建筑豁然耸立。在雨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突然一阵清风吹过,顷刻间展现出了它的伟岸身躯。

马清林老人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在这位老者的讲解下,洪水泉清真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这座被学者推断为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清真寺,据说历史上先后经历过五次扩建,其中最大一次规模扩建是在清乾隆年间,由山西工匠历时十多年后竣工,才有了现在如此的规模。

洪水泉清真寺和以往坐西朝东的清真寺方位截然不同,它保留了传统汉式古建筑坐北朝南的特点,尤其是寺门前的照壁更有多种文化元素的特色。

这座照壁长10米、高6米、厚0.86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的精致程度都不是一般建筑前的照壁所能比拟的。它位于清真寺正南,顶部有砖雕屋檐、斗拱、滴水、沟头等饰件。照壁正面于正中嵌有一方框,方框内绘雕有“麟凤合抱”图案,寓意祥瑞。照壁背面全部用六角形绣珠式的花瓣雕成,整齐有序地雕刻着225朵形态各异、造型精美的花卉,牡丹、月季、芍药、梅花等千姿百态,以菱形四方联排列开来,远远望去,整个照壁花朵盛开,花繁叶茂,栩栩如生,人称“百花图”。

然而,更为奇特的是其中有些花朵竟是以花瓣为盘,花蕊用兆示福祉祥瑞的蝙蝠、寿字以及馄锅馍、拉面、馓子等图案点缀。据说,工匠们在雕刻图案时,为他们做饭的农妇们每天、每家做的食物都不一样,他们抱着感恩的心,便把这些食物样式都雕刻在照壁上。这些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砖雕图案,显露出了质朴而又和谐的民族风格。

走近单檐歇山顶式建筑的寺门,两侧的八扇屏上,分别刻有“老鼠偷葡萄”和“麒麟伴苍松”图案的砖雕,意为多子多孙、麒麟送子。走进寺门,你会惊讶地发现它的精巧之处在于根本没有大梁,完全采用了传统的斗拱式建筑风格,层层叠叠煞是好看。顶部全由短横木交错摞架,支撑着寺门顶的巨大负荷,建筑工艺复杂、奇巧如鬼斧神工,俗称“二鬼挑担”。山门房脊顶上用砖、花脊嵌有“凤尾挑梁”和“龙凤呈祥”雕刻的图案。

进入寺门后,二十多米高的邦克楼(阿拉伯语即唤醒楼)迎面而来,这座三重檐六角攒尖顶楼阁式建筑甚是宏伟。它是这一处建筑群中的最高建筑,飞檐转角错落有致,木雕砖雕镶嵌其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显得华美而又典雅。

据马清林老人讲述,邦克楼的底座是由花岗岩石砌成,底层还有一个门与后院相通。二三层为木质结构,整座建筑是由两根直通顶层的巨柱来支撑的,当地人都叫做“通天柱”。

因地处深山,地形窄偏,洪水泉清真寺布局紧凑,设计独特。这所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总体布局由照壁、山门、邦克楼、礼拜殿(后窑殿)、学房等建筑部分组成。融合了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建筑风格及特点。雕刻图式设计,打破了清真寺中不能出现有动物图案等伊斯兰文化传统观念,运用大量反映多民族文化的“菊竹梅兰”“吉祥八宝”“暗八仙”“琴棋书画”“五蝠(福)捧寿”“二龙戏珠”“凤麟呈祥”等吉祥图案。汉、回、藏等不同民族文化元素,同时呈现在这里,这在我国伊斯兰教寺院中实属罕见。

惊叹之余,我们从这些多民族的文化元素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是民族大团结的象征,也是各民族大智慧的结晶,显示出了古往今来的河湟地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建筑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是人类抵抗自然力或阻挡入侵者的屏障。然而,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建筑又成为了一种文化内涵,它是人类生活构建的有效组成部分,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构建中,发挥着自己独有的价值。

从洪水泉清真寺遗留的这些文化符号中不难看出,几百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不同民族,早已经有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流。

古韵洪水泉,丝路清真寺。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条流淌的文化之河。了解了民族的文化,自然也就会具备文化的认同感。只有文化上的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

毋庸置疑,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站在洪水泉清真寺的大殿下,仰望这位老态龙钟的历史老人,包容、团结、互助、和睦的字眼便会跳出脑海。

的确如此,真正把人和人联系在一起的是文化。因为,文化的存在,使人们具有了一种共同的意识、观念和标准,产生了价值认同感。而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便是民族诸多特征中最稳定、最活跃的因素。它是维系、凝聚、形成及识别一个民族的本质力量和核心要素,是认同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这一融合的民族文化,在今天又有现实的意义。

当地党委政府依托洪水泉清真寺优势,结合实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深挖清真寺和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围绕清真寺主要修建旅游一条街、展览馆、传统农家乐、烽火台、绿色农作物种植采摘基地、住宿、停车场等项目。同时,利用高铁新区、火车站、机场等区位优势,打造集休闲、娱乐、观赏、餐饮、住宿、摄影、采摘为一体的旅游线路,继续实施“探岭上风光、品农家美食、访传统村落、寻清真古寺”活动,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民族旅游基地。

历史和现实,总是有些许的重叠,也会有超时空的印证。这座见证了古丝绸之路上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古建筑,今天又见证了各民族团结一心、携手向前的伟大征程。

雨渐渐停了,一轮红日透过云层,将缕缕金光洒在井尔沟的山山洼洼。突然间,我想到了来路上的那些沙棘、山杏、白杨,这些原生植物,难道不就是生活在这里的不同民族的写照吗?它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一缕阳光,在贫瘠的土地上,硬是结出了民族团结的硕果。

一座城市,因经济而兴盛,因文化而久远。

海东市作为一座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城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柳湾遗址是中国黄河上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部落聚集区遗址,出土4600年前的彩陶文物4万多件,占全国的60%,彩陶上发现的文饰符号是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比甲骨文还要早1000多年。海东喇家遗址,是全国唯一的黄河史前地震、洪水灾难遗址,出土的王室和诸侯专用重器——“黄河石磬王”和女性怀抱幼儿的遗骸等遗迹震撼人心。大量戎狄羌先民内徙,中原先民陆续迁入,融合形成了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其中土族、撒拉族自治县全国唯一,各民族文化并存,繁荣并进,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中原儒道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在此汇集交流,互相影响、交融并存。非遗项目作为文化的最直接体现,海东最多,达1036项,占到全省的60%以上。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项。“河湟花儿”、藏族螭鼓舞、土族安召舞等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这里的生态文化呈现出了它的立体性,青藏高原东部独有的垂直分布带,造就了中国最美天池之一的孟达天池和高原动植物王国——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高原、森林、草原、丘陵,地貌丰富;河湟谷地作为青海最适宜农业生产区,是全省最大的农业基地,全国“十大富硒之乡”,孕育了独具魅力的高原农耕文化,是全省唯一特色鲜明、作物多样的地区。

海东市作为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和承载区,保护传承弘扬河湟文化有基础、有优势、有条件,同时也赋予了海东保护传承弘扬河湟文化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当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繁荣发展重要论述为引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挖掘传承弘扬河湟文化丰富内涵,以打造河湟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文化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成就了今天“彩陶故里、拉面之乡、青绣之源、醉美海东”的美誉。

今天,我们从洪水泉清真寺推及到整个海东市的旅游文化大发展,当地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创新实施河湟文化品牌工程,重点打造了青海年·醉海东文化系列活动、河湟文化艺术节、青海(河湟)农产品展交会等品牌活动,引领河湟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重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扩建喇家遗址博物馆、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特色小镇及乡村旅游示范点等景区,积极融入大美青海旅游环线、黄河文化旅游线,着力打造“醉美海东”钻石线路。开展城市文旅产业创客基地、特色文化旅游体验点探索,推动过境游向过夜游,观光游向体验游,单一游向融合游,“门票经济”向全方位“产业经济”转变,唱响全域旅游的“四季歌”。(来源:河湟杂志)

转发本文旨在传播正能量,本文已注明出处及作者,若有侵权请与编辑部联系删除。

上一篇:100年前的阿拉伯人如何看中国?
下一篇:箴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