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历史上,伊斯兰教曾被称作“大食法”、“天方教”、“清净教”、“清真教”、“回教”等。至今,港、澳、台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仍然称之为“回教”。1956年6月2日,国务院为尊重各族穆斯林的宗教感情,专门发布了《关于伊斯兰教名称的通知》,从此,中国大陆普遍接受和使用“伊斯兰教”这一名称,摈弃了以前那些不准确、不科学的称呼。
  • 2017年4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多家单位在宁夏彭阳县红河流域开展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发现了姚河塬遗址。在随后展开的专题性考古调查和发掘中,确认遗址为一座西周时期封国都邑城址,面积92万余平方米,发现城墙、壕沟、墓葬区、铸铜作坊区、宫殿区等遗迹,同年发掘甲字形墓葬一座,车马坑1座,时代从西周早期延续到西周晚期。经过连续几年的发掘,截至2020年,该遗址已完成主墓地和铸铜作坊区部分区域的发掘工作,城墙区进行了局部揭露。
  • 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校务委员、回族将领白崇禧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长、桂林行营主任,权倾半个中国,在他的“兴教建国”(振兴教门,建设国家)口号下,指示设在桂林李家村的“陆军军官学校(黄埔桂林第六分校)从1937年即第15期起,在全国各地主要是山东、河北、河南、云南等敌占区招收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回族青年到广西桂林黄埔六分校入伍深造,组成回教大队。同时,白崇禧又以中国回教救国会理事长的名义,指示各省的分会、支会积极协助、组织回教青年踊跃报考。第15期本想招收300人,结果有1000多人报考。
  • 国内现存最古老的青海撒拉族手抄本《古兰经》影印版捐赠收藏仪式于2021年3月19日在青海省图书馆举行,省民宗委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中心负责人向省图书馆捐赠了见证古丝绸之路繁荣历史、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青海撒拉族手抄本《古兰经》影印本。
  • 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几乎每个穆斯林民族都流传着许多民歌、故事、传说、寓言、童话、笑话、叙事诗、英雄史诗、格言、谚语、谜语、歇后语等,它们是探求各族穆斯林的历史发展、经济生活、文化源流、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民族性格的宝库。其中浩如烟海的民歌,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幽默风趣的笑话,规模宏伟的英雄史诗和民间叙事诗,尤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 “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这里可观三省,快到陕北了!”“你们看,现在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景色多美好啊。”
  • 宝岛之南,在三亚市凤凰镇(原羊栏镇)聚居着一个独特族群——中国回族的一支;他们信奉伊斯兰教,俗称穆斯林,登陆海南已有千余年,在凤凰镇生息繁衍也有数百年;在海南黎苗回汉四大民族中,他们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体系尤其别具一格。经过数十代开垦和经营,三亚回民实现了伊斯兰的本土化,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几经起落,清真寺却依然耸立,穆斯林传统顽强地生长于斯;他们努力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原色,坚守着自己的生活和信仰,同时坚守一种文明,越来越为世人瞩目。
  • 中国水科院南院东侧是蜿蜒的京密引水渠,渠的左岸是西城区三里河地区。三里河地区商店、邮局、银行、影院集中,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商业中心。中国水科院的北院和南院离西城三里河的距离都很近,中国水科院的职工及家属经常去那里娱乐购物,对那里的地理环境就像对自己的老邻居一样熟悉,但要问你:三里河清真寺在哪里,清末抗击八国联军的著名回族爱国将领马福禄的墓地在哪里,除了院里的几位回族职工以外,能够回答得上来的人可就是凤毛麟角了。
  • 西宁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必经之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据城北区朱家寨遗址、沈那遗址和西杏园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西宁生活。 西宁城经历了汉代、魏晋、十六国、北魏、隋唐、唃厮啰、宋代、明代、清代。最早的西宁城曾经颇具规模。
  •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委员会命令青海调派一个骑兵师参加抗战。青海省立即调配人马组建抗日骑兵师。这支以多个民族为主体的青海地方军队,东进中原浴血奋战,打击了局部地区日寇的嚣张气焰,为甘、青两省赢得了“抗日大后方”、“抗战救国基地”的声誉,在广大人民心中他们是中原地区的一支抗日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