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这幅少见的湟鱼跃出水面的照片,无不为它们优美的身姿而叫绝。但是我们很难相信,这美丽的一跃,却是湟鱼为了繁衍后代,几乎用拼命的方式,在它们祖祖辈辈产卵繁殖的通道中寻求逆流而上的“出口”。其背后蕴藏的凄惨故事和湟鱼身上展现出的母性光辉,足以让人感慨而流泪。
湟鱼是青海湖中惟一的大型水生经济鱼类,也是一种生长缓慢、年龄序列漫长、怀卵量较少的鱼种,在青海湖整个生态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每年5—7月,大量亲鱼沿黑马河、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等河流溯流而上进行繁殖。按照正常繁衍习性,它们要在这些河流中花费很长时间洄游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到达水流平缓、水温适宜的河滩砾石处交配、产卵。它们上溯距离越远,鱼卵、鱼苗在淡水中孵化、生长的时间越长,幼鱼的成活率就越高。湟鱼在产卵期克服重重困难溯流而上,不仅是寻找合适的产卵场,同时也是刺激亲鱼性腺发育成熟的系统过程。湟鱼的整个洄游过程却充满了艰辛和危险,同时也充满了不屈、拼搏和用生命演绎的精彩及悲壮,令人惊叹不已。
2006年湟鱼产卵期,记者来到湟鱼主要繁殖河流之一的刚察县泉吉河,拍摄湟鱼产卵的照片,但出乎意料的是,记者发现途经这里的亲鱼的“生命之路”仍然被阻挡,所面临的艰难处境让人揪心,它们为完成繁衍后代的神圣使命所付出的代价,催人泪下。
早晨的时候,从泉吉河大桥上向下观看,河水中黑压压一片的湟鱼使人惊叹,整个河道中,聚集的湟鱼密密麻麻,蔚为壮观。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我们看到的这些壮观场景,并不是亲鱼在洄游产卵过程中所经历的正常现象,而是由于人为因素阻断了它们上溯通道而受困于这片水域
中午过后,鱼群逐渐向大桥上游的拦河坝和过鱼通道前面集中,但是由于拦河坝的阻挡以及过鱼通道不能使鱼正常通过,几乎所有的湟鱼都在通道入口前面最深处不足60公分的浅河滩中挣扎、翻腾,水中拍打出一片片水花。记者在钻入河中拍摄时,河床里密集的湟鱼令人不敢移动脚步,只能慢慢挪动脚步进行试探,确定脚下没有湟鱼才能落脚,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踩到湟鱼。
上一篇:彰显“夏都后花园”魅力 大通旅游业如日中天保持蓬勃发展势态
下一篇:青海湖畔上演“速度与激情”——青海湖冬季冰雪机车极限挑战赛现场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