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百年篱笆楼的秘密
分享到:
2013-12-14 12:27:13 【来源:】 点击:

 

  “篱笆楼有汉式风格,布局像北方的四合院,你再看这墙底厚房顶薄,四角放着白石头,这是仿照藏族的习俗。”撒拉族老人马进明绕着自家的篱笆楼小院步履轻快,边走边说,“我们撒拉族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融合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哩!”

  今年65岁的马进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孟达大庄村,这里原有篱笆楼100多处,目前仅存14处。

  居住在青海省黄河谷地的撒拉族是一个人口较少民族,人口仅10多万。撒拉族古民居篱笆楼是一种木、石、土混为一体的古老民居建筑,因楼房墙体大部分用树条篱笆桩制作而成,故得名篱笆楼,目前在循化县仅存于孟达地区。

  据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撒拉族学者马成俊介绍,孟达地区古称河关地,自古以来就是甘青交通要冲。从元代开始,生活在孟达地区的撒拉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智慧,开发林地,利用当地自然林木土石资源,修建创造了篱笆楼建筑。

  马进明家是露天小院,一树、一楼、一井。在冬日萧索情景的映衬下,年代久远的二层木楼愈发显现出原本的沉静与古朴。记者心生疑问,撒拉族的篱笆楼为什么这么建呢?其中有什么秘密和科学道理呢?

  “过去六七百年,撒拉族人过的是农牧兼作的生活,所以篱笆楼上层住人,下边圈牲口,优点是居高临下,可以观察周围情况。”马进明说。

  记者细细一瞧,篱笆木楼分上、下两层,上层设卧室、客房等,楼底房间为仓库、畜圈等。篱笆木楼的楼体框架均由木质良好的松木构成,墙体用杂木枝条编织,两面抹以草泥,墙体中间为空。房子的门窗和柱子大多雕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

  青海省循化县文化馆馆长占晋文介绍,撒拉族的篱笆楼设计,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这一时期,撒拉族的经济生活得到了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当时,建房突出防风、防震、适用、安全作用,因而通常选用精良的松类木材。使用这种方法建造的楼房,既节省建筑材料,又可以减轻楼体重量。同时,中空的墙体冬暖夏凉、透气性强。

  “用木条造墙取材非常方便,这样不仅隔音,还具有很强的防震性、防潮性,好处多得很。”马进明笑着说。

  “大庄村的篱笆楼修建于明清时期,风格独特。由于撒拉人与周边藏、汉、回、土等民族交往密切,篱笆楼也融合了多民族的建筑风格,成为青藏高原上难得的撒拉族历史文化象征。”占晋文说,鼎盛时期,篱笆楼建筑群曾在孟达一带形成8大巷区,道巷两侧木楼林立,规模宏大。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新的建筑形式和建材的不断出现,当地村庄兴起了拆旧建新风潮,加上自然毁坏,篱笆楼建筑曾一度濒临绝迹。

  200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开展国际合作,对孟达大庄村4处古民居进行了调查、测绘,提取了保护研究资料。目前,现存的14处篱笆楼中,有4处明清年间的精华建筑被列入青海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国家还将1处清代建筑的撒拉族古民居楼,搬迁至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实行修复保护。2007年,篱笆木楼被列入青海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当地政府将古篱笆楼纳入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中,将修复后的明清篱笆楼与撒拉族民俗展相结合,用原生态的民俗风貌吸引游客。

  由于马进明家七代人均出生在这座古篱笆楼里,因此他家中常常接待一些慕名而来的专家和研究者。每天打扫和定期修葺就成了马进明的“必修课”。马进明老人说:“这些建筑是撒拉人智慧的结晶,是无价的宝藏,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完)文:徐文婷


责任编辑:伊人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撒拉族 百年 篱笆

上一篇:回族的建筑符号
下一篇:《马连良》的艺术形象走进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