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起源】寧夏回族來源及歷史演變
分享到:
2014-02-28 15:13:24 【来源:】 点击:
       早在唐代,寧夏地區就曾留下了大食及西域各國穆斯林軍士、商人及貢使過往的蹤跡。到北宋、西夏時期,東來的穆斯林客人也多數從玉門、酒泉經西夏屬地而至中原。元初,隨著蒙古軍隊的東歸,一批批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各族人民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斷地被簽發或自動遷徒到中國來。當時,戰爭和農耕佔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東來的穆斯林主要以駐軍屯牧的形式,編成“探馬赤軍”。同時,也以工匠、商人、學者、掌教、官吏等不同身份散居到我國各地,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就留住在寧夏,他們一概被叫作“回回人”。據《元史》記載,至元八年(1271年)九月,元世祖忽必烈“簽西夏回回軍”,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又下令“探馬赤軍,隨地入社,與編民等”。按照規定,他們“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元朝駐寧夏一帶的蒙古軍隊中,有相當多的人信奉了伊斯蘭教,成為寧夏回族的族源之一。

       元代,寧夏一帶是重要的屯墾區,行政區劃歸屬陜西行中書省管轄。元代著名回回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的兒子納速拉丁,曾擔任陜西平章政事,他“子孫眾多,分為納、速、拉、丁四姓,居留各省,故寧夏有納家戶,長安有拉家村,今寧夏納氏最盛”(《陜西通志》)。在《銀川小志》一書中還記載,“納速耳丁,先世回紇,仕元廉訪使”。據《蒙兀兒史記》“色目氏族表”中“回回氏”介紹,“凡名末有丁字者,皆摩訶末(穆罕默德)教徒男子之美稱”。此納速耳丁在元時已被列為當地“鄉賢”。在13世紀初及以後的一百三四十年中,回回人已在全國許多地區取得了經濟上的生存條件,並逐漸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點。在寧夏,回族人居住的村落和街坊的人口逐漸繁盛起來,成為寧夏主要民族之一。陜西諸道行御史臺設回回椽史(《甘寧青史略》),專管回族事務。

       明朝初年,不斷有大批回回人以歸附土達的身份被安插到靈州及固原各州縣,形成了許多回族聚居點。清朝初年,寧夏回族人口更加繁盛,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陜西巡撫畢沅在奏折中稱,“寧夏至平涼千余裏,盡係回莊”。由於回族在寧夏一帶居住得十分密集,故當年在甘肅等地有“回七漢三”的說法。

       清朝同治年間,寧夏以馬化龍為首的回民起義軍,和清軍進行了多年的激烈戰鬥,最後遭到清政府的血腥屠殺。一部分回民曾被逼遷徙到貧瘠地區,置身在“三邊一梢”(河邊、灘邊、湖邊、渠梢)生活,尤其是南部乾旱山區的回民,生活更加困苦,連日常飲水都得之不易。在城鎮,多數回民居住在城關,擺攤做小商販。

       民國時期,寧夏回族聚居區內,封建佔有關係日益加劇,良田沃壤都為官僚、地主所侵佔,地租、高利貸和超經濟剝削都很嚴重。據統計,光地主就佔有全部耕地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寧夏七十多萬人,而馬鴻逵卻豢養了十多萬官吏和軍隊,回漢人民負擔著沉重的軍事費用。由於經濟負擔越來越重,當時在寧夏形成一股驚人的“逃戶”現象,如回民聚居的同心縣,原有居民四萬二千人,到解放前夕,因死亡和逃散,全縣剩下不到三萬人。該縣的王家團莊,原有一百多戶人家,到1949年只留下三戶孤寡。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寧夏回族的社會經濟狀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經過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包括廢除宗教中的封建剝削壓迫制度,回族人民徹底翻了身,他們和全區其他民族一道跨進了社會主義的新時代。80年代以來,回族人民在改革開放,建設新寧夏的事業中又作出了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中国 穆斯林 历来

上一篇:中国穆斯林历来就有爱国主义传统
下一篇:清真饮食的历史:隋朝时内地已有清真食品记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