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出一点微弱的力量——记主麻公益“寒冬暖心”活动
分享到:
2014-12-09 15:24:16 【来源:】 点击:


作者:王晨晟

    早晨六点钟,对于第一次在大山里的活动,我难以掩盖自己内心的激动与好奇。到达集合地点, 在所有人员到齐后,我们开始走在寒冬暖心向大山送温暖的路上。由于那无法抑制的情感让这本该漫长寒冷的山路不再难熬。一路上,我们好奇的四处张望,火红绚烂的太阳,辽阔碧蓝的天空,成团堆簇的白云,让我们本不平静的心情更加激动。随着山路的崎岖蜿蜒,我们逐渐深入大山,心情也随之渐渐平息,面对荒凉但平静的大山,我心头竟觉得有点凄楚。处于城市喧嚣中的我们,竟然忘记了自己当初是如何渴望平静的。一座座的大山如一位位母亲,我们渴望投进母亲广阔安详的怀抱,而母亲期待我们这些孩子给她们带来温暖。

    行驶途中上来一位漂亮的姐姐。一路上她给我讲了一些古兰经与养生的联系,清真的含义,等等很多关于那些不被我们熟知的文化。同时,这个民族对于信仰的忠诚也深深的震撼着我。三个小时的车程转瞬即逝,停车后,放眼望去,一片荒凉。即使有自认为很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在到达后也是大吃了一惊。很久以前的土房子在这里依旧很普遍,崎岖蜿蜒的小道上人烟稀少。进入学校后,发现这里的教室破败不堪,开裂的墙壁,简陋的桌椅,这些在脑海里印下印记。孩子们的着衣单薄,手和脸蛋冻的通红。这里老师只有一位,已经40多岁的李老师,他在这个贫穷的地方已经教书十年,青春不再,留下的只是在讲台上踩出的小坑。苦难在这张脸上留下了明显的印记。岁月给予了他太多沧桑。而今至此,我对老师这个职业又有了新的定义。接下来,一些已为人母的姐姐给孩子们穿上了送来的棉服,举止间,无一不透露着对这些孩子的关怀与怜惜。

    在接下来兵分两路,我们逐一拜访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家,为他们送去一些生活必需品,大米。面。油。煤炭。棉被。我们能做的不多,只是希望这个冬天,他们的内心不会感到寒冷。其中有一家老奶奶,2个儿子,却仍然无人照顾。由于种种原因,母子关系十分僵化。小儿子扬言,此生不再踏入母亲家半步。这句话,给老人带来的是内心的无比伤痛。其实,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这样一种美德的丢失,与精神上的贫穷,势必会让这个落后的山区更加落后。这一路上我们拜访了很多孤寡老人,他们在物质上缺乏许多,但是他们更缺的关爱。孤独,让他们在寒冬里更加寒冷。有个小插曲最让我感动的,那是在所有物资发放完以后 ,一位村长告诉我们说,村里还有一位老人没有低保,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并且丧失劳动能力。而且我们的活动也没有惠及到这位老人。几位一起的姐姐便提出去看看了解下情况。到达院子后,所有人都心酸了,这位老人拄着双拐,走路十分艰难,当时在现场一位叔叔就拿出了200元送到老人的手中。一个小小的举动,也许就让这个老人的内心温暖无比。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对感动的标准定义,我们有着自己认为的感动。于我而言,感动很简单。寒冷时刻的一杯热水,伤心时候的一句问候都可以让我感动许久。这次的活动,从内心抨击到了我,以前从未见到过的贫穷,寒冷,在我面前一一展现。惊叹之余,最多的是感动。感动于他们即使贫穷也对家乡的不离不弃,感动于老师们默默坚守三尺讲台,感动于好人们的慷慨解馕。总之,这次的活动我会一直铭记。

实习编辑:小伊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力量

上一篇:【故事】怨天尤人品级最卑劣
下一篇:张承志:阿凡提金卷银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