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珍葩—保安族宴席曲
分享到:
2014-02-06 11:58:40 【来源:】 点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人类口头与无形文化遗产(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而言的概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文化表现形式,即各种门类和形态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民间工艺、民俗礼仪等;二是文化空间,指按照民间传统习惯的固定时间和场所举行的传统的、综合性的民众民间文化活动、如庙会、歌圩、传统庆典等 [1] 。一个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藏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的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状态,以及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成为情感凝聚力和认知自身文化创造力的依托。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 保安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许多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艺术,而宴席曲则是其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之一。


       宴席曲是流行、传唱于河湟地区各民族群众婚庆宴席场中的一种民歌。 保安族的宴席曲融汇吸收了 其他民族宴席曲的精华,集歌舞说唱为一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是从结婚宴席上吟唱婚礼小调衍变而来的,与“花儿”截然不同。“花儿”一般被成为“野曲”,除曲调的高亢激扬外,其内容也大多数以表达男女爱情为主要内容。因此一般是在远离村庄的山间田野里唱的,而宴席曲则被称做“家歌”,可以在婚庆宴席场演唱。

        一、 保安族宴席曲的历史渊源

        宴席曲之所以成为河湟地区传统的喜庆仪式曲,应该说还有一段历史的渊源。据史料记载,从元代留居在河州的先民和戍边军士中就传承有西域的民间歌曲,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保留着先民善歌舞的风习 。在“宴席场”三天无大小的宽松场合,载歌载舞,表达欢乐的情趣, 烘 造高兴热闹的氛围,从而使之成为宴席场的喜庆活动仪式保留至今。它的曲调、歌词、舞蹈动作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带有先民原有的文化影响。据清代同治事变后的《陕甘劫余录》记载:“河州的西部与青海新疆交界处,住民很复杂,风俗也不同。缠头回回每逢有婚礼的时候,聚男女两家的亲友,举行跳舞,谓之‘围囊’。跳时两家贺客与主人,围成一个大圆圈,选男女两人,各执手巾一条,群相歌舞一次,既将手巾任掷一人,另行歌舞,以此循环作乐。” [2] 这是 历史上关于保安族 等河州穆斯林民族宴席曲舞的最早记录,“循环作乐”与当今宴席曲轮换表演的形式是一脉相承的。此外,宴席曲的产生除了当时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外,还有比较深厚的文学传统源流。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文章,认为宴席曲是产生于宋末元初的一种少数民族民间“散曲”,它同元曲流行的时代和回回民族的形成历史基本上是一致的。

         二、保安族宴席曲的基本内容

        保安族宴席曲的曲调优美婉转,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体现着保安族特有的情感和审美价值。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叙事曲、说唱曲等,包括庆贺喜事的赞歌、倾诉社会生活的苦歌和欢歌、表达妇女哀怨的出嫁歌等等。

        说唱曲,又名“ 打调” ,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说唱形式。它的曲文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起头、正文、结尾。起头起着一种承上启下和起韵的作用,正文叙述故事或即兴创作(夸奖主人、新郎、新娘、陪客及宴席场景等),结尾众和。曲文的句子长短不齐,流畅自然,语言生动活泼,诙谐风趣。内容既有传统的唱段,也有即兴创作。 每当 保安族 青年男女举行婚礼时,邻里亲友和村上的青年们同唱把式前来祝贺,他们在门口先唱起进门曲,即:“ 恭喜(呀)恭喜(的)大恭喜呀,没拿个礼物(者)空讨喜呀, 你打个调来者我唱个曲呀, 欢欢乐乐地讨上个喜,……。 ”载歌载舞的宴席曲使“宴席”的场面越来越红火热烈,演唱者人数也逐渐增多,演唱形式主要有对唱问答式,或一人领唱众人相和,或众人齐唱一人舞蹈的场面,直至尽兴嬉闹到午夜才各自散去。

       宴席曲既是保安族婚礼过程中的说唱曲,也是反映生活的叙事曲。叙事曲主要从古今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英雄人物或传统故事为内容,有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也有对统治者的揭露;对封建社会里的妇女命运深表同情,对生死离别的痛苦,相思的缠绵,重逢的喜悦刻画得尤为深刻;对战争的残酷,反动派的拔兵抽丁,统治者的罪恶行径痛斥怒骂,嬉笑讽刺,使演唱者助兴者受到激励和启发。比如在 保安族地区 广泛传唱的《方四娘》,叙述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农家姑娘,在封建婚姻制度的重压下的悲惨遭遇。还有以古今社会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演唱的宴席曲,如《高大人领兵》《杨老爷领兵》等,深刻揭露了劳动人民被逼迫当兵参战的疾苦,统治者凶恨残忍的罪恶手段,并且还对战争的性质作了较深刻的揭露。

        保安族宴席曲中还有一种表达妇女哀怨的《哭嫁歌》,它是妇女在不自由的婚姻制度下唱出来的怨歌,用异常凄楚的哭腔倾诉对封建包办婚姻的不满和无可奈何的情绪,表达了即将出嫁的 保安族 姑娘对自己命运的担心和惶恐心理。 保安族 的《哭嫁歌》,其主要内容有:答谢父母(或哭父母),“哭新姐”(嫂子),“骂媒人”和“娘哭女”等。

        三、 保安族宴席曲的艺术特色

        首先,与“花儿”等其他艺术形式不同,保安族宴席曲的演唱一般伴有舞蹈动作,是唱和舞相结合的表演艺术。演唱者以悠扬的歌声,轻盈的舞步,协调舒展的动作既祝愿家庭的和睦兴旺,又祝愿亲友间的团结友好。宴席曲生动形象的唱词,配以活脱逼真的舞蹈动作,边唱边舞,往往使旁观者如痴如醉,常常情不自禁地随声和唱、头摇手舞。宴席曲的舞蹈形式基本上是二人或四人对歌对舞,表演时男女两人遥相呼应,边唱边舞,其 动作特点是头部有规律、有节奏地摆动。动律是由下颏的左下侧向右上侧自然摆动,摆动时节奏性强并有停顿。整个身体的左右摆动较明显,尤其是两胯部分更为突出。腿部屈伸较大,脚落地时有力、稳健,多属邀请动作。宴席舞的表演者,人人能触景生情,随口填词。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舞步稳健、潇洒,一般多为对唱、对跳,即兴表演。 具有代表性的如《老爷抽刀》、《凤凰点头》、《犀牛望月》、《雁落平沙》、《蝴蝶飞舞》等。

        其次,保安族的宴席曲作为歌舞乐曲,没有打击乐,也没有道具,节奏变化大。尤其是虚词部分无限延长音,是别于其它歌舞音乐的一个显著特征,而这种清唱伴舞的形式对自然潇洒的舞蹈动作不受严格节奏的约束,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其次, 保安族 宴席曲的曲调大多是商、微性和角羽性的五声音阶,音域不宽,多用真声演唱,旋律流畅舒展。运用语言朴素无华,比喻贴切,夸张巧妙,从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和神态上显得生动而比较准确。有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真实情景;有的运用人们熟知的历史故事,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想象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此外,保安族的宴席曲还吸收和借用了“花儿”唱腔中落音下滑的风格,每段末句都有反复、加强曲子协调连贯的效果由于长短句式歌词的存在,曲式结构上运用衬词来补充音节。有些“唱把式 [3] ”把折腰式的“花儿”也填进宴席曲中,扩展和补充了原曲调,产生了新的变革。而由于唱把式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表达的艺术技巧等方面的原因,在演唱中可随时根据不同的听众、当时的环境以及自己的记忆,可以增减内容,变化细节。 其 表现手法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基本上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有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且常常将抒情与叙事自然溶合,人物刻画细腻动人,有的情节曲折,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顺口悦耳,合乎劳动人民的口语规律,容易传唱,明白易懂。 在演唱时力求语言通俗流畅带韵律,但韵律的要求并不严格,而且往往根据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性格变换曲调和动作,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力。

       四、 保安族宴席曲的濒危及其保护传承

       随着人们的观念改变更新,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以及电视、广播等新娱乐方式的普及,保安族宴席曲存在传承的具体社会、家庭环境以及人们的心境等条件都已发生了巨变、濒临消亡。如宴席曲 《哭嫁歌》 中的“骂媒人”的片断 是在封建社会中产生的唱段,然而随着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思想的出现和盛行,在 保安族 婚礼中“骂媒人”的现象便很自然地逐渐消失了。正是诸如此类的变化使传统的 保安族 宴席曲已经陷入生存危机,保护、抢救 保安族 传统宴席曲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然而,这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是任重道远的项目,需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成效。

       1、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它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都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只有在社会各界充分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价值及其功能的前提下, 保安族 宴席曲等艺术形式的保护和传承才有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社会、政府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其中。因此,积极宣传、加强认识是保护、发展 保安族 宴席曲的第一步。

        2、加强保安族宴席曲的挖掘、整理等基础性工作。

        及早盘点现有和已失的保安族宴席曲内容是展开保护工作的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所以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组织知识专业,工作认真,热心于民族文化保护事业的人员对 保安族 宴席曲的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确认、登记、立档,摸清其底数, 在普查的基础上,确定 保安族 宴席曲的主要类别、形态和蕴藏状况、流布地域、传承范围、传承脉络及嬗变情况并 科学合理地估计其文化资源价值,为保护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 保安族 宴席曲的资源,资料处在自然消耗的状态,所以保存工作要有前瞻性,要积极利用录像、摄像、光盘等科技手段进行有效记录。

        3、培养鼓励新一代的“传承人” 。

        保安族宴席曲往往是即兴创作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讲,民间艺人就是 保安族 宴席曲的活水龙头之所在。一旦传承人消失,原形态的宴席曲文化也就不复存在,所以解决 保安族 宴席曲传承危机的关键就是保护优秀民间艺人,并培养新一代的民间艺人。应该把保护 保安族 宴席曲的责任和权利交给具体的传承者,并通过对传承人发放补贴等手段鼓励、刺激他们的演唱兴趣以及创作激情。还应该通过多方渠道 建立培养保障 保安族 宴席曲保护和研究、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传承的人才队伍机制,各级政府应积极协调配合,力所能及的培养 保安族宴席曲的接班人和相关研究人员,并扶持、保证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 。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 ,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 我们不能仅仅把 保安族 宴席曲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努力让其成为保安族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实现“活态保护”。总之, 保安族 宴席曲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程,应多方协作、共同努力并不断创新其保护、传承的相关手段。唯有如此, 保安族宴席曲才能得到切实的传承和发展, 保安族 的非物质文化才能进一步发扬广大。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2] 参见《禹贡》1936年5卷11期。
  [3] 唱把式:指演唱宴席曲的好手、能家,是演唱佼佼者的俗称。
    (作者:马沛霆)



实习编辑:小伊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物质文化 遗产 保安族

上一篇:保安族口头文学及语言传承人马瑞
下一篇:2014春晚宁夏用回族原生态歌舞向全国观众拜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