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与信仰合一
分享到:
2014-06-19 11:57:57 【来源:】 点击:
     阿拉伯文书法,是阿拉伯文字的书写艺术,是世界最著名的书法艺术体系之一。历史学家顾颉刚曾赞扬阿拉伯文书法“顿若山岳,扬若轻烟,有似散花之美”。它同汉文书法一样举世闻名,被誉为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艺术中的璀璨明珠。

  一、阿拉伯文书法的源流

     “优美的书法,能使真理更加熠熠生辉。”这是流传在阿拉伯世界中的一句名言,点出了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与信仰合一的特性。

     阿拉伯文书法艺术起源于手抄本的《古兰经》。公元7世纪,随着阿拉伯半岛形成统一的格局,《古兰经》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而书面传播是一种重要的形式,这就涉及到书写的问题。认真记录、书写《古兰经》,成为穆斯林传播伊斯兰教的职责,也是一种善举。在当时,兼擅书写、射艺、游泳的人才会被尊称为“全才”。而无论是在阿拉伯半岛的叙利亚、也门,还是伊拉克、埃及,到处都有专职誊抄《古兰经》的缮写者。缮写者在抄写的时候,不仅要求书写工整、准确,而且书体要高贵优雅,使人感到肃穆庄重。他们设计出各种书体、艺术造型,阿拉伯文书法因此逐渐发展起来,由此构成独特的书法艺术。

     一般认为,11世纪是划分阿拉伯文书法古体时期和新体时期的界线。

     在伊斯兰教形成的初期,有2种比较规范统一的书体:一种史称“盘曲体”,这是一种软体书法,字体飘逸灵活,适用于日常记事和书信等快速记录的事项,后来发展为“纳斯赫体”,被认为是最优美、最易认读的书法体。另一种史称“棱角体”,这是一种硬体书法,书写时笔法移动缓慢,字体棱角分明、端庄周正,适用于碑刻记载国家大事等。后来发展为“库法体”,作为装饰性字体而广泛流行。这种字体的种类、造型、美感等都堪称阿拉伯文书法之最。

     11世纪之后,在古体书法继续流行的同时,又相继出现了新字体。以巴格达、开罗、伊斯坦布尔三大城市为中心,阿拉伯文书法不断改进、完善,各种书体不断推出,被广泛推崇和使用的有10余种之多。尤其是在阿拔斯王朝(749-1258)时,中国造纸术的传入为阿拉伯文书法提供了理想的书写材料。当时最杰出的书法大师伊本·穆格莱等,师法古人的同时又加以创新,不但为阿拉伯文书法艺术总结了各种字体的规范笔法,制定出书法艺术的基本规则,还融汇各种字体创造新字体,奠定了阿拉伯文书法理论的基础,使得阿拉伯文书法艺术逐渐走向鼎盛。

     到公元19世纪以后,阿拉伯文书法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非伊斯兰国家也逐渐发展、盛行,并且在绘画、雕塑、建筑、刺绣等装饰艺术方面更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二、阿拉伯文书法的特点

     阿拉伯文与书法是注定要联系在一起的,因为阿拉伯文字母具有独特的“线条感”,可以随意变化形状,形成曲折多变的样式。而书写阿拉伯字母时张合的处理,使阿拉伯文书法极富韵律感,如同一幅幅“画作”,展现出一种深邃、神秘、和谐之美。

     阿拉伯文书法重视文字形式上的美感,讲究装饰性和纹样。从右向左是书写阿拉伯字母的正规方向。除此之外,阿拉伯文书法还可使用从上到下、从下至上、上下交错的写法进行组合;在造型上,利用字体的不同特点、形态和规则,可组成各种造型的艺术字,如花押字、对仗字等等。

     由于伊斯兰教在艺术中多以花草、树木等作为主要的创作题材,因此阿拉伯文书法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常常将书法与植物图案融为一体,使阿拉伯文书法作品极具装饰性。像经常用于书写中堂、条幅、匾额的“苏鲁斯体”,就是将字与字盘曲在一处,形成花卉、水果等造型,秀丽华贵,但书写时比较难,是学好阿拉伯文书法的必修课,因此被称为“阿拉伯文书法之母”。

     阿拉伯文书法的内容,多出自《古兰经》和圣训,被广泛运用于伊斯兰建筑艺术中,成为伊斯兰3种装饰(几何装饰、植物装饰、书法装饰)之一。清真寺大殿内外、拱门梁柱上,四处可见各种书体的经训,无论彩绘还是雕刻,都肃穆庄严,已经成为伊斯兰建筑的特色;穆斯林家庭中的阿拉伯文书法装饰,同样使人感到清新、喜气,极具宗教、民族特色;而各种饰有阿拉伯文书法的挂毡、铜盘、陶瓷等也广受欢迎。

  三、阿拉伯文书法在中国发展

     阿拉伯文书法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始建于宋代的福建泉州清净寺的阿拉伯文碑刻中,很多碑文就是用苏鲁斯体和库法体写就的。元至正九年(1349),吴鉴所撰的《重修清净寺碑记》里载,阿拉伯文书法为“书体旁行,有篆、楷、草三法”。在中国,阿拉伯文书法在用笔、用墨、用纸,以及书写方法、表现形式等方面,既保留了其固有的特点,又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吸收了汉字书法的长处,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阿拉伯文书写方法和审美情趣,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选择柔韧性的用笔,讲究中国汉字书法中的飞白、虚实相间等风格,书写的墨迹与中国传统书法相似;以阿拉伯文字或阿拉伯字母的灵活变体写成中堂、对联或横幅,并且使用中国传统的装裱艺术。

    在中国穆斯林中广为流传的“经字画”,就是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阿拉伯文书法形式。经字画在书写技巧上融合了阿拉伯文书法与伊斯兰艺术,同时吸收汉字书法中的布局、间架、笔法、印章等特色。经字画的内容主要是《古兰经》和圣训中的警句、格言,往往写成方块菱形、互相对称;书写与组织十分讲究,笔画的曲直、轻重缓急都要配合得体;常常以中国传统书法常用的中堂、横幅、对联等形式来表现,表现出与汉字书法艺术类似的风格。

     此外,阿拉伯文书法在中国形成了很多新书体。“毛笔体”是中国穆斯林的创举;“竹笔体”(用竹板或圆竹竿作笔书写)是中国穆斯林中运用广泛、墨迹众多的书体,中国的    清真寺大都藏有用竹笔体写就的伊斯兰教经籍;“榜书体”是题写在匾额上的阿拉伯文大楷,刚柔相济、雍容饱满,是中国风格的苏鲁斯体;“方体”(篆刻体)是以库法体为基础,融合中国的篆书风格而形成的;“仿汉草体”则是仿照汉字草书而形成的字体,中阿书法在其中交互、融合,巧妙结合。此外,还有特殊的“中阿合璧”的书法艺术,将汉文和阿拉伯文组合在一起,两种文化韵味都包含其中,形式多样、别具一格。

实习编辑:小伊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书法艺术 合一

上一篇:盘子舞 维吾尔族古老的民间舞蹈
下一篇:吴忠艺术团国际市场刮起“回旋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