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杨怀中、李华英力挺新书《驼背上的阿拉伯女人》出版
分享到:
2015-04-05 17:06:08 【来源:】 点击:

商品介绍
书  名:驼背上的阿拉伯女人
作  者:[埃及]穆罕默德·易卜拉欣·赛利姆
译  者:马红霞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版  次:2015年1月第1版
开  本:1/16
书  号:978-7-5075-4292-9
定  价:38元

专家推荐
    《驼背上的阿拉伯女人》书中所展现的许多优秀女性的高尚品德和美好言行,对当代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和民族的团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名回族学者  杨怀中
    作为与阿拉伯语结下不解之缘的本人,在读了马红霞的译作《驼背上的阿拉伯女人》一书后,深深感到中国穆斯林在这个领域后继有人!
——中国外文局资深翻译家  李华英
    海丽麦·马红霞所译的这本书,值得每个人都认真去阅读。书中介绍的妇女典范应该永远是女孩子们效仿的榜样。该书反映的精神正是伊斯兰的精神——她们是我们的女儿、姐妹、妻子、母亲……
——中国穆斯林教育家  马志信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一批堪称榜样的穆斯林女中豪杰的故事,她们生活在先知穆罕默德身边,经历了黑暗的蒙昧时代,又有幸沐浴到伊斯兰的阳光雨露,通过一个个或富于智慧或富于情感的真实故事,展示了那一代女性的生活形象和精神风貌,诠释了伊斯兰赋予女人的真正价值,说明了在伊斯兰中女子享有崇高的地位和权利。本书内容包括九类优秀妇女典范,涉及了各个领域,涵盖了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她们中有最慈爱孩子的母亲、最体贴丈夫的妻子、出类拔萃的女孩子、善解人意的姐妹、忠贞不渝的女誓约者、为主道献身的女迁士、为教赎身的女战士、救死扶伤的女医生、博学多才的女学者。每一类典范分别讲述六位代表的故事。一个个高贵的圣妻、圣女、圣门女弟子的形象跃然眼前,每个重要领域都有她们奋斗的身影,每个关键瞬间,都有她们发出的声音。你是谁?她又是谁?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在同类中脱颖而出,让你的一生焕发光彩。
作者简介
     穆罕默德·易卜拉欣·赛利姆,埃及著名学者,曾任开罗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奇怪的小孩》、《一个女人——乐园之门为之打开》、《莱拉和她的疯子》(诗集)、《失去的侠义》、《伊斯兰法学——对病人和有故之人的特殊律例》等。

译者简介
    马红霞,甘肃临夏市人,毕业于临夏外国语学校(分校)阿拉伯语专业,曾陪丈夫在沙特阿拉伯留学,期间继续学习阿拉伯语,并通背了《古兰经》。主要译著有:《穆斯林妇女特许教律50则》、《伊斯兰视阈下夫妻生活的艺术》。

目 录
第一章 最慈爱孩子的母亲们
乌姆·哈妮
鲁芭白
艾尔娃
乌姆·艾麦妮
海丽麦
莎玛
第二章 最体贴丈夫的妻子们
赫蒂彻
萨乌黛
栽娜卜
鲁卡娅
乌姆·哈克姆
浩莱
第三章 出类拔萃的女孩子们
法蒂玛
艾斯玛
董莱
乌姆·库勒苏姆
罕萨
白丽莱
第四章 优秀的穆斯林姐妹们
索菲娅
法蒂玛·宾特·哈塔布
法蒂玛·宾特·瓦利德
赛法纳
法丽娥
法蒂玛·宾特·乌特拜
第五章 忠诚于誓约的妇女们
乌麦姆·宾特·鲁吉葛
穆阿姿
杏德·宾特·乌特拜
艾斯玛·宾特·耶济德
哈娃·宾特·耶济德
乌姆·莱尔丽
第六章 为主献身的女迁士们
乌姆·赛莱迈
乌姆·哈比拜
艾斯玛·宾特·乌麦斯
莱俩·宾特·艾比·哈斯麦
姗法·宾特·阿卜杜拉
法蒂玛·宾特·盖斯
第七章 为教献身的女战士们
努赛拜
乌姆·哈比拜·宾特·阿斯
乌姆·哈兰姆
哈姆奈·宾特·杰赫什
杏德·宾特·阿慕尔
苏迈娅
第八章 救死扶伤的女医生们
鲁白娅·宾特·穆阿沃兹
乌姆·西娜尼
乌姆·济娅黛
库阿白·宾特·萨阿德
乌曼娅·宾特·盖斯
鲁法德·艾斯莱米叶
第九章 博学的女圣训学家们
阿伊莎
乌姆·胡麦德
乌姆·艾奈斯
法蒂玛·宾特·艾塞德
乌姆·麦尔拜黛
乌姆·赛利姆

精彩书摘
☆ 高尚的母爱
      穆斯林妇女的母爱永远都以最崇高的形象体现在各个方面,像甘霖一样,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母爱是慰藉,是同情怜悯;
    母爱是关怀,是无私奉献;
    母爱是付出,是含辛茹苦;
    母爱是忍耐,是不惜生命。
      母爱体现在和平安宁的日子里,更体现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战时的母亲,是所有勇士们的母亲,母爱则是给予勇士的关照、鼓舞、祈祷……
一位母亲在使者面前表达母爱时曾这样说:
“安拉的使者啊!我的孩子以我的怀为家,以我的乳为食,以我的膊为枕,同我生命攸关……”
      这是真正的母爱。在下面的故事中你将会看到一批优秀的母亲、慈祥的保姆和亲切的乳母。
乌姆·艾麦妮
先知的养母
      或许,孤儿也能获得不是母亲但胜似母亲的慈爱与关怀。这里要讲的就是乌姆·艾麦妮的故事。
      当麦加人沉浸在战胜象军的喜悦时,瓦赫卜之女阿米娜却异常的寂寞,总想去独处静思。一想到腹中的胎儿,她就感到无比的幸福,但一想起已故的丈夫,她又顿感悲痛,因为孩子出生后已无缘享受做父亲的快乐了。
      但是,当她看到那吉祥的光芒时,又使她的身心充满了无限的愉悦和幸福,使她忘记了一切痛苦。
      乌姆·艾麦妮,这位来自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的女奴是孤儿的父亲留给孤儿的遗产。安拉已把爱注入她的心中,所以,她一见到这个孩子,便怜爱有加,把孩子当作自己欢乐的所在,视自己的骄傲和荣耀。她开始养育这个孩子,加倍地给予他只有母亲的心灵深处才蕴藏着的那种深情、慈爱、关怀、怜悯和温柔。此后,孤儿的乳母来到麦加,她带着孩子走向遥远的沙漠腹地。而她默默忍受着孩子的离去。啊!多么痛苦,多么艰难的忍耐!
      几年后,这个渐渐成长的孩子又从游牧地带回到了心爱的麦加城,回到母亲的怀抱,回到养母的身边,尽情地享受来自母亲和养母的慈爱与关怀。
      后来,孤儿的母亲带着孤儿去叶斯里布探望南扎勒族的舅舅们。此次出行,养母也与他们同往。一路上,孩子享受着来自两位慈母的温暖。
      当孩子同母亲如愿以偿地完成了探访活动后,遂又同两位可敬的母亲一起踏上返回故乡——麦加的路途。但是,他们离开叶斯里布不久,孩子的生母就一病不起,还没赶到艾布·瓦依便与世长辞了,就像孩子的父亲一样客死在他乡。
      顷刻间,孩子成了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儿。现在,他只得依靠这位疼爱他的养母了。她想把孤苦伶仃的孩子带到他的爷爷和叔叔那里,继续用她那慈爱之心呵护他。
      从那时起,她成了孩子的母亲,关心他、爱护他,看着孤儿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青年,又成为一个成熟的男人而成家立业。随后,长大成人的孤儿念其养育之恩释的她为自由民,还给她自由民应享的一切权利。
      不久,她与一位侨居麦加的叶斯里布人乌白德结了婚,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她与丈夫一起迁居叶斯里布。丈夫去世后,她领着小儿子艾麦妮再次回到麦加,投奔她曾倾注了母爱的那位孤儿。两个儿子与母亲幸福、安逸地生活在一起。
……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李华 李华英 新书

上一篇:学以致用| 《古兰经》中教导我们说话的八种方式
下一篇: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归信穆斯林的著作《跨越边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