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中最大的幸运
文/落英岛
有人会相信这样的经历吗?
那时你二十二岁,人生的低谷骤然来临。就像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的骆驼,在经过了接二连三的挫折和打击之后,面对人生——这个强大的对手,你已无任何还手之力。你闭上眼,靠在前行的长途大巴车窗边,犹如置身黑洞,绝壁之中只有你一个人。
“过不去了”,你对自己说,“是该结束的时候了,让生命永远停留在这里。”
那是一个绝望到淡然的时刻,对生命中的一切,已不复再有挂念。所欠,只是一个合适的结束方式。
死去。
即便不死,也只剩了半条命,剩下这行尸走肉,麻木苟且。
你已不记得当时是否睁开了双眼,只清晰地记得碧蓝天空中出现了一道亮光——那是你从未见过的一种亮光,它似乎不属于这世间。它那么明亮,那么耀眼,却并不刺目。
亮光之中是一位白衣的老者——洁净慈祥。
他只是出现了这么一个刹那。未发一语。而你,已心明眼亮、豁然开朗。心灵和脑海都是一片清新灵透。你已全然明白,将来会很好,这一困境不过是一道小小的坎儿,未足挂齿。
你在日记本上写下:我看到了光!我又赢了,我没有被打败!
抵达目的地,你从大巴车上下来。看着远处的云朵和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所有黯淡的思绪已尽数消散,你再次振作起来,积极面对生活。
这是我十一年前经历的一次奇遇。
在那三年之后,我成为了一个汉族穆斯林。
那时,我与男友准备订婚,男友的父母是慈爱淳朴的回族老人,对我提出的唯一要求便是进教。
我答应了。
其实当时我对伊斯兰一无所知,只是想,既要踏入人家的门,成为一家人,总要给人最起码的尊重。
于是,我在阿訇的带领下念了清真言和作证言。那时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知道,从此以后,不可再沾染清真之外的任何食物。
当然有嘴馋难耐的时候。二十多年的饮食习惯,要彻底改过来,哪有那么容易。尤其是在婚后怀上宝宝的日子里,只有得不到的,没有不想吃的。
一天去逛菜市,在经过一个汉族肉食摊时,我的脚步变得沉重万分、无法前行。我盯着摊位上的食物,目光无法移开,愣了足有两三分钟。内心中激烈斗争之后,一咬牙,毅然离去。
母亲心疼得直掉眼泪。第二天,她偷偷在自己的住处备下食物,给我打来电话,恳切地说:“快到我这儿来,到我这儿来吃,你放心,我不会告诉任何一个人。你吃完了就回去,不会有任何人知道的。”
我耐心地劝解,告诉她,这是操守的问题,与有没有人知道无关。奈何母亲依然一再热切地叫我过去,喉咙哽咽着,说:“我只是心疼你在这特殊的时期还要遭这样的罪,我不会告诉任何人,你吃了,没有人会知道。”
我急了,只得发火:“难道你要让我之前的坚守全部前功尽弃吗?”然后粗暴地挂掉了电话。
我猜她一定在电话的那头哭了很久。她一定觉得自己的女儿在嫁入回族之家后,变得冷漠怪异、不近情理。
就像我身边的同事们对我的评价一样。傻、固执、守旧,因为怕老公而不吃汉族食物。
想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吧。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当然有自己的是非判断。我的公公是地道的农民,但他的修养却令我叹服。他的忍耐、平和、清正、分寸全都来自于阿訇的教导,以及他自己三十多年来对教门的坚守。
因此,虽然当时尚且说不清楚伊斯兰到底是什么。但我知道,这必定是好的。
真正走入伊斯兰应该从前年算起。那时我面对一件十分重要而自己又完全无法掌控的事情,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造物主。在无法无力之时托靠安拉,这该是人类的天性。只是,人们是自大的、辜恩的。总是在心愿达成之后忘却了主的慈悯。正如《古兰经》中所说:{真主使你们在陆上和海上旅行。当你们坐在船中,乘顺风而航行,并因风而欣喜的时候,暴风向船袭来,波涛从各处滚来,船里的人猜想自己已被包围,他们虔诚地祈祷真主,“如果你使我们脱离这次灾难,我们必定感谢你。}(10 : 22){当他拯救了他们的时候,他们忽然在地方上无理地侵害(他人)。人们啊!你们的侵害只有害于自身,那是今世生活的享受,然后,你们只归于我,我要把你们的行为告诉你们。}(10 : 23)
应该说一开始我是带着并不纯洁的目的走入清真寺的,我心里想的是:“如果我开始礼拜,我所期盼的那件事情会不会成功?”
可是当我一次次地站在拜殿上,感受着内心那无可比拟的平静之时,最初的想法逐渐被抛诸脑后,所求,只是虔诚为主。
我更加积极地礼拜,让小净之水洗去今世的忧虑、洗去眼睛犯下的罪恶、两手犯下的罪恶、两脚犯下的罪恶。踏入清真寺,跟随伊玛目,让虔诚的祈祷词带我靠近安拉,走向纯善。
后来,我所盼望的那件事没有达成。然而我的心中并没有丝毫的失望,得到的,是喜悦和安宁。正如蒋敬博士所译《伊斯兰学》一书中所说:“信士的心境与其他人不同,总是处于极佳的状态。一切事都使他感觉到很顺心。如果生活富裕,他赞颂安拉的恩典,心情愉快。如果遇到灾难和损失,他坚守着忍耐,在不幸之中保持稳定的情绪。”
走入伊斯兰,我变得宽容、平和、不再急躁、不再极端。而与此同时,生活也变得简单明了。
打开衣柜,清理出从前购置的短衣、纱衣、短裤、短裙,全部打包送出门去。是我不再爱美了吗?不是的!而是有所取舍。甜美娇俏、活力奔放,这样的穿衣风格从此作别。我只追逐属于伊斯兰妇女的端庄得体的美。
打开微信,把公众号里的各种鸡汤文全部删除。是我不再学习、不再进步了吗?不是的!而是我找到了最正确的学习方向,最好的进步之路。伊斯兰本身就包含着最高端的心灵鸡汤。思想统一、准则分明。顺着这一个方向往前走,不会迷茫、不会恐惧、不会忧愁。
而变化,还不只是发生在我身上。我的母亲,在最近一两年里,不再反对我尊教爱教,转而回应给我鼓励和支持。
这中间,有着小小的机缘巧合。母亲独自山上搞养殖,时常要包车送货。一位经常给她送货的面包车师傅改变了她对伊斯兰教的看法。这位师傅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他助人为乐,勤劳朴实,言行正派。帮人送货,总要搭上力气,免费把货物搬到指定地点。送货途中,总是不遗余力地向身边的人宣教。他的品行让母亲惊叹,母亲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能相信现在的社会还有这样正直善良的人。”
得主慈悯,我与母亲之间不再需要争吵与磨合,甚至不需要我去努力,在别人的影响之下,她与我达到了和谐统一。
怀着对伊斯兰极大的热爱,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伊斯兰书籍,学习各种教理知识。总是学到的越多,便发现自己不懂的更多。在对今世的安宁之外,也有着对于后世的不安。
人生如此短暂,来不及啊,来不及!今世是后世的播种场,如果还在贪恋今世,还不做好功修,到了复生日,我们该拿什么去面对审判?
夜晚,我独自在家礼伙府滩拜,在某一个叩头的时刻,因为敬畏而流下热泪。
前些天的一个傍晚,我在厨房一边做家务,一边听录音机里曹大森阿訇讲《古兰经》。曹阿訇说:“顿亚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思绪突然之间就回到了十一年前,想起了那时的绝望,和那一道奇异的光。我急忙放下手中的家务,跑到杂物间去找寻那个尘封的笔记本。还好,笔记本还在,打开本子,上面是清晰的圆珠笔字迹:“存一份神圣!我看到了光!”
我紧紧握着本子,内心激动不已。虽然十一年间我从未对任何人说过这事,虽然我自己也几乎忘了这件事,但这真的是一次奇遇,这事件真实存在。
于是,我决定在这尊贵的斋月里,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为了告诉人们:真主对每一个穆斯林都有着特殊的恩慈和引领。走入伊斯兰,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幸运。
上一篇:诚实是穆斯林行动的指南
下一篇:别难过 对安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