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训中的各种医疗方法
分享到:
2009-12-21 00:27:35 【来源:网络】 点击:


(三)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又分远行与近行两个阶段。

远行:在放血施治前,如热病尚未成熟时,先给予汤药,促其成熟后放血;分离正血与病血。

(四)正式放血

放血前之步骤:包括部位选穴、放血前之缩扎,即鼓脉、操作法、观察血色、放血量及辅助治疗等内容。

1.从放血的穴位或脉向心三横指处结扎,结扎之缚带粗细要适宜。如在两小尖脉放血时,从放血的脉至另一侧腋下结扎;在头部血脉放血时,注意不至妨碍呼吸,在颈项处结扎;在舌脉放血时,用消毒之纱布缠裹竹夹板或木夹板夹住舌体上卷,使血管暴露。
此外,在任何部位放血时,须注意不使皮肤摺皱,使脉管充分暴露。当拉扯绳子两端缠裹时,用力要均匀,松紧度要相等。如结扎结不善,则下刀难中,若皮肤摺皱,血管曲折,则血不能出。血管鼓张后,用手指揉擦,使肌肉作麻。

2.操作;首先用手指将血管按压固定:用力按捺,使脉管不易移动。进刀之部位,扎处的三横指以下。进刀的方法是:纵划法、复切法、横断法、斜切法、侧刺法等五种。但是,现今临床上主要用弹刺、点刺、叩刺、推刺、射刺、散刺等手法。放血疗法以泄出血气为宜,因此,切口宜稍大,过小则容易发生肿胀,血气出不来,最好脉管与皮肤切口要对称。

(五)观察血色

放出血液,首先要审辨正血与病血。放出的血液出现紫黑色之花纹者,是正血与病血尚未分离之象,须立即止血饮汤药分离后再行放血。如血质稀薄,色黄,气味浓,有白色泡沫,上结粘液、脓汁样物者为病血。凡血色黑而粗糙,现红黄色袍沫着为赫依血,血色黄而稀,有浓沫着为希拉血。血色淡红,稠而柔滑着为巴达干血。若色如朱砂样鲜红着为正血。放血疗法就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1、物品准备 消素的三棱针(或粗毫针、小尖刀)、75%酒精、棉签、消素纱布、胶布、弯盘。

2、操作方法

(1)点刺:(又称速刺)

①选好点刺之穴位血络,局部用酒精行常规消毒。

②术后右手持针,左手固定待刺部位,将针尖对准选好之血络,迅速刺入约0.1~0.3cm立即出针。

③用手指轻轻挤压点刺穴位周围皮肤,挤出少量血液,用干棉签擦之,再挤压1~2次,放出适量血液后,用干棉签压迫止血。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圣训 医疗 方法

上一篇:《古兰经》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
下一篇:《古兰经》中体现的女性地位及婚姻观念解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