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遍开团结花
分享到:
2010-04-28 08:34:57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纪事



宁夏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在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资料图片

    金秋九月,正是宁夏“民族团结月”。

    在隆德县张程乡,即将启程去北京接受国务院表彰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喜晓玲,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是宁夏土生土长的基层民族干部,是回汉人民共同养育了我!”

    在宁夏歌舞剧院,参加国庆60周年进京献礼的大型舞剧《花儿》,正在紧张地排练,身着民族盛装的回族少女,满脸笑容,翩然起舞……

     贺兰山下,黄河岸边,“塞上江南”处处绽放民族团结的花朵。

     好的制度带来沧桑巨变

    在祖国的版图上,宁夏犹如一只舒展双翼的凤凰,依恋在共和国的怀抱。

    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610多万人口中,回族人口218万,约占总人口的36%。

    “宁夏用加快发展凝聚人心,实现并维护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说起宁夏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感慨万分。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萌芽于宁夏。在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一件件珍贵文物诉说着那段历史。1936年5月25日,毛泽东颁布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在民族平等的原则下,回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建立回民自治的政府。”同年10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在同心城清真大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宁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臻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民族自治地区以更广泛的权利。为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宁夏先后颁布实施140多件地方性法规、条例和政策,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发展。

    好的制度,带来了宁夏的沧桑巨变。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98.51亿元,比1958年增长66.1倍;地方财政收入达95.01亿元,比1958年增长163.5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9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81元,分别是1957年的59.8倍和35.1倍。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变绿了、变富了。

     “决定因素在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使少数民族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促进了各民族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完全符合国情,符合宁夏实际,符合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说。

    那些温暖人心的民族深情

    在宁夏,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广为流传。

     海原县郑旗乡撒堡村回族妇女马志英,不顾病痛,以顽强的毅力和慈母爱心,12年来先后救助抚养了186名回汉贫困女童,被称为“回族妈妈”。就是这个温暖的“女生之家”,先后走出了76名大学生。

    8月27日,当记者走进这个温暖大家庭时,仍有65个孩子生活在这里。即将出发去西安上大学的牛瑞珍对记者说:“是‘回族妈妈’给了我生活的温暖和勇气!”

    在同心县韦州镇韦一村,回族妇女马兢花不离不弃,抚养汉族弃婴“小风雪”11年的故事同样温暖。1998年,已是3个孩子母亲的马兢花,又抱回一个奄奄一息的残疾女婴。就是这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女婴,在她的精心抚养下,创造了生命奇迹。

    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是一个回族穆斯林为主体的回汉杂居村,村里的汉族群众来客人了,就借来回族邻居锅灶,请来阿訇宰牛杀羊,请回族厨师掌厨,按照回族习俗待客。用村民的话说,“我们这里没有回族、汉族之分,回汉群众亲如一家。”

      千百年来,在这块神奇的热土上,各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汉族群众向回族群众教授农业耕作技术,回族群众向汉族群众传授经商之道。每年逢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汉族兄弟前来贺节;到了汉族过春节的时候,回族兄弟同样前往祝贺……

      在宁夏,平均每500多名回族群众拥有一座清真寺,平时回族穆斯林群众安心地做礼拜,逢着国家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他们一样慷慨解囊。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固原市东坊清真寺部分穆斯林群众自发联名写信给灾区人民,为灾区同胞捐款6200元。寺管会主任买世杰老人说:“我们要想一想幸福是怎么来的,团结搞不好,啥都搞不成!”

      在宁夏,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切身感受到各族人民的和睦和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在宁夏各族群众当中已形成共识,深入人心。

    “我是党的民族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如果没有党的民族政策,我不会出来上学,更不会作为回族女干部在同等条件下被优先考虑,我是党的民族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回族女干部洪梅香现任银川市政协主席,她是爱国教主洪寿林的后代,17岁参加工作,从售货员、饭店经理到商业局长,然后从副市长到市政协主席——一部典型的回族干部成长史。

    今年夏天,回族残疾女孩杨萍燕被宁夏大学录取的消息,在南部山区海原县九彩乡不胫而走,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为她欢欣不已。

    从洪梅香到杨萍燕,千千万万从田间地头、居民小区走出来的少数民族儿女,在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宁夏十分重视回族干部和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早在1984年,宁夏就作出了招干指标中须吸收少数民族干部30%的规定,高校、中专和各级各类学校适当放宽条件招收回族学生,在一些学校还开设了民族预科班,培养少数民族学生。2000年4月,自治区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到2010年,全区少数民族干部比例从18.2%提高到24%的目标。目前,宁夏少数民族干部总数达3.8万人,占干部总数的24.75%,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

    在宁夏,自治区历届各级人大、政协中,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委员所占比例均高于人口自然比例。5个地级市及回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县(区)四大班子成员中,都配备有相当比例的回族干部。宁夏19名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回族8名,占代表总数的42%。

    “少数民族干部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出生于回族集居地同心县的王正伟,从一名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自治区主席的过程,就是宁夏贯彻落实党的少数民族政策的最好诠释。

     半个多世纪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各民族之间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进步,有力推进了宁夏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2008年,宁夏粮食总产达326万吨,跻身全国人均占有粮食超过500公斤的5个省区之列,实现了由吃饭靠国家返销到自给有余的转变;随着无线宽带网络连接到同心县偏僻的五道岭子村,宁夏成为全国第一个“村村通互联网”的省区;宁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每万人拥有高速公路位居全国前列;全区城市化率达45%,位居我国西部地区前三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宁夏回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繁荣发展、环境优美宜人、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富裕幸福的新宁夏,正向我们走来!




宁夏回族老人马维奇一家的幸福生活。资料图片



回族老人马玉梅祖传的刺绣手艺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汉族邻居。资料图片


回族婚礼。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 贠 睿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世博宁夏馆惊艳浦江畔
下一篇:湖北武汉伊斯兰教界为玉树地震灾区祈福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