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民族团结的力量在废墟上升华
分享到:
2010-05-12 11:33:24 【来源:青海日报】 点击:

在玉树灾区的角角落落,民族团结抗震救灾的故事,就像三江源头上的涓涓溪流,流淌不断。这些感人的瞬间,被凝固成一个个图片和画面,传递到更远的地方时,这种团结的力量,凝聚的人心,不仅感染着正在经受灾难的玉树人民,而且也在感染着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人们。

  民族团结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升华,建立在深厚历史文化传统上的民族政策,全民族长期以来和睦相处培育的血肉关系,在抗震救灾中显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钟表是标明、指示时间的,它一刻不停地运动着。

  然而在2010年4月14日,在青海玉树,有一架挂钟在大地骤然而至的剧烈摇撼中,停止了它一如既往的运转。钟表上的指针,停留在7时49分。这是这架挂钟留给世界的最后一次对于时间的指示。它仿佛在那个时刻具有了某种奇异的灵性,把揪心的痛楚,烙刻在表盘上。

  在一天开始的这个早晨,大自然仿佛恶作剧般地颠倒了结古镇昔日的祥和和安宁。它像噩梦一样降临到这片祥和圣洁的土地上。仅仅是眨眼之间,规整的房屋扭曲、倒塌;无数的生命和财产,顷刻间掩埋在残砖断墙之下。

  惶恐、惊惧、悲伤像草原上迅疾的雷暴和风雪,笼罩了玉树县城。

  很快,这场灾难的信息,飞速传布开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在巴西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缩短外访行程提前回国,在京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部署救灾工作,随后飞赴灾区,与干部群众一同抗震救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推迟外访,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救灾。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青海省委、省政府迅速成立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省委书记强卫任组长,省长骆惠宁任第一副组长;迅速成立了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省长骆惠宁任总指挥。全省上下的力量,迅速集结,并汇聚到玉树。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在第一时间,来自四川、陕西、西藏、甘肃、新疆等周边地区以及广东、北京等地的公安消防救援队、医疗队迅速集结,驰援玉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数千官兵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民政部门下达紧急命令,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玉树人民没有被吓到,他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快速反应和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全省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和四面八方飞驰而来的各族兄弟,心连心,手拉手,肩并肩,共同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各民族团结奋进,合力抗震救灾的壮歌。

  历史和现实,早已把各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玉树地震发生后,不仅牵动着960万平方公里上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也让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国家投以关注和关切的目光。最让外国人惊诧迷惑的是,中国——玉树,何以在最短的时间里集结起一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合力。一向挑剔的美国《世界日报》发表文章感叹说:“一场空前的灾难,反而让中国有机会展现出汉藏一家,相濡以沫的同胞情谊,令人难忘。”

  从这种充满惊诧的赞叹里,我们可以断定,他们还不怎么了解中国人,不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每一个中国人知道,每一个玉树人都清楚,迅速汇成的团结互助的钢铁洪流,并不是忽然冒出的一种精神奇观,更不是像诗人头脑里偶然涌上心头的一两句灵感。这种精神现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特殊的文化基因。

  成千上万的各族群众在同一时间不约而同地发出步调一致的一个行为:直奔灾区,抢救埋在废墟下的无数生命,抢救维系受灾群众的生活财物。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歌曲,几乎每个人听到这首熟悉的旋律,都会不由自主地随着哼唱几句。它更是一台喜庆热烈的晚会上经常保留的一首歌曲。为什么这首歌曲会有这样不同寻常的魅力,以至于它会把天南地北的人,把操着不同语言的人,把不同的民族和信守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联系起来,这就是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奋进的奥秘。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3%。其中绝大多数群众信仰宗教。在久远的历史时空里,在不断的迁徙中,在贸易的往来中,不同的民族早就相互生活在一起,有的学会了本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语言,有的相互之间联姻,将融合而成的血脉代代延续。尽管不同的民族之间,由于历史文化、自然条件、发展水平、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而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别,但这从来没有妨碍各民族群众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在青海,从海东到海西,从海南到海北,人们随便到一个地方,很容易看到一种情形:不同的民族居住在一起,彼此之间,村庄和房舍比邻相望,村民与村民之间和睦相处,以至于日常生活中相互之间的迎来送往、相互寒暄、互通有无,成了家常便饭的事情。许许多多的民族兄弟,为了交流的方便,不仅学会了本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语言,还精细地谙熟其他民族婚丧嫁娶时的诸多习俗和各种生活讲究,精确地触摸到这个和那个民族兄弟的脾性和爱好,那种亲密、亲近和熟络,不似亲人胜似亲人。细心而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们,还会从各民族民居的建筑风格上,从舞蹈、歌谣、绘画、雕塑等艺术样式上,发现各民族之间那种颇有渊源的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的融合。那种绝妙的融合,胜过画家在宣纸上出神入化的水与墨的交融与渗染。正是这些深入到民族血液和呼吸里的精神和心灵的和谐融合,才使得各民族的文化,既异彩纷呈,又暗相会通,就像深广的大河汇聚了无数的支流时才会呈现出河流的奇伟景观一样。

  历史早就在这片高天后土上铭刻下如此清晰深刻的事实:千百年来,青海社会发展的主流始终是各民族携手共进、相互包容、相互帮扶、共同奋斗,在抗击自然灾害、反对剥削压迫、争取幸福生活的共同命运中,结成了互通融合、患难与共的紧密关系,为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合、统一和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60年来,生活在青海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创造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生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历史和现实,早已把各民族牢牢地凝聚在一起。

  各民族群众之间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深切情感,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升华

  在这片离天最近的地方,居住着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土族等15个民族。改革开放之后,又有许多人来到玉树,在这里经商,当老师,把现代世界里许许多多新鲜的事物带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着新的活力。他们和当地的人长期共同生活,相互依存,水乳交融,早就谁也离不开谁了。

  地震发生后,各族干部群众不分民族、不分当地人还是外地人,救援的人员也不分军民、不分僧俗,迅速展开自救和互救。大家互相救助,相互搀扶,共同面对灾难。

  在抢救的第一线,各民族同胞兄弟姐妹并肩作战,用双手刨,用木棒挖,用铁棒撬,全力营救废墟下每一个生命。只要听到呼救声,在有被困群众的地方,总会有从四面八方赶来救援的人员。在当时的情况下,整个救援行动都是在极为严酷的条件下进行的。由于位于青藏高原的玉树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空气稀薄,晚间气温经常降至摄氏零度以下。逾万救援人员由于马不停蹄地昼夜奋战,许多人没有时间去睡上一个囫囵觉,顾不上喝一口水。手指磨出了血泡,大量的灰尘吸进腹腔……许多人由于休息补养不足,相继出现了头痛、重感冒甚至肺水肿等高原反应。但他们顾不上这一切,顾不上不断的余震带来的随时都可能发生的险情。各族兄弟在那一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多救一个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决不放弃!

  人们不会忘记,在那个特殊的时刻,灾区的各民族受灾干部群众,顾不上处理自己家中和亲戚朋友家中失去房屋、失去亲人的伤痛,立马投身到奋力自救、忘我互救的自觉行动中,这股力量已经成为第一时间里抗击地震灾难的主体力量。在外部救援力量尚未到达之前,玉树当地各族干部群众、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队员、寺院僧侣从废墟中营救出近千个生命。在全国各地专业救援队伍紧急驰援、陆续赶到后,玉树各族干部群众与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奋战,汇成了一支更为强大、更加坚韧的团结奋进、共赴抗震战场的钢铁洪流。

  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场面纷至沓来——

  来自河南郑州的17位具有户外救援经验的青年人14日晚8时就踏上了奔赴灾区的路途;

  回族同胞来了。来自青海省湟中县大才回族乡的马宝祥组织了一支农民工救援队赶赴灾区,在很短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赶到了玉树灾区,其中还有不少年轻的学生,玉树州红十字会把一批来自兰州、西安、浙江、湖南和青海互助等地70多名学生和青年派到马宝祥小分队来工作,这支救援队迅速扩大,最后联合成了一支由汉、回、蒙古、撒拉等各族群众构成的160人的“农民工救援队”;

  羌族同胞来了。汶川地震重灾区茂县的6位羌族村民每人凑了3000元钱,租了一辆大货车,带着村民捐赠的帐篷、彩条布、棉衣棉被和食物向玉树灾区驶来;

  维吾尔族同胞来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大夫阿德力·阿布都热西提和同事们,17日也赶到了灾区,顾不上休息,就立即来到青海省交通医院,对伤员进行会诊、治疗;

  来自中国国际救援队和西钦寺的僧侣们和当地的藏族群众,为了拯救一名被埋的十三岁藏族小姑娘次乃拥青,大家一起喊起号子,合力打开救援空间,最终成功救出藏族小姑娘。参与救援的僧侣扎西多吉激动地握住救援队员的手说:“感谢你们!”;

  来自囊谦县吉尼赛乡的牧民索旺说,他每天都在目睹身边的党员和干部不顾自己安危去抢救老百姓,他的心灵被震撼了。

  来自辽宁的志愿者董树生说,身边那些党员干部身上表现出的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他终身难忘。回到家乡后,他要把这精神告诉更多的人。

  来自玉树县法院书记员扎西江才,地震发生时,躲在床底逃过一劫。被救出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立即穿上衣服跑到邻居倒塌的房屋,开始用双手挖。不久,他救出一个来自四川的汉族邻居。至今,扎西江才的双手仍伤痕累累,这是挖土救人时留下的。这双手救出了至少8名幸存者,有藏族,也有汉族。“我家帐篷里住了很多人,汉族藏族都有!”他自豪地说。

  来自西宁供电公司抗震抢险队突击队队长徐道宁在那些日子里对队员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再苦没有受灾群众苦,再累没有灾区群众心里累!”朴实无华的言语分明透射出一腔大爱,一种责任,一份奉献。

  玉树格萨尔广场旁的路边,四川石渠县阿日扎佛学院的藏族僧人支起大锅烧开水,免费给群众供茶泡面,他们支起一个黑板,上边写着“请喝茶”,一行是藏文,一行是汉字。

  “那个清晨,我们没有亲人,没有牛羊,流着眼泪看着倒塌的房屋时,来了金珠玛米;藏汉一家亲,同是中国人,有比奶茶还香浓的民族情,玉树肯定不会倒,青海一定会常青……”一位藏族阿妈这样感慨。

  ……

  在玉树灾区的角角落落,这般民族团结抗震救灾的故事,就像三江源头上的涓涓溪流,流淌不断。这些感人的瞬间,被凝固成一个个图片和画面,传递到更远的地方时,这种团结的力量,凝聚的人心,不仅感染着正在经受灾难的玉树人民,而且也在感染着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人们。其中有一帧画面,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呈现在电视画面上:前去灾区慰问的青海省委书记强卫与失去3位亲人仍坚持抗震救灾的扎西大同村三社社长才哇,互行碰头礼。这个瞬间,尤其让青海人感动,因为这一个貌似简单的动作,在藏族人的礼节中,却具有极为珍重的蕴涵——只有亲如兄弟的人们之间,才会用这种尊贵的礼节,表达心灵深处最诚挚、最深沉的感情。这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画面了,它已经在那个瞬间,跃升为一种雕塑般凝重而神圣的象征,一种团结和信赖的巨大的暖流,一种在灾难面前既瞬间爆发又顺理成章的举动。这一刻,不,是在整个抗震救灾的宏大的全部过程里,各民族群众之间不离不弃,生死相依,一刻也没有停歇。

  在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人们,相互安慰、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共御灾难,表现出了深深的人文关怀。佛教宣示众生平等、慈悲为怀,基督教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伊斯兰教崇尚积极行善、友爱和睦,这些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在这次灾难面前,被极大地弘扬开去,放大开去。在地震中,结古地区的穆斯林群众遭受到重大的损失,有64人不幸遇难。穆斯林群众尽管大多不是本地人,人数也不多,但是在抗震救灾中,他们发扬团结友爱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在结古清真寺民管会的带领下,主动前往结古寺院进行慰问,将一些物资和仅有的两顶帐篷送给了结古寺。同时,他们积极组织穆斯林同胞,从废墟里解救被困的藏族群众100多人,转移各族群众80余人。

  强卫书记在回顾前一阶段的抗震救灾工作时,总结了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的五个突出的特点,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地震发生后,玉树州各民族群众不分彼此,互相帮助,奋勇自救。宗教界人士特别是藏传佛教广大僧侣积极参与抢救被困群众,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处理遇难者遗体等工作,表现出较强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全国、全省民族宗教部门广泛动员各族群众和广大宗教界人士,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这些,再一次证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正确,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玉树“4·14”强烈地震发生的第15天,玉树地震灾区的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基本结束,抗震救灾工作进入全力医治伤员、安置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秩序、加快恢复重建的新阶段。新的阶段,吹响了新的号角。人们已经在清理废墟的繁忙中,在各个新居点建设的工地上,依然看得见各族兄弟携手奋战的身影,依然在每一个行动和细节上,延续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哈萨克族有句谚语说:水珠投进海子,生命就会无限;各民族团结起来,就能勇往直前。这句谚语所揭示的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被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各族群众的一言一行,再次被生动地证明和诠释。所有直接和间接参与和关注灾区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在胸中涌动出这样一个沉甸甸的感受:民族团结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升华,建立在深厚历史文化传统上的民族政策,全民族长期以来和睦相处培育的血肉关系,在抗震救灾中显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人们相信,在灾后恢复重建的新的征程中,这种力量还将再次凝聚,再次释放出让人感奋的能量和激情。

责任编辑 贠 睿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废墟 力量 民族

上一篇:溥仪侄女川岛芳子亲妹金默玉:中国最后一位格格
下一篇:六任团长接力帮扶维吾尔族乡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