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新疆伊斯兰经学院的阿拉伯访客
分享到:
2010-06-01 09:26:16 【来源:新华网】 点击:

新华网乌鲁木齐5月31日电(记者陈寂 潘莹)柔和的光线透进新疆伊斯兰经学院的清真寺大殿,照在盘坐一角跟随老师诵经的维吾尔族学生身上。三十多人诵读的古兰经音韵朗朗,整齐起落。专注的师生并未留意到一个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团已经寻声而至。

  31日,来自18个阿拉伯国家的驻华使节到访位于乌鲁木齐市的这所新疆唯一的宗教高等学院,了解新疆宗教教学的情况。他们一进大门,便被由绿色圆顶和孔雀蓝窗棂装饰的清真寺所吸引,一行人径直来到清真寺大殿门口,走进了古兰经诵读课的课堂。

  使节们静静目睹这堂鲜活的新疆穆斯林经学课,并拿出相机记录中国穆斯林学生认真读书的模样。卡塔尔驻华大使、巴勒斯坦驻华大使和摩洛哥驻华大使还陆续在地毯上做起了礼拜。

  走出清真寺,使节团团长、苏丹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萨利赫率先向经学院副院长吾普尔·热西提询问学院招生和毕业生去向的情况。

  热西提副院长介绍说,学校目前只在新疆范围内招生,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年龄在18-25周岁之间的穆斯林青年。期满成绩合格的毕业生,将获得宗教学士学位,并按照定向分配的原则安排到全疆各市、县、乡的清真寺以及伊斯兰教协会工作。学校已经培养出了483名本科生,目前在校生160人。

  第二次访问新疆的沙特阿拉伯驻华大使叶海亚这次显然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他问道,新疆目前有近2.4万座清真寺等宗教活动场所,学院近500人的毕业生数量,是否供不应求?热西提副院长解释说,新疆各地拥有许多的经文学校,在喀什也有一所伊斯兰经学院,新疆伊斯兰经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宗教教职人员。

  使节们还了解到,学院预算是由政府财政拨款,每名学生每年缴纳1500元的学费,但每月能获得校方给予的120元伙食补助。埃及驻华大使艾哈迈德·里兹克听到后笑称:“等于是免费的啊!”

  在学院电教课堂里,苏丹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萨利赫很关切地问道:“这些电脑是不是用来学习阿拉伯语用的?”听到肯定的答案,他表示,学语言有了电脑设备会便利许多。

  学院秘书马宝告诉记者,这所学院还是中国唯一用维吾尔语和阿拉伯语双语授课的伊斯兰教经学院。他说,学院开设课程中除了文化课之外,70%是宗教课,包括阿拉伯语、阿拉伯文学、古兰经诵读学、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文化等16门课程。学校每年都有4、5名学生经过古兰经诵读和阿拉伯语会话的考试,被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选派到埃及艾兹哈尔大学公派留学。

  对此,埃及大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艾兹哈尔大学目前有400多名中国学生就读,每年还在中国招收25名公派留学生。埃及一直都希望和中国方面一同努力将双方留学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马宝表示,学院已先后公派出28名学生留学深造,其中4人学成归来加入了学院的教师队伍。

责任编辑 依布蒂哈吉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 经学院 阿拉伯

上一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详谈10年“解经”工作
下一篇:五部委有关负责人就两个“证据规定”答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