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馆总设计师王振军:创造诗意空间体验
分享到:
2010-06-11 09:26:01 【来源:新闻晚报】 点击:


沙特馆全球最大的球幕影院效果令人惊叹 晚报记者 龚星 现场图片
 

     晚报实习生 程颖峤 记者 杨冬   沙特阿拉伯国家馆在世博会开幕以后,迅速成为最热门场馆之一,游客对其好评如潮。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世博42多个国家馆中,沙特馆是惟一一个由中国人担任总设计师的外国国家馆。这位设计师就是中国电子设计院集团总建筑师——王振军。

     文化交流比科技交流更重要

     王振军回忆,当初得知沙特馆征集设计方案的消息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和他的团队认真地分析了这次的情形。竞争中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中国人,对沙特历史和现状的了解一定不如其本国人深厚。而沙特方面为保证竞争的公平性,仅通过邮件与各参赛方联系,对设计的几点要求也很原则性,越是抽象的描述越是给设计带来了难度。

     但王振军和他的团队也乐观地看到自身的优势:设计一个异国展馆,就多了一种旁观者的清醒,对其建筑风格的理解也更为凝练,不会因为信息太多太杂无从选择。

     仔细分析后,王振军抛开胜负得失开始了构思。在他看来,世博是科技交流的盛会,更是文化推介的盛会,而文化层面的交流更有直指人心的力量。特别是中东这片文化的沃土,一直吸引着人们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这个展馆理应是一个展示的舞台,让世界走近沙特,了解沙特。

     最初,王振军对沙特的印象仅仅来自于小时候读过的《一千零一夜》。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他和他的团队阅读了很多有关资料,还专门请来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家讲课。在高强度的补课后,王振军感觉现代沙特鲜明的元素不多,反而是其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意象深深地吸引了他:月亮船。

     “月亮船”在古阿拉伯象征“幸福而美好的祝愿”,是一个充满喜庆和希望的字眼。这艘“船”行驶的方向正是中国与沙特友谊的纽带——海上丝绸之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正是由波斯湾地区去往北非和东非,沙特也因此成为古代中国通往世界的一个重要驿站。而“船”本身作为一个容器,也形象地表明对文化的承载。集这三点于一身,“月亮船”的设计构想呼之欲出。

     “月亮船”漂浮到上海滩

     这场国际性的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几轮筛选后,进入最终挑选的九个方案除了中国和沙特,还有美国、日本、韩国、瑞典等强劲的对手。而“月亮船”的设计最后能脱颖而出,得益于王振军和他的团队与众不同的创意。

    传统展馆一般采用“二元并置”的展示方式,即参观者与展示物相对静止地处于同一空间。而王振军称他的设计为 “全景融入式立体参观流线”。利用“月亮船”的内侧作为360度曲面荧幕,参观路线就架在上面。这一独创的设计将游客融入整个影像中,让游客感受到更强烈的视觉冲击。设计还引入了 “绿色”的概念,将沙特的国树——椰枣树种植在展馆的屋顶花园。绿洲对沙特而言意义重大,而绿色未来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诉求。在沙特馆,人与自然再一次达到和谐统一。最后,设计团队细心地将这艘“月亮船”的船头正对麦加的方向。这也是对伊斯兰教的充分了解和尊重。

     王振军说,把抽象的梦变成具象的建筑是设计师的责任所在。他和他的团队就是用这些巧妙的创意,把沙特王国想对世界表达的梦想付诸现实。

     最终,“月亮船”方案拔得头筹。

     建筑不仅是智力游戏

     在王振军看来,建筑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求新求怪,而是基于大量资料的理性分析。外在形式并不是考量的惟一要素,建筑的本质应是为人们创造一种诗意的空间体验,展览建筑更应如此。

     建筑提供人体验的空间,也充当着文化的载体,因此人性化关怀和文化推介在沙特馆的建筑理念中得到融合:为了在有限的面积里提供最大的信息量,展馆内会定期更换影片;考虑到5至10月上海的高温天气,展馆采用架空的设计,可以缩短游客在无遮蔽状态下排队的时间;等候空间内喷泉的设计还起到降温的作用……

     好的世博建筑应当让人有所期待、有所感动、从而有所传播。而从开园一个半月游客的选择来看,沙特馆似乎做到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 依布蒂哈吉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王振军 沙特 诗意

上一篇:记者揭秘沙特馆 参观队伍为何这么长
下一篇:中国沙特联合绘制出阿拉伯骆驼基因图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