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塔尔:维吾尔族乐器之母
分享到:
2010-07-16 19:54:26 【来源:中国民族报】 点击:


制作都塔尔


  我的朋友冯程是新疆喀什非常有名气的摄影家,熟悉维吾尔语,在他的陪同下,我们来到当地著名的手工艺一条街——吾斯塘博依街。数百米的街道两旁,聚集了大大小小几百家手工业作坊和摊点,工艺陶器、木器加工、纺织、刀具制作、服装、乐器等一应俱全,堪称手工制品的博览会。

  在吾斯塘博依街上,买买提依明·阿巴拜克里乐器店最热闹。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新疆民族乐器,店门上的匾名赫然写着“第五代民族乐器制作传人”。2004年,新疆乌洽会展出的5米长的萨塔尔和3.7米长的热瓦甫都是他做的,现在已经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到了这里,我要寻访的维吾尔乐器都塔尔和其制作技艺可以说得来全不费工夫了。

  买买提依明·阿巴拜克里明白了我的来意,很痛快地答应了。他首先把桑木板子锯平,然后把原料按木纹的方向用冲子(打眼工具)裁切。接下来制作共鸣箱。买买提依明·阿巴拜克里依旧忠实地照着父亲教的步骤做,传承了古老的技术。从6岁开始,他就跟父亲学习制琴。整整12年后,他才开始自己独立做乐器。目前他会做七八种乐器。

  冯程指着满屋挂着的乐器说:“都塔尔的名字来源于波斯语,‘都’意为‘二’,‘塔尔’是‘琴弦’之意。所以,都塔尔就是两条弦的乐器。”传统的都塔尔,构造和弹拨尔差不多,外形都像个长柄的大水瓢,用干燥的桑木、杏木和核桃木制成。买买提依明·阿巴拜克里接下来就是用杏木制作琴杆和琴柱。他画出琴杆、琴柱的样式,然后用小锯子锯出琴杆,接着把它放进了水里。这使我很惊讶:“这杏木好不容易才晒干,怎么又要放进水里呢?这不是前功尽弃了吗?”他笑道:“没有关系,这样做出的琴杆才结实。”只见他又拿出一把小刀,按照画好的琴柱形状飞快地削起来。

  关于都塔尔的来由,有几个传说。传说之一是,当年维吾尔族的祖先靠游牧为生,他们猎取黄羊,掉在地上的羊肠子风干后,经风一吹,发出了优美的音响。人们就有意识地把风干了的羊肠绑在挖空的木头上,制成了最初的都塔尔。“还有一种传说,和阿曼尼萨汗有关。”冯程说。听到这里,我兴趣大增,要知道,今天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之所以在16世纪得以重新整理,形成精美华丽的风格,和阿曼尼萨汗有着直接的关系。“公元16世纪,叶尔羌汗国国王拉失德在打猎途中,忽然听到一阵优美的琴声。他寻琴声找去,发现了一户人家。弹琴的是一个美丽的姑娘。他惊奇地询问乐器的名字,姑娘告诉他这叫都塔尔。不久,他就迎娶了这位和琴声一样美丽的姑娘,她就是日后的阿曼尼萨汗。拉失德郑重地委托阿曼尼萨汗和大臣卡迪尔一起完成了对民间十二木卡姆套曲的收集整理,同时加入了著名诗人纳瓦依的诗歌,从而使十二木卡姆焕然一新。”

  买买提依明·阿巴拜克里已经开始了都塔尔制作的第三步。他用锉刀把琴柱、琴杆锉平,确定支撑的琴马和琴柱的位置。之后,他用钻头在琴柄正面钻三孔,琴柄左侧钻两孔,共安装5个琴柱。

  都塔尔是正宗的西域乐器,早在公元6至8世纪,维吾尔族先民回鹘人便创造了富有民族色彩的棒状直颈乐器,这是都塔尔的前身。大约在公元14世纪,传统的都塔尔才趋于形成,并流传至今。长期以来,都塔尔为民间艺人所喜爱,成为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人民普遍使用的民间乐器。在新疆各民族众多的民间乐器中,就其流行的广泛程度而论,都塔尔当独占鳌头,据说90%的家庭都有都塔尔。由于在木卡姆中的地位,都塔尔也就享有了 “维吾尔族乐器之母”的称誉。

  第四步是面板的粘接以及护板和托手的安装,然后把琴杆上需要的图案镶嵌进去之后再定弦,就意味着所有程序的结束,一把都塔尔就要显示出它生命的力量了。买买提依明·阿巴拜克里喜悦地舒了口气,轻轻抚摸着做好的都塔尔,就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透着无限的爱惜。

  在新疆大地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都塔尔,就会有悠扬的歌声;只要有悠扬的歌声,就会有欢乐或忧伤的问答。那歌声,讲述了人生的到来,也讲述了人生的离去。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塔尔 维吾尔族

上一篇:瀍河回族区教育局采取措施 精心安排暑期工作
下一篇:东天山脚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