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教堂还是清真寺?
分享到:
2010-08-23 11:28:41 【来源:新华国际】 点击:


索菲亚大教堂

在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有一座奇特的宗教建筑。一眼望去,巨大的方形平台上覆盖着绛红色的圆形穹顶,分明是一座教堂。但是,稍加留意,却看到穹顶四周有四座高耸的白色宣礼塔,显然又是一座清真寺。惶惑之中向当地人请教,得到的答复是:这是一座博物馆。那么,这座建筑到底是什么?这是我初到伊斯坦布尔时遭遇的一大困惑。

  我后来发现,三种说法都不错。实际上,这座建筑是这个欧亚两大洲交接地带1700多年来政治、文化、宗教大变动的产物。它最早是教堂,名为“圣索菲亚”。后来改为清真寺,土耳其人称为“阿亚索菲亚”。现在则是博物馆,展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如何在这里相互碰撞与交融。

  伊斯坦布尔最早称拜占廷,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希腊移民城市。公元4世纪初,这个帝国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矛盾日益激化,外部面临蛮族入侵的威逼,内部面临奴隶起义的困扰。君士坦丁称帝后,于330年将国家的政治中心由比较动荡的亚平宁半岛北部的拉文纳转移到相对安定的欧亚两大洲接合部的城市拜占廷,后将其易名为君士坦丁堡。395年,狄奥多西皇帝将帝国疆土分为互不相属的东西两部分,由其两个儿子分别治理,从而出现东、西两个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东罗马帝国,亦称拜占廷帝国,则以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为中心,又延续近千年。

  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期间,不但果断地将政治中心东移,而且还果断地改变了国家的宗教政策。鉴于新兴的基督教在帝国范围内广为传播,对传统的多神教提出严峻挑战,他认为基督教是用以巩固帝国统治的一股新的力量。因此,他一改前朝对基督教进行残酷镇压的政策,不但授予基督教合法地位,自己临终前也受洗,成为第一个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到狄奥多西皇帝执政,又颁布敕令,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命所有臣民一律成为基督教徒。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也一分为二,出现东西两大独立的教派。西部的教派称“公教”,通称“罗马天主教”,主要在拉丁语地区传播,依托的是拉丁文化传统。东部的教派自称“正教”,通称“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在希腊语地区传播,依托的是希腊文化传统。

  1 1 早在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之前,拜占廷就开始修建教堂。教堂修建在异教的阿波罗神庙遗址上,木制圆顶,时称“大教堂”,是后来的圣索菲亚教堂的雏形。不久,一场大火将这座教堂焚毁。狄奥多西皇帝于415年重建。一百多年后的532年,重建的教堂在声势浩大的“尼卡”民众大起义中再次被焚烧。笃信东正教的查士丁尼一世皇帝残酷镇压了起义,决定再次修建。

  为修建规模更大的教堂,查士丁尼一世指定来自小亚细亚的安提米乌斯和伊西多尔为工程师。安提米乌斯是当时最杰出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而他的助手伊西多尔则是当时最杰出的几何学家。他们决定利用新兴起的拱形技术来重建教堂。他们从全国各地招来上万名工匠,从罗马、雅典、色萨利、帕罗斯岛采购了各种色彩的大理石。532年开工,工匠两班倒,夜以继日施工,仅五年时间就竣工。教堂整体是“巴西利卡式”,亦即长方形,长77米,宽70米。中央大堂是一个直径32米的大穹窿,大穹窿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半圆形的小穹窿。大穹窿由四根粗大的花岗石石墩支撑。石墩间建有拱门,拱门上有方形平台,平台上有几十根石柱支撑。教堂内壁和柱石全部用彩色大理石和壁画装饰。回廊和侧廊均镶嵌着用马赛克雕砌的圣母像和圣婴像。537年12月27日,新教堂首次举行礼拜式。查士丁尼一世看到教堂外部如此宏伟,内部如此豪华,不禁惊喜交加,随即将教堂命名为“圣索菲亚”,意为“神圣的智慧”。

  在后来的九百多年中,圣索菲亚教堂一直是拜占廷帝国的宫廷教堂。但是,君士坦丁堡位于地震活跃地带,又不断发生外族入侵和内部骚乱,这座教堂经常遭到破坏,需要不断维修或加固。同时,几乎每代皇帝和皇后都为教堂添建一些新的设施,诸如用马赛克制做的圣像和壁画。这样,以查士丁尼一世修建的教堂为基础,圣索菲亚教堂不断扩建和完善,成为世界上所有东正教教堂的“母体”,成为拜占廷拱形建筑艺术的经典。

  圣索菲亚教堂是东罗马帝国和基督教兴盛的产物。而随着这个帝国的衰落和另一个新帝国的兴起,随着基督教在这个地区逐渐被伊斯兰教取代,圣索菲亚教堂的作用发生历史性的转换。

  从11世纪起,来自中亚的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开始侵入小亚细亚。13世纪,其中一支逐渐强大,建立奥斯曼帝国。这支突厥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土耳其人。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这样,延续近千年的拜占廷帝国覆灭。这个新兴的帝国不断进行军事扩张。到16 世纪中叶,其版图从现今的匈牙利一直到伊朗中部,从黑海一直到埃及南部。奥斯曼帝国遂成为地跨东南欧、西亚、北非的幅员辽阔的伊斯兰大帝国。穆罕默德二世认为,必须根据《古兰经》的训教,将整个帝国变成一片伊斯兰土地。为此,他首先将圣索菲亚教堂改为清真寺,更名为“阿亚索非亚”。随后,他命令著名建筑师锡南按照清真寺的要求对这座教堂进行改造。锡南先是在这座建筑物的东南角修建了一座高约50米的宣礼塔。此后,又有人在东北、西南和西北三个方向各修建一座宣礼塔。这样,从外表来说,大教堂就变成一座清真寺。19世纪之后,在清真寺南边又修建了花园,花园中修建了一些小型的穹窿式房舍,成为一些苏丹王及其王妃们的陵墓。这样,这座大教堂就更像清真寺。在教堂内部,拆掉原来祈祷时坐用的条凳,在地板上铺上专供穆斯林跪拜的地毯。因为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原来墙壁上的圣像画都用石膏或石粉覆盖起来。同时,在墙上挂起八个圆木牌,用阿拉伯文书法体写上安拉及先知穆罕默德等人的名字。在中堂,朝着麦加的方向修建了壁龛,左边修建了白色大理石的布经坛,右边修建了专供奥斯曼帝国苏丹秘密祈祷使用的“苏丹室”。这样,就内部来说,大教堂也俨然变成一座清真寺。这座改造后的大教堂作为清真寺前后使用了四百多年。

  2

  2 1920年, 奥斯曼帝国寿终正寝。三年后,土耳其成为共和国。

  这一重大政治变革,给圣索菲亚教堂又带来一次历史性变化。共和国总统穆斯塔法?凯末尔虽然信仰伊斯兰教,但主张政教分离。1935年,他发布命令,将这座清真寺改为博物馆,名称一仍其旧。凯末尔这样做,据说完全是出于政治考虑。原来,虽然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但希腊人与土耳其人之争,东正教与伊斯兰教之争,一直都没有停息。特别是东正教在俄罗斯取得主导地位之后,沙皇一直寻找机会对付土耳其。考虑到国内外这些因素,凯末尔将改建后的圣索菲亚教堂辟为博物馆,不但有利于保护这份重要文化遗产,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定与团结。

  我们走进这座开放近七十年的博物馆,通过金光耀眼的镏金大铜门,首先看到的是长约60米的外前廊和内前廊。从前廊通过当年专为皇帝和苏丹设置的木制“御门”,就来到这座建筑物的主体部分,即作为教堂的中堂和清真寺的祈祷厅。这是一个巨大的穹窿形殿堂,穹顶离地面56米,四周有四十个拱形天窗,采光充足。奥斯曼帝国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曾写道,一走进大殿,你就会感到眼前一亮,光线好像不是从外边照射进来,而是在大殿内部产生。明亮的光线之下,熠熠闪耀着几根巨大的圆柱。圆柱呈绿色或紫色。绿色在伊斯兰教中是和平的象征,而紫色则是拜占廷帝国皇帝崇拜的“圣色”。两色在这里并存,显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曾在这里产生重大影响。

  大殿两旁是侧廊,分上下两层。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看到,顶棚上绘制的是圣像,墙壁上镶嵌的也是圣像。基督教崇敬圣母、圣婴、圣徒和天使。在天主教和新教的教堂中,最常见的是他们的塑像和雕像。而在东正教的教堂中,表示对他们的崇敬主要通过圣像画。圣索菲亚教堂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幅圣像画,位于前庭的拱形门楣。在这幅巨大的马赛克圣像画中,怀抱圣婴的圣母马利亚站在中间,两旁分别站着拜占廷帝国的两个皇帝。左边的君士坦丁大帝,在向圣母进献君士坦丁堡的城市模型;右边的查士丁尼大帝,在向圣母进献圣索菲亚教堂的模型。在大殿中,我们看到一幅圣母将圣婴揽在膝头的马赛克圣像画。这幅画色彩明丽,据说是这里所有圣像画中最漂亮的一幅。在大殿两旁的长廊上,也有许多描绘圣母和圣婴的圣像画。所有这些圣像画,据说都是御用画师制作,一方面表示皇家对基督教的忠诚与崇敬,另一方面皇家也借圣母与耶稣基督之名来抬高自己,以达到巩固其统治地位之目的。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在拜占廷帝国,艺术具有服务于教会和皇权的双重性质。

  圣索菲亚或阿亚索菲亚高大宽敞,气势恢宏,被称为拜占廷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它承袭了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传统,又大量吸收东方,特别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精髓。古罗马规模宏大的巴西利卡式结构、古希腊雄伟壮丽的圆柱式造型和古西亚精妙绝伦的拱券式风格,在这里和谐完美地融合为一体。这对周边国家,乃至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东正教盛行国家后来的建筑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我才觉得,对眼前这座建筑物,似无必要硬说它是什么教堂或清真寺,而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它代表着西方与东方两种文明的相互交融,代表着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种宗教的彼此参透,也代表过去与未来两种时空的承接与叠现。

责任编辑 依布蒂哈吉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到底 教堂 还是

上一篇:清真寺的凝聚力有多大
下一篇:第19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综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