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炸弹 早有预谋
本报记者审讯室直击王海剑
记者 蔡早勤 肖娟
昨日下午,王海剑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经过初审后,被全副武装的刑警押往市公安局刑侦局审讯室进行进一步审讯。本报记者经过警方特许,前往审讯室,见到了这个近期在武汉几乎人尽皆知的爆炸案疑凶。
或许是经历了半个月的逃亡日子,眼前的王海剑坐在审讯椅上,手脚都被锁着。身上穿着一件很久没有洗的毛衣,王海剑头发蓬乱,目光呆滞,胡子拉碴,一张略显稚气的脸上还有些伤。据王海剑自己交代,这些伤是在进行炸弹爆炸试验的时候留下的。
他是一名高智商嫌犯
24岁的枣阳年轻人,为何会做出如此大案?昨日,一位王海剑案专案组的警官感叹道:“王海剑的智商很高!他做事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案件早有预谋
这位警官介绍,通过前期的分析和王海剑落网后初步的审讯,王海剑预谋用炸弹炸运钞车劫钱的行动,都是通过周密的策划,包括逃跑线路、败露后如何藏匿,王海剑都有缜密的安排。
另据了解,通过审讯其同伙(作案时未参与),2009年5月,王海剑就把他从广州叫回,提出到武汉搞银行。
中专生可自制炸弹
不仅如此,王海剑还通过自学自己研制炸弹,并且还自制安装了遥控引爆装置,一般的中专生是很难有这个“板眼”的。在案发前,王海剑还做过炸弹爆炸试验。
但是,王海剑在今年6月13日试炸后受伤,曾住院一周,此后,其同伙均退缩了,但没想到王海剑竟然一个人就实施了爆炸案。
警方透露,王海剑的心理素质特别好,静得下来,肯学东西、研究东西,干起事来注意力专注。如不及时抓获,是个极大的社会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