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城之血:第一次耶路撒冷大搏杀
分享到:
2013-02-03 02:18:36 【来源:】 点击:

     历史上,耶路撒冷曾爆发过大小战争无数次,如今人们所说的第一次耶路撒冷之战是指以色列在1948年夺取耶路撒冷新城的战役。从军事角度讲,这次战争的规模并不算大,而且除了巷战之外,在战术方面也没有多少可取之处。但从政治角度讲,耶路撒冷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该城的归属必然会对阿以关系乃至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1948年,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慰问坚守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官兵.
 

 

    作战背景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腹部、死海以西、海拔790米的犹地亚山地河谷中,正当地中海沿岸通向阿拉伯沙漠的要冲,是古代宗教活动中心之一。犹太教、***和***教分别根据自己的宗教传说奉耶路撒冷为圣地。该城分为新城和旧城两大部分,其中新城是19世纪中期后建立的现代化城区,城区面积约175平方公里,旧城主要集中了三大宗教的圣址、教堂、殿宇等历史古迹,面积约1平方公里。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有关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为国际城市,由联合国管辖,归属待定。这一决议遭到阿拉伯国家的一致反对,而作为“无主之地”的耶路撒冷自然也成为阿以双方争夺的焦点。

 

    当时居住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有10多万人,绝大多数居住在新城,在旧城居住的只有2500人。当分治决议公布后,满腹怨气的阿拉伯人立即将火撒到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身上,他们不断袭击犹太人聚居区,而“哈加纳”、“伊尔贡”、“帕尔马契”等犹太武装则对当地的阿拉伯人聚居区进行报复。到1948年初,耶路撒冷到处是爆炸和鲜血,已没有一块安全之地。

 

     作战经过

 

    1948年3月,阿拉伯人决定派军队围攻耶路撒冷,作战行动的第一步首先要切断耶路撒冷地区犹太居民的生活补给。

 

    当时居住在耶路撒冷的10多万犹太人的生活物资全都通过从特拉维夫至耶路撒冷的公路(长约70公里)进行运送,而饮用水的来源则是用水泵从特拉维夫以东20公里处的水井中抽取。如果犹太人“听不懂劝告”,阿拉伯军队打算以强攻方式赶走犹太人,占领整个耶路撒冷。

 

    围困与反围困之战

 

    在阿拉伯军队的优势兵力攻击下,特拉维夫至耶路撒冷的公路在1948年3月底基本被切断,耶路撒冷城内的犹太居民补给断绝,情况十分危急。为重新打通公路,“哈加纳”武装总司令部决定发起代号为“纳赫肖恩”的作战行动。

 

    4月5日夜,“哈加纳”突然发起攻击,封锁公路的阿拉伯军队猝不及防,被迫撤离,从特拉维夫至耶路撒冷的公路被打通。

 

     4月6日起,在旅长伊扎克·拉宾上校的指挥下,犹太武装“帕尔马契”的哈雷尔旅(兵力约2000人)护送250辆至400辆卡车组成的补给车队往返在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之间,为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运去大量物资。与此同时,犹太武装还加强了位于耶路撒冷旧城北侧的斯科普斯山的守备力量。

 

    4月18日,围困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军队在得到杰宁方面由考克吉指挥的阿拉伯解放军(兵力约8000人)增援后,再次向斯科普斯山和耶路撒冷新城的犹太人聚居区发起进攻,而犹太武装哈雷尔旅的兵力较少,不但无法增援新城内的犹太守备部队,连公路也守不住了。4月20日,阿拉伯军队击退哈雷尔旅,占领要地拉特伦,再次切断从特拉维夫至耶路撒冷的公路。见此情况,犹太武装“哈加纳”总司令部立即命令伊扎克·萨德准将指挥的第8装甲旅火速驰援。

 

    4月21日,萨德旅发起“杰布西”行动,4天后基本控制了耶路撒冷新城,但从特拉维夫至耶路撒冷的公路仍未打通。

 

    5月9日,“哈加纳”总司令部又派出第5步兵旅(吉瓦提旅,旅长希门·阿维丹上校)增援哈雷尔旅。经5天激战,哈雷尔旅和吉瓦提旅合力攻克阿拉伯军队据守的拉特伦,终于将公路重新打通。同时,“哈加纳”总司令部还派出第6步兵旅(埃齐翁旅,旅长戴维·沙提尔上校)接替萨德旅进驻耶路撒冷新城。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圣城之血:第二次耶路撒冷大搏杀
下一篇:春联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