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仁
安优布·丁士仁,男,回族,博士,1966年10月5日出生于甘肃省临潭县,现任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伊斯兰文化》主编。
热门排行
我在耶路撒冷 (二) ——差距与困境
分享到:
2014-09-24 14:57:33 【来源:中穆网】 点击:
       对穆斯林而言,巴勒斯坦仅仅是拥有一处圣地的平常土地,是一部分阿拉伯人的栖息地,而且在20世纪以前是土耳其帝国的领地,有些阿拉伯部落巴不得摆脱土耳其政府的管辖,投入他人的怀抱。在犹太移民之初,部分土地是巴勒斯坦人自己以“高价”卖给犹太人的,有些是见犹太人来了逃离家园后留给犹太人的。巴勒斯坦“神圣”的领土,就这样落入了犹太人的手中。即便是生活在巴勒斯坦的穆斯林,除了认为“远寺”神圣外,其它土地只是乡土感情的依归,没有信仰观念的寄托,若有去处,他们也会选择远走高飞。穆斯林中有几个人把巴勒斯坦当做自己的家园,愿意迁到那里去保护伊斯兰的圣地和穆斯林的家园呢?穆斯林和犹太人对巴勒斯坦的感情,何止是一种差距!
 
        三、 犹太复国主义:世界性计划;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人的苦难
 
      “回到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的国家”。这是犹太人长期的梦想,是经历了无数次屠杀后的总结。1896年,奥地利记者赫茨尔提出了建立犹太国的具体设想。次年,他召集世界犹太精英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第一届世界犹太人大会”,通过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纲领,提出了具体实施的计划。全世界犹太人为之振奋,似乎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然而,这样事关伊斯兰世界的大事,穆斯林对之浑然不知,或者有些人无动于衷。早期犹太复国主义者大批迁居巴勒斯坦时,当地的阿拉伯人还不知道那么多人为何而来,有人还热情的接待他们;有人曾担心过,但转眼一想,阿拉伯人有上亿,犹太人有几个,他们能成得了什么气候,所以也就放心了。1917年,英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发表了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支持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家园,并且愿意为实现这一目标尽一切努力。世界犹太人又一次轰动了,他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无数人即刻打点行装,准备为即将诞生的家园添砖加瓦,铺路搭桥。而此时的伊斯兰世界,除了几个学者和政治家嗅到了这一阴谋的危险性,普通群众都在沉睡当中。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过了几年才听说了一个什么叫《贝尔福宣言》的东西,也不知道真实的内容和意图,直到1929年才真正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犹太移民的压力,于是才开始组织群众罢工,示威游行,甚至武力对抗。但那也只不过是巴勒斯坦民间的地方性抵抗运动,没有国际社会的介入,许多穆斯林地区自己还处在争取解放的斗争时期,自顾不暇,而许多地方的穆斯林对这一重大的变故一无所知。1947年11月,在美国和俄国的运作下,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犹太复国主义者借此迅速占领了拟议中所谓犹太国的土地,而且还占领了计划中许多属于阿拉伯国家的土地。
 
       1948年5月14日,这是“犹太人胜利的一天,是巴勒斯坦人灾难的一天”。以色列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宣布成立以色列国成立。刚宣布11分钟,美国即刻承认以色列的独立。之后,西方国家纷纷承认,终于把犹太人的包袱扔给了阿拉伯人。而巴勒斯坦人,不要说建国,连一个统一的组织和领导都没有,被驱逐的被驱逐,逃离的逃离,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一突变。只有周边的七个阿拉伯国家,做出了迅速的反应。在以色列宣布建国后的第二天,阿拉伯联军组织军队四面出击,围攻以色列,来势异常勇猛,刚刚诞生的以色列国大有被歼灭的危险。但是,就在开战的第三天,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这名为政治和谈,实为缓兵之计。在停火期间,美国和西方各国通过海陆空昼夜向以色列输送武器弹药,装备以色列士兵;世界各地犹太人自愿组成民兵,奔赴以色列参战。等到再次开火的时候,形势发生了彻底的变化,阿拉伯联军的情况急转直下,节节败退,以色列仅用十天的时间打败了阿拉伯联军,并且获得了大片的土地。战败国纷纷跟以色列签署停战协议,结束战争。从此以后,巴勒斯坦的问题基本上成了巴勒斯坦人的问题,穆斯林世界的参与只是呼吁、谴责、游行和部分经济制裁。而这些,对于以色列而言,算得了什么。可怜的巴勒斯坦人,建国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因为一再遭到以色列和美国的抵制,直到1988年,阿拉法特才在阿尔及利亚宣布成立了没有被几个政府承认的国家。
 
       四、以色列:犹太人的希望;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负担
 
      基于宗教的信仰和千百年来的磨难,犹太人对以色列国的热爱,几乎等同于自己的生命,对国家建设的热忱,不亚于对自己家庭的营造。因为那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国”和“家”的概念在他们的观念中高度地统一。一百多年前犹太人刚刚落脚巴勒斯坦时的沙漠和戈壁,如今被他们改造成了良田美地,建设成了高楼大厦的都市,而巴勒斯坦的沙漠和隔壁,依然如故,甚至自然条件比以前更加恶劣。中东地区同等条件下的阿拉伯国家,百年来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几乎一成不变,只是一味地榨取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笔者有幸乘坐直升飞机考察了从耶路撒冷到特拉维夫的走廊,一路脚下郁郁葱葱的森林让人感到在穿越亚马逊河谷的原始森林,根本找不到在中东的感觉。据向导介绍,这里曾经是跟中东其它地方一样的沙漠和戈壁,寸草不生,而如今下面的森林是以色列建国后人工种植的。我问是不是以色列政府投资种植的,向导说不是,而是以色列的妈妈和孩子们一棵一棵种出来的;是全世界犹太的妈妈们种植的,她们有些亲自来以色列种植,有些寄钱来让人代替种植。我没有考证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也没有必要去考证,因为我相信她们会那样做,凭着她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一定能够用双手为祖国编织出一条长长的、绿绿的地毯。而阿拉伯国家,抛开动荡的巴勒斯坦不说,周边同等自然条件下哪一个国家,像犹太人那样建设和营造过自己的家园。几百年来的沙漠今天还是沙漠,几百年来的隔壁今天依然是戈壁,身边以色列的发展,丝毫没有激发出他们建设祖国的热情。
 
       近半个世纪以来,阿拉伯人对巴勒斯坦事业的激情逐步消退,甚至觉得巴勒斯坦人成了自己的一个包袱。自从以色列建国以来,沦为难民的巴勒斯坦人有数百万,至今居住在周边国家的难民营中,一住就是60多年,现有的大多数难民是难民营中的第三代。大部分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有的是地,缺的是人,但没有哪一个国家愿意伸出热情的双手,把他们揽入自己的怀抱,给他们一个安全稳定的家,而把这个包袱甩给了联合国难民署,让联合国担负起养活和救济的责任。也许阿拉伯国家希望以庞大的难民数量强迫联合国做出决议,送难民返乡,因为以色列不让他们入内。但是,这一方案奏效了吗?无数人已经把难民营当成了自己的家,把难民生活当成了自己的人生。难民营的生活幸福吗?阿拉伯国家已经对难民营忍无可忍了。我们不要忘记,难民营好多次遭受了自己阿拉伯国家飞机的轰炸,制造了流血惨案;封锁和隔离难民营的仍然是阿拉伯国家。可怜的巴勒斯坦人,他们的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弟兄在哪里?而以色列建国后几乎同样数量的犹太难民,被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埃及、也门、苏丹、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驱逐出境后来到以色列,立刻成了以色列高贵的居民,迅速融进了温暖的大家庭中,从来没人提过犹太难民的问题。
 
       五、以色列:全面的发展;巴勒斯坦:四面楚歌

     

      犹太人重视教育是世人皆知的,即便在漂泊流离的生涯中也没有放松对人才的培养。以色列建国以后,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人才迅速汇集到以色列,投入轰轰烈烈的建国大业中。如今,以色列在许多领域不用说远远超过了阿拉伯国家,而且在世界上也处在领先地位。在农业方面:它开创了先进的节水农业之路,因而在农田灌溉、温室作物、种子培养方面居全球领先的水平。其乳品、蔬菜、水果、花卉和棉花生产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这不仅保证了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且保障了国家的安全。水技术方面:以色列是世界上利用循环水最多的国家,水的循环利用率高达75%,大大缓解了地区性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它拥有全球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厂,降低了淡水的成本。在干旱缺水的中东地区,仅这项技术就解决了工业和国民生活的大问题。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它的太阳能和地热技术及其应用,在全球居领先地位。其它可再生能源,如风能、生物燃烧、海浪能源、核能等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和发达,基本保证了全国的能量供应。在医疗器械方面:它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供应国,人均医疗器械专利数量的全球第一,产品主要出口欧美高端市场。缺医短药的事情,在以色列不存在。在电子信息方面:以色列凭借多少个犹太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在信息技术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聚集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级的信息技术人才,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如因特尔、思科、三星等公司,在以色列设有研发中心。在情报、舆论、安全方面,以色列建立了自己的独立体系,世界领先。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耶路撒冷 困境 差距

上一篇:丁士仁:被绑架的伊斯兰与穆斯林
下一篇:丁士仁:穆斯林激进行为的根源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