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士仁 安优布·丁士仁,男,回族,博士,1966年10月5日出生于甘肃省临潭县,现任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伊斯兰文化》主编。
热门排行
|
我在耶路撒冷 (二) ——差距与困境
以上技术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表现,是抗风险能力的保障。它不仅保证了国民生活的富有和国家发展的底气,而且还掌握了克敌制胜的魔杖和要挟霸权的砝码。看看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不要说拥有这些先进的技术,就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约旦河西岸被以色列控制,加沙地带被以色列和埃及封锁),再看看巴勒斯坦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国家,这些技术的空白尚且不说,而他们个个焦头烂额,后院起火,内战频繁,自身难保。且不说原因何在,从客观上已经失去了保护和援助巴勒斯坦的能力和可能性。可怜的巴勒斯坦,实际处在四面楚歌的境地。
六、以色列:核武器守门;巴勒斯坦:土炮弹看家
以色列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仅这一项就可以把它列入世界军事大国的行列,就连超级大国都不敢小瞧它,它对谁都可以进行威慑。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谁能抵挡原子弹的威胁。不仅如此,以色列能够独立制造海陆空所有先进的战斗武器,如坦克、高射炮、导弹、包括拦截导弹、潜艇、战舰、导弹舰、战斗机、侦察机、包括无人侦察机。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武器,以色列都拥有了,不仅自己操作,而且自己制造。在“丛林法则”盛行的今天,这些武器就是说话的权力,就是发号施令的权威,是无往不胜的宝剑。它是无声的权威和有形的力量。哪一个阿拉伯国家拥有这些,即便从国外进口了几个,也是人家淘汰几代后的“废品”,而且在关键时候可以让你的“先进”武器瘫痪。巴勒斯坦弟兄,在约旦河西岸只能用石块和脆弱的生命对付以色列非常常规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生存权利和做人的尊严,尽管代价相当惨重;而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则趁机造些土导弹,还算对以色列国民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但代价更加惨重。但是,来自加沙的土导弹,会造成损失的基本被以色列拦截了,而没有危险的,以色列节约一枚珍贵的导弹,任它在旷野炸一下,以色列趁机造点舆论,搞点宣传,还算实用。
亲爱的读者,切莫以为我在幸灾乐祸,有意灭自己穆斯林的威风而助犹太人的志气。我跟所有的穆斯林一样,心中在滴血,也跟几十年来所有中国人一样,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的斗争。我非常希望巴勒斯坦人民站立起来,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可是,这是现实,这是阿以双方实实在在的差距。无视现实而一味地喊口号,或做无谓的牺牲,会葬送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前途。现在是理性思考的时候,是弥补差距的时候,是奋起直追的时候。看清了这些差距,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能够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尽快结束动荡不定的局面,减少双方的不幸和伤亡。
我无意为“中东和平”规划一条路线图,但只想阐述一个基本的立场,供大家思考。我认为,“巴以和平”的实现,取决于三点:一、双方都要正视现实,面对实际;相互把对方从地球上抹去的愿望,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二、良知的发现,即希望以色列的官方、军方和民间,对无助的巴勒斯坦人施予慈悲之心,因为通过国力的较量和军事的交锋获取平等地位的可能,几乎等于零;三、以色列需要退让一步,这并不是懦弱,而是勇敢和良知的表现,否则,双方都永无宁日。
![]() 上一篇:丁士仁:被绑架的伊斯兰与穆斯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