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往事—那些年出名的手艺人
分享到:
2019-10-20 09:59:09 【来源:】 点击:

民国时期的西宁实际上只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其中最繁华热闹的是东大街,西大街次之,南、北大街则相对冷清。我们从文史资料上了解到,解放前西宁手工业虽然不甚发达,但是,各行各业也涌现出一些较有名气的技师和能工巧匠,他们的学艺故事,赋予古城丰富的人文内涵,并对当时西宁的手工业生产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风匣名匠徐成全

徐成全(人称尕徐),男,汉族,青海西宁人,生于1885年,卒于1959年,享年74岁。1912年,徐成全学成木工手艺,在西宁市西大街开设木匠铺,主要制作木质风匣,兼做木工零活。徐成全制作的木质风匣,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刨工平展,合缝紧密,不变形,不裂缝,风力大,拉着轻。其品种有鸡毛造和黑龙纸造两种。其规格有单杆、双杆、四杆等。在当时,徐成全制作的木质风匣较有名气。当地的炉院、饭馆炉和居民,都喜欢购买他做的风匣。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尕徐风匣”。风匣坏了或风小了,人们也都愿意送到尕徐的木匠铺去修理。徐成全不收徒弟,将手艺只传给儿子徐汝玺。1955年合作化时,徐汝玺参加了西宁市炊具生产合作社。



首饰巧匠王延昌

王延昌,(人称瘸王爷)男,汉族,青海湟源人,生于1888年,卒于1953年,享年65岁。王延昌自幼跟父亲王怀德学习制作金银首饰的技艺,手艺精湛,擅长绘画。先在青海湟源县城开银匠铺,制作金银首饰,尤以制作少数民族特需银首饰为主,1938年,王延昌与孙子王海龙从湟源迁至西宁饮马街13号,开设“德盛银楼”,制作金银首饰。并将少数民族特需银首饰的制作工艺和品种传入西宁,逐步推广开来。其品种有:银盾、银盘、银碗、银镯、奶钩、佛阁、耳坠、戒指等。王延昌将制作金银首饰的技术传给孙子王海龙。王延昌家祖孙五代都是银匠。1955年合作化时,王海龙带头组织起西宁市银器工艺生产合作社(现更名为西宁金银首饰厂),并担任社主任。



藏刀名家马国祯

马国祯,男,回族,甘肃临夏人,生于1903年,卒于1989年,享年86岁。1928年,马国祯一家从甘肃临夏逃荒来西宁,在北小街口开铁匠铺,锻打各种铁器刀具,并以锻打藏刀为主。马先生锻打的藏刀有5寸、7寸两个规格,并配有牛角花纹手柄和十分考究的刀销,还配有吃饭用的筷子、拔汗毛用的镊子、挖耳屎用的挖耳子等附件,小巧玲珑,造型独特。即是实用的刀具,又是名贵的工艺品。其优点是:刀口锋利,不卷刃,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一物多用,携带方便。他锻打的藏刀,刀面上都砸有一个手掌图形的标记,人称“手牌”藏刀,又被人们称誉为“马国祯藏刀”。是深受广大藏族人民喜爱的名牌产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珍贵礼物。1956年合作化时,马国祯和儿子马呈祥都参加了西宁市铁工生产合作社。





刀疤把馒头王客娃

民国时期,西宁人把外地人一律叫“客娃”,大家都叫他王客娃。王客娃有一手做馒头的绝活,他把面发好后,又揉进去很多干面 ,一边揉一边加面, 最后面硬得揉不开就用木杠子压 ,经过反复揉压后 面已经很硬 。用这种硬面蒸出来的馒头非常瓷实 、很有嚼头 。更重要的是,这种干面馒头能顶饥耐饿 ,适合下苦力的穷苦人吃。因为王客娃的馒头西宁人很喜欢, 他每天尽量多做一些,就用刀切下面剂子直接摆到笼屉里,人们就给他的馒头起了个专有名字,叫“王客娃刀把”。




刘酿皮

西宁古城有一个卖酿皮的小生意人姓刘,他的酿皮做得好, 当时的人们都把他叫“刘酿皮”。刘酿皮家在北大街住, 他每天就在自家门口摆摊 。刘酿皮的酿皮是用精选的上等小麦面粉制成 , 柔韧绵长,滋味醇厚。主要的是刘酿皮的调料很有特点, 用料精细 、配制讲究成色。醋用湟源出产的黑醋里面泡着草果 ,辣椒用的是循化的线椒 ,用小石磨磨成辣面 ,不太辣但很香。而且刘酿皮的调料每天都是重新配制的,如果哪一天缺了一味调料 他宁愿不出摊。从远处赶来的食客问他为啥不出摊 ,他说 ,调货不全啊。



从古至今,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家回忆。很多手艺人大家也许都不会知道,如果不知道就去问问家里的爷爷奶奶吧!或者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你所知道的在西宁手艺人~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西宁往事 手艺人

上一篇:回族和汉族的历史渊源
下一篇:陈宗荣:在全国宗教工作系统研究机构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