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仁
安优布·丁士仁,男,回族,博士,1966年10月5日出生于甘肃省临潭县,现任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伊斯兰文化》主编。
热门排行
丁士仁:怪现象漫谈——旗子和幌子
分享到:
2020-06-18 02:23:03 【来源:】 点击:

旗子和幌子是过去绿林帮派必备的两样东西,虽然一般是用布做的,但作用非同小可。想占山为王的豪杰,首先要有一面旗子,再拉一班人马,起个响亮的番号,找个像样的山头,就算一方霸主了。旗子的功能不可小觑,它是帮派的象征和标识,也是它的招牌。有些毛贼草寇为了给自己装威风,“扯虎皮拉大旗”也是江湖惯用的伎俩。有了旗子,就要招兵买马,拉人入伙。这时,幌子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上面要写上十分正义的口号,如“替天行道”、“匡扶正义”、“维护真理”、“为民除害”等等,不胜枚举。有了旗子和幌子,占一块山头,组一班队伍,一个帮派即告成立。就算没有崇高的目标,能占山为王,霸主已经心满意足了。为了养活蟹兵虾将,帮主还要不时地领着喽啰们做些拦路抢劫和打家劫舍的营生,但还不能叫做“抢”,而叫“惩恶”。

反观当下西北的穆斯林,隐隐感觉有绿林争霸的意味。有些人“尔林”(知识)大了,就开始自我膨胀,不满足于做一名清贫的“阿林”(学者),吃粗茶淡饭,而想成一位百鸟朝凤一呼百应的长老。于是,举起一面“真教”、“正统派”、“正宗逊尼派”的大旗子,自立门户,自封霸主。为了壮大势力,广聚人气,还得打起许多幌子,上写“捍卫伊斯兰”、“宣扬正信”、“反对邪教”等字样。一些徒子徒孙纷纷响应,浩浩荡荡入社,还充当骨干,掀起“革命”风潮。可怜许多朴实的民众,见了“正义”的大旗和幌子,就信以为真,不问青红皂白积极加入,而且还摇旗呐喊,擂鼓助威。还有些小“阿林”,身处霸主的领地之内,虽不想参与,却势单力薄,生怕被“连窝端”而被迫入伙。裹挟进去的人,还要勤喊口号,有时主动出击做点小动作给老大看,让他放心。于是乎,西北的“运动”,声势浩大,杀声震天,害得百姓鸡犬不宁,草木皆兵。坐守山头的长老,悠闲自在,心满意足地指点江山。

奇怪的是,受部分“阿林”飞黄腾达的启示,有些富裕的商人也坐不住了。自己富甲一方,金玉满堂,却依然老百姓一个,钱多不过马云,权高不过乡长,难以出人头地,于是动起了绿林结社的念头。但是,商人毕竟有先天的短板:有钱人不服他,有权人看不起他,老百姓不买他的账。通向霸王的道路几乎堵死。可是,商人有的是聪明,自己不便露面还不会支个“草人”,让傀儡为自己表演。“草人”由谁来充当呢?精明的商人又想到了“阿林”,一来“阿林”穷,使点银子就能转动,二来“阿林”单纯,说点真诚的谎言就能相信。商人还给“阿林”准备好了鲜艳的旗子和幌子。于是,一些有口无心的“阿林”就粉墨登场,手舞足蹈,指天骂地。但“阿林”在鹦鹉学舌的同时,也还保持着“有知识的人”的清醒,为后台老板不断歌功颂德,赞扬他的丰功伟绩。这样,商人在尝足了“江湖老大”的滋味之余,还为自己赚来了“两世成功者”的美誉。

如此一来二往,西北常无宁日。不过读者切莫以为中国西北穆斯林的问题有多严重,性质有多复杂。实际看穿了,就是一面旗子,一个幌子,一座山头,上面有两种人坐镇而已。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丁士仁 旗子和幌子

上一篇:丁士仁:怪现象漫谈——帽子和棍子
下一篇:丁士仁:二十世纪河州经堂教育的两次重大突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