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治沙英雄王有德
分享到:
2009-12-26 17:52:31 【来源:国际在线】 点击: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杨琼):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被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三大沙漠包围,这里曾经黄沙漫天、寸草不生之地。在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10年来,宁夏各族人民通过防风固沙、植树造林,在沙漠中创造了治沙的奇迹。
  王有德1954年出生于宁夏灵武市的一个回族家庭。在王有德的记忆里,他的家乡曾经水草丰美。但在上世纪中期,由于乱砍乱伐和过度放牧,这里的草场逐渐被沙漠吞噬,不再适宜人类居住。在那十几年里,18岁的王有德和3万多乡亲被迫迁移。

  1985年,王有德又回到了灵武,这时他当上了宁夏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他管理的白芨滩林场地处毛乌素沙漠的西南边缘地带,占地近10万公顷,是阻挡风沙向内陆侵袭的重要屏障。王有德说:“白芨滩是毛乌素沙地的西南边缘,1953年中央在这设了防沙治沙林场,对保护母亲河保护万顷良田和老百姓家园做出巨大贡献。第二个,现在有3条铁路10条公路,不被沙埋。第三个是保证机场的安全。每年沙漠对母亲河侵害的泥沙在1亿多吨,这只是在灵武段。灵武现在是100多公里黄河穿越的路线,如果没有这个林场的治理就会出现重大问题。”

  然而,渴望改变家乡的王有德面对的却是一个艰难的局面:由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粗放管理和陈旧观念,林场林业生产已多年徘徊不前,职工一年中有7个月无事可做,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生活十分贫困,三分之二的人要求调走。

  王有德说:“70%的职工要求调走。不愿呆的主要原因,孩子上学、职工有病、吃粮、住房、吃水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像吃水就是含氟量很高的水,住房就是住在房子里能看到天上的星星。一下雨用个小碗放在床上来接水,接满倒掉,外面不下雨屋里还嘀哩嘀哩还下雨。孩子上学都是投亲靠友。”

  王有德意识到,要想治沙就要先治穷,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在沙漠中看到希望。他力排众议在林场开始了三项改革。“第一个改革措施就是精简后勤管理人员;第二个改革措施是取消工资级别,实行同工同酬、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第三条措施允许职工自谋职业、允许职工停薪留职,允许职工创办企业。”

  这项改革使白芨滩林场实现了“起死回生”的大逆转。从那时起,王有德开始带领职工在流动沙丘里固沙造林。白天,白芨滩的职工们顶着沙漠里50多度的高温和大家一起推沙平田,挖坑种树。晚上,他们一起在沙窝中搭建的帐篷里点着蜡烛找问题、想法子。在他们的努力下,全场在改革当年完成造林近340公顷,实现纯收入9万多元人民币。

  纵横相连的草方格是林场工人们用麦草扎在沙土里做成的,扎好草方格能够固沙并改善土壤结构,之后上面才能长上树。一个一米见方的草方格至少要20锹才能完成。几十年来,这里的人们经过千万次的坚持和重复,终于铺出了漫无边际的草方格地毯,罩住了滚滚流沙。

  王有德说:“要求一个职工一年挖1万个坑,栽1万棵树,扎1万个草方格,治沙面积是100亩(约6.6公顷),通过治沙实现收入1万元。”

  在治理沙漠的过程中,白芨滩林场通过种植经济作物来增加职工收入,林场开发了沙地果园、建立了苗木花卉培育中心,大多数职工都住上了漂亮的小楼房。

  王有德说:“我们还发展了一些经济林,除了果树以外,还种一些经济作物和农作物,种一些畜草来改良土壤,促进牧业发展。”

  在王有德的带领下,昔日黄沙满天、生态条件极其恶劣的贫困林场,如今已是物种丰富、生态优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些外国援助的林业科研项目纷纷到此落户,白芨滩被国内外治沙专家誉为世界综合治理沙漠的杰出典范。林场的固定资产也由1985年不足40万元人民币增加到现在的近亿元人民币。

  中国政府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三北防护林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

  王有德说:“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尤其是三北工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是我们要肯定的。国家的资金在生态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9年,王有德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并且受到了中国总理温家宝的接见。王有德和他的白芨滩林场以每年治沙造林两万亩的速度,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绿色屏障,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王有德说,治沙这项工作他要做到干不动为止。“干到哪天干不动了,干不动为止。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族 治沙 英雄

上一篇:长期脱离穆斯林文化 阿拉伯空姐生活孤寂
下一篇:宁夏伊斯兰教协会成立50周年图片展在银举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