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的回族木雕
分享到:
2010-01-18 19:02:35 【来源:固原日报】 点击:
         西吉县木雕艺术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了,据西吉县文化馆的杜斌介绍,起源于北宋年间,成熟于明、清两代。

        西吉县木雕,不仅继承了我国雕刻艺术的传统,而且还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伊斯兰艺术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进入民国以来,西吉县木雕普遍见于伊斯兰教的拱北和清真寺,以及某些官宦宅邸之中。继承木雕艺术的多为回族匠人,一般取材于山川草木,飞云流水,花卉禽鸟,博古珍玩等,同时用云纹、字环等传统装饰图案相配运用。

        在砖木结构的伊斯兰教建筑中,回族穆斯林吸收了中国楼台亭阁的结构方法,在大量的木质材料上,精雕细刻,或花草虫鸟,或经文教语,有时略施淡彩于其上,既增添了建筑的丰满与华丽,又将敦义寓于图文并茂之中,形象鲜明,生动而又能增添建筑的装饰性。

       西吉回族木雕艺术从雕刻的形式上可以分为灰泥浮雕、石雕、木雕、木雕、透雕及面塑六类,从雕刻的题材和内容上则可分为阿拉伯纹样、几何纹样、植物纹样、文字纹样、编结纹样、回云文样六种;从各种图案纹样的组成规律又可归纳为反复性(对称性)、无限连续性、复合性、抽象性和具象性五类。

      西吉县回族民间木雕艺术在创作手法上分“捏活”和“刻活”两种。所谓“捏活”,就是先用加工配制的泥巴,用手和模具制成龙、凤、狮及各种鸟兽、花卉图案,然后入窑焙烧成成品。所谓“刻活”,就是在已烧成的青砖上,用刀凿等工具钻打出各种单幅图案以拼凑成各种画幅。

      回族木雕工匠使用的工具主要有:镩(即凿)、平刀、斜刀。木雕所需材料,即粘土砖(俗称青砖),一般经过选土、过筛、和泥、制坯、烧制等工序,以保证其细腻的质地,便于雕刻。木雕工艺过程,也要经过烧制、打磨、格方、落样、雕刻、安装等程序。木雕艺术作品,大多作为建筑物上某一部分的装饰品,镶嵌在砖木结构房屋的厅堂,正房外的正墙、侧墙以及庭院的影壁、障壁、门楼和卷门之上。

      西吉县回族民间木雕艺术,由于表现对象即内容的要求,在技法上以精巧细腻见长,以圆雕、半圆雕突出主题,以浮雕相衬,运用各种刀法,并吸收了中国画的“皴”法技巧,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表达了回族劳动人民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理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显示了回族人民高超的创作智慧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回族木雕艺人别具一格的审美心理和艺术情趣是相当明显的,木雕画面多取材于松柏、荷花、牡丹等草木花卉,以及仙鹤、梅鹿(在宅院、宗教建筑中很少见到)、几何纹样等。这种审美心理和艺术情趣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深深地植根于回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沃壤,并有着深沉的历史文化背景。

      西吉县境内河流纵横,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当地百姓酷爱花木,家家户户皆有种植花草树木的情趣与传统,牡丹、菊花、石榴等满目皆是,尤其是牡丹,深得人们的喜爱,成为当地人民精神生活中的美好象征。同时在阿拉伯式建筑中,通常穆斯林艺术家皆以草木花卉、几何纹样和阿拉伯字母组成图案,形成独特的穆斯林建筑装饰风格。

      西吉县回族木雕艺人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艺术创作,既受到穆斯林艺术风格的深刻影响,又受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熏陶,融会贯通,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回族木雕艺术风格。

       回族雕刻中那些近乎“单线平涂”的雕刻所流露的平静,肃穆而极富有节奏变化的意味,不正与“伊斯兰”的精神含义相一致么,回族向往和追求的宁静、和平的人生世界,在这里得到了启发和展示。在回族的雕刻艺术中,既有阿拉伯的装饰风格,又有伊斯兰教的宗教含义,既有回族的独特审美情趣,又有中国书画金石的气韵和意味。

        西吉回族民间木雕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木雕工艺日臻完美,给各族人民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木雕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族 西吉 木雕

上一篇:穆斯林的4大特征
下一篇: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