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变化折射中国西北回族群众生活变迁
分享到:
2010-02-09 23:34:53 【来源:新华网】 点击:
     新华网银川10月11日电(记者艾福梅)今年48岁的马国兴站在新建好的马渠清真大寺礼拜殿外的台阶上,指着宽敞明亮的大殿对记者说,“你能想象出我们以前的清真寺就是两间土坯房么?”

    马国兴的老家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的山窝窝里,2000年当地政府把他们搬到了交通条件和生存条件更为优良的中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红寺堡开发区。

    对于回族穆斯林来说,当他们搬到一个新地方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建清真寺。而建清真寺所需的费用一般由信教群众集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清真寺的大小能够反映出当地回族群众的经济水平。

    “以前只能种旱地,一年下来也没几个钱,现在好了,全家有30亩水浇地,还做药材生意,一年收入六七万块钱没问题。”马国兴说。

    马国兴告诉记者,回族群众特别愿意出资建清真寺,但是在过去的岁月里,人能吃饱穿暖就不错,想出多点钱也是有心无力。就在刚搬到红寺堡的时候,由于村民修房子已经耗去全部积蓄,无钱再建清真寺,所以当时的清真寺只是临时修建的两间土房。

    村上集资修建马渠清真大寺的时候,按分摊每人平均出资700元,但马国兴为家里4口人掏了5000元。

    马国兴说,虽然说是每人700元,但条件好的一般会多出点,减轻家庭经济条件稍差的村民的压力。

    占地6亩的马渠清真大寺据说耗资70万,包括礼拜大殿、供礼拜时清洁用的水房以及阿訇的住宿房和厨房。外表十分漂亮,在水房上面还专门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马渠清真大寺的阿訇马玉川已经在3个清真寺里当过阿訇。他告诉记者,现在的清真寺建得普遍比以前的好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百姓的经济状况改善了。

    据马玉川介绍,他以前所在的新台北寺没有大殿,穆斯林礼拜只能在一间小土坯房里。现在的马渠清真大寺仅礼拜殿就能容纳近700人同时礼拜。

    近年来,宁夏各地新建和维修了多处清真寺。据宁夏宗教局有关统计数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现有回族人口217万,清真寺3760座,平均577人拥有一座清真寺。另外,全区还有500多处简易活动点,90多处拱北、道堂。

    今年82岁的原宁夏伊斯兰教协会会长谢生林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初期,宁夏只有1500多座清真寺,且大多数都是土房。而现在不仅数量增加了一倍多,绝大部分都修得很漂亮,这充分说明人们的生活好了。
(责任编辑 子骄)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族 清真寺 中国

上一篇:菱塘回族乡年人均纯收入跃居扬州市乡镇第四位
下一篇:重庆将建女子交巡警队拟配兰博基尼警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