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深处的蒙古族穆斯林
分享到:
2010-10-25 08:20:55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点击:

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东北部生活着一个独特群体,他们住蒙古包、穿蒙古袍、通用蒙古族语言文字,是地道的蒙古族;但他们又有别于蒙古族的信仰传统:念《古兰经》、信仰伊斯兰教。这个被当地人称为“蒙古回回”或“缠头回回”的群体,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是如何坚守住自己的生活与信仰呢?

     盛夏7月,骄阳似火,按说这个时间并不是草原上最好的季节,但是欢聚在一起的蒙古族穆斯林一样给查汗德日斯草原带来了欢腾。今年7月的第二个主麻日,记者来到了阿拉善左旗蒙古族穆斯林的主要聚居区——敖龙布拉格苏木查汗德日斯嘎查牧民谢巴特尔家。

     谢巴特尔是虔诚的穆斯林,今年54岁,担任这个嘎查的支部书记10多年,现卸任在家放牧。在他的召集下,记者亲眼看到了30多套具有蒙古族穆斯林特色的各式夏装,从3岁孩子的童装到70多岁老人的服饰。经过几百年的演变,这些服饰与当地其他蒙古族的服饰已很接近,只有妇女的头饰保留了穆斯林服饰的特点:发辫梳好后,先用黑色头纱把头发包起来,发辫根部扎两颗核桃大小的红色珊瑚珠,连接两根已经装入辫子的发套后垂于背——这不同于其他任何地方的蒙古族。

别致的生活习俗

     据记载,在阿拉善形成之初,少数信仰伊斯兰教的哈萨克族、东乡族,带着祖先的信仰来到阿拉善地区,开始定居生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蒙古族穆斯林。马布音吉日格勒讲,他今年70岁,到阿拉善已经6代。他的祖上便是100多年前从宁夏平罗来到阿拉善的。由于传统信仰和生活方式的极大不同,他们在饮食、婚丧等习俗上常常显得格格不入。然而,几百年来,在蒙古族生活方式的影响下,蒙古族穆斯林除保留伊斯兰的禁忌外,大量吸收了蒙古族的饮食文化:牛羊肉、奶制品成为他们的主流食品,也是他们特别喜欢和不可或缺的食品,“羊乌叉”(蒙古语全羊席)、手扒肉、炒米、奶茶、奶酪以及“古勒岱”等都是风味食品。所不同的是,他们拒绝不经过阿訇宰牲的肉类,但他们仍然是蒙古族。


蒙古族阿訇布白诵读《古兰经》


     与当地其他蒙古族不同,他们不念喇嘛经,不信仰藏传佛教。他们念的是《古兰经》,信的是伊斯兰教。几百年来,他们从未有过动摇。他们甚至基本不与其他民族通婚,娶嫁的对方必须信仰伊斯兰教。在历史上阿拉善克伯尔地区人烟稀少,婚嫁矛盾也比较突出,因此在穆斯林群体中也有部分其他民族进入。但是蒙古族穆斯林很少把女儿嫁给其他民族,娶进的媳妇和招赘的女婿都要通过入教仪式。而这些女婿和媳妇也入乡随俗,入教承宗。这不仅壮大了族群,也继承和丰富了蒙古族穆斯林的文化,促进了当地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

    蒙古族穆斯林信仰的坚定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服饰、饮食、通婚等方面,其婚礼中也体现着他们的信仰。


蒙古族穆斯林妇女的头饰独具一格

 蒙古族穆斯林的婚礼和当地蒙古族大同小异,与回族婚礼也不尽相同,他们在婚礼中增加了请伊玛目或阿訇为新人念“尼卡”,这成为当地的一个独特现象。据老人讲,“尼卡”是念给安拉的,如果在结婚时没有念“尼卡”,两个人的灵魂是不能结合在一起的。“尼卡”结束后,姑娘的发辫便梳成两根,盘起美丽漂亮的头饰。送亲队伍同娶亲队伍合为一体,组成或几十人或上百人的驼马大队,一路欢歌来到男方家。待客需五道茶三道饭,再上“羊乌叉”,全天欢宴。

     蒙古族穆斯林的葬礼也与当地其他蒙古族的不一样,当地其他蒙古族一律实行火葬,化为灰烬,融于自然;但蒙古族穆斯林却严格遵循着穆斯林的习俗,实行土葬。他们在以敖龙布拉格苏木为核心的聚居区,会同罕乌拉、巴音木仁、巴音毛道等苏木镇,共同建起了公墓。葬礼仪式完全同于回族,请阿訇为亡者念经净身后葬入公墓。由于阿拉善地广人稀,他们居住的地区一般户间距离在10公里以上,因此他们自行商定了一个公祭日,共同请来阿訇集体上坟,分户念经。蒙古族穆斯林对亡者遗体的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也不守灵。洗礼后开帆裹身,开帆内还写有经文。安葬前,由阿訇边洗边念《托哈》至洗完为止,入葬后由阿訇念《古兰经》。现在,随着牧区退耕还牧还草政策的实施,牧区养畜业出现萎缩,过去生活在牧区的蒙古族穆斯林逐渐迁居巴彦浩特地区。在巴彦浩特有占地6.67公顷的回民公墓,极大地方便了蒙古族穆斯林亡者的安葬。据巴音清真大寺的教长马建军介绍,目前回民公墓共安葬蒙古族穆斯林60多人,仪式和习俗全部与回族相同。

     虔诚的宗教生活

     据阿拉善左旗民族宗教事务局统计,目前阿拉善左旗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人口已达到3000多。由于地广人稀,他们过宗教生活的方式也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穆斯林。


建于1852年的清真寺


    据史料记载:大约1852年,在克伯尔巴格的沙巴格图地方,穆斯林建了一座简易的沐浴室,成为后来“莫其德”(清真寺的蒙古语名称)的原型。到1890年,克伯尔的伊玛目主管为弘扬教法,建了一座清真寺,当地称南清真寺,也就是现在的“豪勒宝莫其德”。1920年,经阿拉善王府同意,又在克伯尔巴格的伯格特建了一座清真寺,称为“伯格特莫其德”,但在“文革”期间全部被毁。1986年,国家为其出资重建。现在穆斯林聚居区的敖龙布拉格的这两座“莫其德”已成为穆斯林过节、主麻和礼拜的场所。

     敖龙布拉格地区总面积两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居住非常分散,因此除“古尔邦节”、“开斋节”等大型节日外,这里的穆斯林集体主麻、礼拜是很困难的,他们因地制宜创办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清真寺”,与“马背学校”、“驼背电影院”十分相似。4人以上就可以在家过主麻、做礼拜。



蒙古族穆斯林集体过“都巴”
 

   由于各种原因,蒙古族穆斯林除了过“古尔邦节”等穆斯林传统节日外,还形成了一个自己的集会日:每年农历五月的第二个主麻日,大家集体到阿尔苏过“都巴”(集体上坟,与汉族的清明节相似)。阿尔苏没有清真寺,只有在空旷的沙地草原上隆起的一个个坟堆。可能因为每家请阿訇上坟念经太分散,阿訇忙不过来,于是大家协商共定一个日子集体上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个节日。每逢这一天,各家不用通知,都自动前往。他们来时几乎每家都带有蒙古包和帐篷以便吃住。在阿尔苏过都巴也十分隆重而热闹:集体做主麻,诵经祈祷过后,便拿出各家带来的羊肉、白面等食物交给主管人统一炖肉、炸油香、做“哈里巴”,然后每人一份,分装共餐。久别重逢的人们,茶足饭饱后开始亲切交谈。如果年景好,牛羊肥壮,自然还要开展一些那达慕活动,举行摔跤、赛马、赛骆驼等娱乐比赛。

     蒙古族穆斯林的信仰是坚定的,几百年来,他们的生活习俗虽然蒙古族化,但他们的信仰却始终如一。其他蒙古族对藏传佛教的信仰,并没有影响他们对真主的虔诚。据阿拉善史志资料统计,阿左旗境内共有24座寺庙,知名的有八大寺。新中国成立初期共有3000多位喇嘛,在蒙古族中影响广泛而巨大。以贺兰山广宗寺、福因寺和延福寺为代表的喇嘛庙香火旺盛,活动频繁,几乎覆盖了境内全部蒙古族的宗教信仰。但是蒙古族穆斯林却从不参加庙会,即便偶尔与朋友邻居前往,也仅以旅游者的身份,不烧香,更不磕头,足见他们对真主的信奉之心。


     阿訇按伊斯兰教规完成宰牲仪式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自己的阿訇,如马布音吉日格勒、策仁道尔吉、布白等都是土生土长的阿訇。其中马布音吉日格勒的父亲马图门乌力吉在20世纪30年代,克服重重困难,自费到沙特阿拉伯学习阿文和《古兰经》,是蒙古族穆斯林中唯一到圣地朝觐回来的“哈吉”大伊玛目。他回来后培养了许多学生,把他的4个儿子也都培养成了阿訇。因此,他们一家深受当地穆斯林的拥戴。

     现在当地的伊玛目、阿訇、曼拉的人数之多与过去已无法相比,尤其是曼拉,每户都有。他们自己有祖传家规,只要是生下男孩都送清真寺学习,或请阿訇教学阿拉伯文、念《古兰经》。这个规矩何时传下来的,谁也说不清楚,但他们奉若祖训一直延续至今。他们一般不允许家中出现“俗人”(蒙古语叫哈日空),成年男子中抽烟喝酒者很少见,而作为曼拉轮流住清真寺的在册人员有30多人。这些宗教人士在继承伊斯兰民族文化遗产、方便牧区经济生活、尊重穆斯林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采访结束了,然而,这些友善、顽强、豪放的人却给记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创造了过去的灿烂,也收获着今天的文明,使这里的人文沉淀更为厚重。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草原 深处 蒙古族

上一篇:白族
下一篇:东乡族的宗教文化信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