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安魂曲——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分享到:
2010-08-04 16:15:56 【来源:浙江文明网】 点击:

我,摸索着记忆的碎片,在合上《穆斯林的葬礼》的那一瞬,从心灵深处爆发出的那一股冰冷的泪水,涌出了眼角。我的心随着那一段段文字,一页页篇幅,似被什么东西一下一下紧紧地揪着。闭上眼睛:书中那病榻前面目苍白却未能见到生母的新月;苦苦追寻却仍未见到恋人最后一面的楚老师;早已失去当年风光而苍老欲颓的韩子奇。我好像亲手捧着摄像机,书中一幕幕像放电影一样呈现在我脑海中,我甚至不忍心再次品读这本书,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穆斯林的葬礼》也许注定是那样一种人生,那样一种悲剧,我的心惆怅了。

  一个穆斯林家族的历史为何是如此的惨烈,为何眼前触手可及的幸福竟在一刻灰飞烟灭!新月那么年轻,那么杰出,为什么就要在三岁不到就被母亲抛弃?为什么饱受自己姨妈的冷落却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享受母爱?为什么早就患有心脏病却被耽搁治疗而早早失去了青春年华?甚至为什么,要天星新月那两个孩子承担他们父辈所犯下的错?!难道罪过应该降临在他们头上吗?但是将角度转过360度,也许他们经历过那份痛,感受到心中的那种酸楚的味道,他们才能成长,才能更坚强地面对人生之路上的重重困境,才能清楚地来了解到一个家族的兴衰的核心力量和父母亲身上所要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韩子奇,梁冰玉,每个人不都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话又说回来了,父母所留下的怨恨、遗憾不能影响到下一代的正常生活,不能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呀!写到这里,书中的情节又在眼前浮现了,我颤抖着手问自己:时世为什么如此残酷呢?人为什么要甘心往复自己的痛苦呢?哎,我懂了,我知道我不能埋怨韩子奇的昏庸,不能埋怨璧儿的冷漠粗鲁,玉儿的年少任性,是战争!是那个年代!是人们所谓的不同信仰不同文明!使这样一个一手打平天下的“奇珍斋”字号倒下的,使那一个个血肉丰满的灵魂走向穷途末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文化间的撞击,使人们的性格扭曲了,使人们原有的幸福纠结了,使中国穆斯林文化与华夏文明难以融合,使无辜的人民要背负“异教徒”的臭名,使中国穆斯林前进的步伐更加艰难,甚至于使人们因“宗教信仰”而彼此之间有着那么厚重的隔膜!恋人无法相恋,母女不能重逢,真情的面目活活地被撕破!民族风情是奇异而古老的,但现实又是如此矛盾如此残酷。人生的真谛是什么?新月、韩子奇、楚老师,你们找到了吗?难道仅仅是为了几块玉而家破人亡?为了心中的仇恨不能放下而致人于死地?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使原本幸福的人反目为仇?

  穆斯林注定要走向坟墓吗?回回注定要低人一等,让人瞧不起吗?不!那些悠久的历史诗篇,动人的民族风情无不使任何一个品读次书的人内心深深地震撼。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绚烂多姿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世界灵魂中不可抹杀的一部分,穆斯林文明也好,华夏文明也好。我想,人们不应拘泥于那些规矩甚至陈腐滥朽,文化是共通的,文明是在进步的,民族是团结的!

  作者那种看似无意的描述,看似无法篡改的历史的无情与残酷,却随着文中人物们的心率一起跳动,没有做作,没有刻意渲染,只是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时代,又与他们一起生活,又回到了那些最初的美好……

  我抬头望着新月,四周环绕着无数的天星,我知道那是哥哥木呐的外表下,那颗永远爱着妹妹的心。

  是的,人与人之间本该如此,充满关切,充满温暖,不屈服于命运,热爱自己的生命,不让穆斯林葬礼的悲剧在当今社会重演。

  因为那一道门隔的太久了,隔绝了两个世界……

     杭州二中东河校区高一(4)班 刘瑾萌

责任编辑 :贠 睿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宁静 安魂曲

上一篇:善缘
下一篇:爱在断桥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