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5日-2012年5月26日,阿拉伯现代美术馆举办“蔡国强:海市蜃楼”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和尽头,讲述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之间多层次的历史、文化渊源。
展览开幕当天,蔡国强在多哈沙漠区2.95万平面米的空地上,实施了大型白天爆破计划——黑色仪式。阳光下,戈壁滩上,焰火就像在蓝天里撒上一滴滴墨汁,瞬间开出朵朵黑色的鲜花,爆炸震天地,撼人心……结束时由高科技电脑芯片焰火弹组成的黑色金字塔耸立大地,像一座无言的墓碑。黑色是穆斯林很重要的颜色。黑色仪式是一个关于死亡的艺术计划,为给予那些死在异乡的还乡者一个精神的葬礼。火药产生的热量是洗礼和治愈;爆炸强烈的声音好像告诉天地他们的归来,那声声感叹和感动。
多年来,蔡国强都力图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以往的《草船借箭》、《撞墙》、《文化大混浴》等作品,皆因深刻揭示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而备受瞩目。这次在多哈举行的大规模个展除了“返乡”这个主题外,“海市蜃楼”的幻境使艺术家对跨文化的理解显得更具多义性。蔡国强说:“作为象征性的一次千年之旅,这次展览同时也对文化、时间和地理的演绎过程是否带些幻觉或不能掌握,进行了提问。”对此,《海市蜃楼》的学术顾问吴幼雄教授认为,是家乡多元宗教文化的影响,使得蔡国强比较信仰“看不见的世界”。
上世纪30年代,偏安一隅的古城泉州,古城墙被拆,有学者在废墟里发现了80多万方石刻,其中包括大批伊斯兰教石刻,又以墓碑石刻最多,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伊斯兰教历567年(公元1171年)。近千年来,这些铭以阿拉伯文的墓碑以及它们所悼念的主人,成为这座小城乃至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最独特的注脚。泉州是蔡国强的家乡。此次展览,艺术家运用中国和阿拉伯世界往来的历史与现况,探索由家乡泉州至多哈所处的海湾地区的古今文化符号,以及伊斯兰历史在泉州的衍化。同时,作品也传达了阿拉伯与中国、与世界复杂而又模糊的关系。《海市蜃楼》展是给予在泉州逝去的伊斯兰异乡人的“千年返乡之旅”,也是蔡国强自己人生和艺术的发现之旅,诠释着他从平易亲和到壮观充沛的丰富情感。他在一次访谈中说:“我从家乡走出来,到上海,又到日本,又到美国,走遍了全世界,我一直生活在动荡和旅行中,客居在这个世界,好比不同的船停在不同的港口。”
中东,已然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话题,作为中东地区最小国家之一的卡塔尔,却敢做大事,从2006年多哈亚运会到未来的2022世界杯,并拥有世界最好的伊斯兰美术馆、创建了阿拉伯世界中第一家现代美术馆。卡塔尔屡屡出现在世界各种舞台上,在世界大家庭中扮演着特别的角色。“蔡国强:海市蜃楼”展如同卡塔尔举办其他的大型活动一样,力图向世界展现阿拉伯人的开放与包容,让世界了解阿拉伯人的声音和能量,是以阿拉伯文化为主体,并相融于世界多元文化的一次尝试。
上一篇:2012年导游考试基础知识辅导:回族及习俗
下一篇:红旗农场法律宣传进宗教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