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民族交流与饮食文化的变迁
分享到:
2013-03-02 00:26:53 【来源:】 点击:

    三、昆明饮食的现代化:对“风味”的追求
 

    1、变化之风:对“新风味”的追求。作为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的饮食文化,也同文化一样随着时代、社会变迁而变化。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过去十年之中,昆明地区的饮食在内容、风味和样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对外开放,沿海地区经济的腾飞,海峡两岸经济往来日益密切,中国同西方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的扩大等,不仅开阔了昆明人的眼界,也丰富了昆明的饮食。在昆明地区饮食的变迁上,广州、香港饮食首开新风,之后,西方的“洋”味也开始登场。
粤味:广东、香港饮食近年来在昆明发展很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港、台影响的扩大,以“生猛海鲜”、“广东早茶”为代表的广东(广州方言区)饮食在昆明大行其道。吃海鲜喝早茶成了追求广州、香港文化的时尚。作为“新”潮的代表,在昆明的广东、香港菜餐馆都是高档次的,以豪华的装修,亮丽的外表和高额的消费为特色,往往成为宴请贵客、举行排场的宴会和商家洽谈生意的好地方。

 

    “洋”味:九十年代以来,西方的快餐饮食如汉堡包、三明治、肯德基炸鸡、披萨饼、牛排、热狗等成了比粤菜更“时髦”、更“现代”的饮食。在一些特定的地区,如涉外宾馆和旅游购物点附近所形成的“西餐街”、“牛排店”成了“老外”的常去之处。由于这些“洋”味多属快餐性质,且考虑到西方人在饮食上重实惠、讲营养卫生而不重排场的特点,这些西餐馆多是中、小规模,装修典雅别致,价格适中,服务周到,因此不仅对外国人有吸引力,国内的年轻人也是这些餐馆的常客。
 

    2、变化之风:对“新风味”的回应。近几年来,昆明人在对饮食风味上又有了新的追求,在“港”、“台”、“洋”味之外,“土”味大行其道。人们好象突然醒悟到,“土”不也是一种“异国风味”吗?各种餐饮也都开始竞相以“土气”的民族风味、地方风味、怪异的名称和“原始”、天然的食品菜肴竞争食客。如哈尼族餐馆“东巴叉”、彝族的“彝家楼”、爱尼族(哈尼族一支系)的“爱尼山庄”、回族的“高石坎”、汉族的“八大碗”、“草墩屋”等。这似乎是对“西风东渐”的一种回应与反思。目前,这一类民族风味、原始风格的餐馆方兴未艾,但如何将原始的风情、精美的饮食和高雅的情调很好地结合起来,还有待于店主们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故真正有水平上档次的还不多。
 

    3、昆明城区的饮食业。昆明市虽然号称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380万,但城区(五华、盘龙两市区和官渡、西山郊区部分)面积仅53平方公里,人口仅120万。城区虽不大,餐饮业却历来十分发达,尤其是中、小餐馆、米线、饵块店更是遍布大街小巷。城市居民上街小吃也是昆明人的传统习惯。据一项调查统计(1997年7月),仅五华、盘龙两区大小餐厅餐馆(不包括无铺面的小摊点和夜市小吃)就有1,457家。其中有100个座位以上的大餐馆138家,100座的225家,50座以下的1,094家。从风味上看,这些餐馆中经营滇味饮食的有313家,占21%,加上川味(185家)、贵州味(85家)则占总数的40%;经营“风味小吃”的则多达347家,占24%;冠以“民族风味”饮食的餐馆有130家,占9%。此外,回族清真餐馆78家,占5%;“北方风味”餐馆74家,占5%;粤菜馆55家,占4%;“西餐”馆44家,占3%。这些馆的经营者之中,昆明人仅占38%,其余都是外地人。餐馆众多,竞争激烈,受益的自然是食客了。昆明的餐馆食物品种之丰富、价钱之公道、便宜在国内是有名的,这可能也是昆明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的原因之一吧。
 

    近年的小吃夜市是昆明饮食文化的一道风景线。每当夜幕降临,晓东街南屏电影院、宝善街、园西路、龙翔街、滇池电影院、武成路等十多条街的小吃夜市生意兴隆,人群煦攘,各种各样的小吃应有尽有、数不胜数:生菜、花菜、白菜、猪血、豆腐、等用竹签串起来,在高汤中煮熟后拌作料的称为“涮菜”;小吃夜市上鸡翅膀、鸡脚、鱼、猪耳朵、猪尾巴、猪脚、臭豆腐、甚而韭菜、白菜等的烧烤也大受欢迎。据在园西路经营蒙自烧烤的一个体老板说,他每晚的毛收入不下两千元。光顾小吃夜市的十有八九是青年人,他们来夜市除了品尝小吃外,更有社交娱乐的目的。西式、中式自助餐、火锅自助餐亦随开放的大潮不断兴起。自助餐除了快捷、方便、卫生,经济实惠外、各取所需是一大特色,用昆明人的话来说就是“丰简由人”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昆明 民族 交流

上一篇:化隆牛肉面(越华路店)
下一篇:三亚回族鲜鱼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