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仰生活化
2015-12-12 17:36:46
【来源:】 点击:
艾布•胡莱勒传述:穆圣说:“谁归信安拉与后世,让他说善言或保持沉默;谁归信安拉与后世,让他应尊重邻居;谁归信安拉与后世,让他款待客人。”《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本段圣训使者反复用“谁归信安拉与后世”强调三件事:说善言或保持沉默、尊重邻居、款待客人。反复强调的目的在于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突出被强调的事项的重要性,从而把信仰融入自己的言、行和日常生活当中,自觉遵循信仰的各项要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信仰的生活化。
伊斯兰并非脱离现实生活的信仰,而是与生活密切相连的。它体现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人交往和待人接物等等一切方面。生活中的细节,往往最能体现信仰。如本段中所指出的说善言、尊重邻居、款待客人。信仰在这里显得很现实,很符合人性、人情,又让人感到很温暖。
使者首先要求信士们言语方面当说善言或保持沉默。不难看出,伊斯兰非常重视信士的言语和言语的端正,它是信仰在个人言、行中的直接体现形式。因为言为心声。语言既能融洽人际关系,也能破坏人际关系;既能导人向善,也能使人作恶。因人所说过的话,后世是要被拿问的,所以伊斯兰要求并鼓励信士们说善言,而禁止他们说恶言。伊斯兰所禁止的谬论有背谈、诽谤、咒骂、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和一切胡言乱语和污言秽语,沉默也胜于无益之词。
使者要求尊重邻居,就是要求建立邻里之间良好的睦邻关系,并要处理好邻里关系。
“邻居”并不单纯指左邻右舍,或楼上楼下、房前屋后的邻居,而是指所有生活于我们身边周围,和我们有直接关系的人。尊重邻居就是和谐、加强与我们身边周围的人的人际关系,它对一个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的提高与和谐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使者又要求款待客人。款待客人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是伊斯兰的美德,也是历代先知的美德。它是信仰在现实生活中的直接体现形式,是和谐和加强人际关系的基础。“客人”并非单纯指与自己有某种关系的人,正如人人都可以是主人,也可以是客人。因此,无论由于什么原因而成“客人”的人,都当热情相待,让他感到温暖、亲切,以此拉近彼此的距离,体现“穆民皆兄弟”、人类皆兄弟的大同精神。使者说:“谁归信安拉和后世,让他在待客期款待客人。”有人问:“安拉的使者啊!什么是待客期?”使者回答说:“短则一天一夜,长则三天,超过这个期限,就是对客人的施舍了。”《两大圣训实录》
穆斯林当响应圣训号召,在生活细节中体现信仰,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信仰,让伊斯兰文明和信仰精神体现于个人言行、普及于人际交往、日常生活和社会各领域。
上一篇:穆斯林能过情人节吗?
下一篇:优美的结局只归敬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