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只叫穆斯林不做穆斯林? —— 益见
分享到:
2017-08-17 18:40:27 【来源:】 点击:

教法学家对穆斯林信仰的断法是不一样的。有的认为是口头招认、心里确信两个条件满足之后就被称之为穆斯林;而有的教法学家在这两条基础上又加了一条“身体力行”再能被称之为穆斯林,也许是他们看到了很多只说不做的穆斯林。

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去考虑的,穆斯林的“名”和穆斯林的“实”是不是可以分离?如果可以分离那是不是我们可以只叫穆斯林而不去做穆斯林该做的事情?

一、       送礼


首先看一下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种现象,这与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端午节快到了,有一个粽子厂生产了一张面值100元的粽子票,然后用65元的价格把这张票卖给了经销商,这个经销商又用80元的价格卖给了某公司的工会。这家公司把这些粽子票作为端午节的福利发给了员工,员工拿着这些票高高兴兴的回家了。然而这家员工并不喜欢吃粽子,于是他用40元的价钱把粽子票卖给了黄牛,而黄牛转手又用50元的价格把粽子票卖给了那家粽子厂。

掐头去尾我们就可以看到,粽子厂用65元将粽子卖出,用50元把这张票收了回来,他没有生产任何东西每张票就赚了15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在商品经济中是好的,它没有造成过大的浪费却完成了感情的流通。每个员工都感受到了公司的情谊,他们把公司给他们的感情留下了,把商品的实体还了回去。

但是在信仰当中是不是也是如此?被当成全民性的少数民族是不是可以只保留穆斯林的名,而不去行穆斯林的事呢?保留穆斯林的名也可以完成感情的流通啊?

二、       保留穆斯林身份的情感流通


一旦伊斯兰被外界侮辱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上去解释,他们不能代表伊斯兰,甚至会说他们不是穆斯林。

但是正常的逻辑并不是这样呀,你不可能看到几个中国人在做坏事就说他们不是中国人呀!也不能因为孩子犯了一点错事,就说要和他断绝关系、说他不是自己的孩子呀?
所以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警醒我们去思考,我们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在我们的身边也会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所谓的穆斯林戴着小白帽干着伊斯兰禁止干的事情;我在大学的时候,回族加维族几千人,这些都是所谓的穆斯林呀,有时都凑不齐四个人的主麻;经常看到一些朋友参加着各种穆斯林聚会活动,但是下了活动之后就会去干大罪……到底哪里出现问题了?说他们没有信仰仿佛还有一点;要说他们有信仰,好像也找不到什么?

然而这唯一保存的身份却可以成为感情流动的钥匙。比如说我不管你信不信伊斯兰,但是我们都是回族,我们可以通婚;即使我不信伊斯兰,因为我是回族,如果你骂伊斯兰我会跟你拼命;不管你信不信伊斯兰,因为你不是回族,所以我不和你交往。

三、标签


如此这般,真的像上文发的粽子一样,所谓的信仰变成了一个标签进行感情流通,而不是真实的追求信仰本身,信仰本身对于他们并没有太多的价值了。

在说的直白一点,民族和信仰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太必然的联系了。你可以是回族,但是你可以是回族佛教徒、回族基督徒、回族穆斯林。同样的,汉族可以是汉族佛教徒、汉族基督徒、汉族穆斯林。

甚至我们在表述信仰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前面的族群去掉,因为有的时候这就代表着一种歧视,为什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汉族佛教徒、汉族基督徒,却经常听到汉族穆斯林?为什么要强调他们的族别,是表示关心还是在歧视?

其实标签化的信仰并不是真实的信仰,如果失去了内心的诚信信仰将不复存在。即便在近现代很多国家的穆斯林都变成了少数民族,他们也都在少数自己的民族当中用穆斯林的标签进行沟通,但是失去信仰的并不在少数。只有把什么是真正的伊斯兰确立起来,才能把这个标签去掉。没有了这个标志非穆斯林也就不会因为几个阿拉伯人或几个回族、维族犯罪就把这个罪行推给整个伊斯兰世界了。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礼拜时,请延长鞠躬和叩头!
下一篇:“比斯命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