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月如尊贵的客人莅临,一些热心的朋友,把复印好的斋月止斋和开斋时间表发给大家,他们的举动确实让人感动。
为这些朋友祝福、祈祷之余,也为其中存在的一个问题而担心,那就是这些出自不同朋友、大同小异的时间表,都把止斋时间定的过早,甚至与晨礼时间相差整整一个小时。比如,晨礼是5:10,他们定的止斋时间是4:10。

之前听一些人说,止斋时间早,是出于小心谨慎,因此回赐更大。于是,不光是一般群众,就是一些阿訇,也对这种“小心谨慎”的做法趋之若鹜,俨然是止斋时间的最佳选择。那么,事实又是怎样的?先知和圣门弟子的止斋时间与晨礼究竟相隔多少呢?
首先,古兰经说:“你们吃,你们喝,直到黎明的黑白线分明。”(2:187)古兰经注释家们一致认为,这里的“黑白线分明”,是指黎明到来,即古兰经把止斋时间笼统定在黎明到来,而没有具体规定止斋时间,更没有提到要尽早止斋,相反,许多圣训鼓励推迟封斋,尽早开斋。
伊玛目伊本·凯西尔在注解这段古兰经时说,圣门弟子、先贤对黎明接近时的斋饭,采取宽大态度,并不苛刻要求。伊本·凯西尔引述了许多这方面的圣训证据。如先知说:“你们不要因为比拉里念了宣礼而停止斋饭,因为他是在夜间念,你们继续吃喝,直到伊本·乌姆·麦克图姆念宣礼为止,因为他到黎明才念宣礼。”(布哈里辑录)一说:“……因为比拉里念宣礼是为了唤醒睡觉的人。”
伊本·阿巴斯的一段传述,更是说到什么是“黎明”,他说:“黎明有两种:显现于天空的黎明,并不能允许什么或禁止什么;显现于山顶的黎明,才禁止吃喝。”(阿卜杜·拉扎格辑录)
显现于山顶(而不是显现于地平线),说明黎明已经非常明显,这时候才停止斋饭。另一段圣训是,先知说:“比拉里的宣礼不要影响你们吃斋饭,局部的黎明也不要影响,直到在天边扩散的黎明为止。”(伊本·杰里勒·泰伯里辑录)这两段圣训对古兰经所说“黎明”作了权威解释,即它是非常明显、扩散开来的黎明,而不仅仅是东方发白。
伊本·凯西尔所引另一段圣训说:“比拉里的宣礼,这个发白(东方发白),都不要使你们停止斋饭,直到扩散开来的黎明为止。”这方面,艾布·达乌德、提尔米基辑录的圣训更为明确:“你们吃,你们喝,不要管竖起的亮光,直到横亘的红光显现为止。”说明这个黎明不是东方发白,而是红色朝霞开始显示。
综上所述,止斋的时间,是明确无误的黎明的到来,这个黎明不可能与晨礼相隔太长,有圣训说,圣门弟子们结束晨礼时看不到自己的鞋子,说明是第一时间的晨礼。许多圣训中圣门弟子说:我们与先知封斋,之后去做晨礼。
那么,止斋与晨礼之间,到底间隔多久为佳呢?
根据艾布·哈兹姆的传述,萨赫尔·本·赛尔德说:我同家人用斋饭,然后很快就赶上与先知一起礼拜。(布哈里辑录)另一段是,艾奈斯的传述,宰德·本·萨比特说:我们与先知一起用斋饭,之后我们去做礼拜了。艾奈斯问:宣礼与斋饭之间间隔多长时间呢?宰德说:间隔50段古兰经节文的时间。(布哈里辑录)
50段节文,如果是较短的节文,像第77章《天使》,仅需要三五分钟就可以读完,如果是较长的节文,如《黄牛》章的50节,最多用十分钟,就是再长一点的节文,也至多用15到20分钟就可以读完。就是说,吃完斋饭与晨礼的宣礼之间,最多间隔20分钟左右。
其他一些圣训也证明斋饭与晨礼之间相隔很近:比拉里和伊本·乌姆·麦克图姆都念宣礼,先知说:“比拉里在夜间念宣礼,你们尽管吃喝,直到伊本·乌姆·麦克图姆念宣礼时停止。”圣门弟子曾让伊本·乌姆·麦克图姆推迟念宣礼,对他连连说:等一下,你吃了斋饭再念。他们俩的宣礼之间相隔的时间,只是一个念完下来,一个就上去念。(布赛勒辑录رواه البوصيري وإسناده صحيح )
先知时代的宣礼处并不高,比拉里念完下来,伊本·乌姆·麦克图姆就上去念了,说明两个宣礼之间,也就是斋饭停止时间与晨礼的宣礼时间相隔很短,与另一段圣训中宰德所说50段节文吻合。至此,上述圣训一致证明,止斋与宣礼相隔的只是很短的一个时段,而这些圣训是对“直到黎明的黑白线分明”的明确注释。
另一段相关圣训为:“比拉里在夜间念宣礼,你们就尽管吃喝,直到听见伊本·乌姆·麦克图姆念宣礼为止。”伊本·乌姆·麦克图姆是个盲人,他听人们说“天亮了!”时,才念宣礼。(布哈里辑录)
如果止斋与晨礼之间的时间,像后人规定的那样严格,那样“小心谨慎”,先知不会让伊本·乌姆·麦克图姆这样一个盲人去掌握这个时间,以至于大家对他说“天亮了!”时才去念停止斋饭的宣礼。这足以证明,如伊玛目伊本·凯西尔所言,圣门弟子、先贤对黎明前的斋饭包容对待,要求并不严格。
只有最大程度缩短斋饭与晨礼之间的距离,推迟封斋,才能体现先知所说“只要推迟封斋,尽早开斋,这个群体就会安然无恙。”(伊玛目艾哈迈德等辑录)。
推迟封斋,尽早开斋,最能体现一个人对自己羸弱的感知,最能认识到自己的仆人身份,自己对真主恩惠的渴求。同时,它也最能展示伊斯兰简单易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