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真寺
分享到:
2010-12-01 10:17:52 【来源:穆斯林在线综合】 点击:

广州怀圣寺

     怀圣寺又名狮子寺,俗称光塔寺,是中国四大古代清真寺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建筑。被列为广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来以来,广州为我国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那时广州的阿拉伯富商最多,他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一座规德宏大的清真寺,即今日的怀圣寺,寺的命名表达了中外教民对圣人穆罕默德的尊从和怀念。该寺礼拜大殿置于院庭的正面,它是3间带周围廊、歇山重檐绿琉璃,带斗拱的古典式建筑,巍然耸立在带雕石栏杆的大平台上,充分显示了大殿的高贵威严、石栏杆板上的雕刻各异,有葫芦、扇子、伞盖、花卉、狮子、游鱼等物,极为活泼生动。大殿内部洁白明亮,用木地板及三面拉门,殿内装饰虽少,但很整洁大方。大殿梁下题字为:”唐贞观元年岁次丁亥鼎建,民国计四年岁次乙亥三月甘一日辛未第三次重建。”“大清康熙三十四年岁次乙亥腊月十七日乙己再重建。”除大殿之外,尚有望月楼、东西长廊、藏经室、碑亭、光塔(宣礼塔)等建筑。全寺占地面积4.5亩,建筑总面积1553平方米,其中大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怀圣寺的光塔驰名中外,是极具价值的建筑古迹。光塔整个用砖石砌成,主要砖墙,内外谩灰,建筑平面为圆形。有前后二门,各有一磴道,两楼道相对盘旋而上,到第一层顶上露天平台上出口处相汇。在平台正中又有一段圆形小塔,塔顶在最初原是金鸡向凤飞翔。金鸡或凤是我国古典建筑喜用的题材。到明代,该塔金鸡一再被飓风吹落。修复后,于康熙八年(1669年),又复为飓风吹落,后遂改为葫芦宝顶,晚近改为橄榄形。该塔露出地面部分总高为35.7米,现据专家考查,认为塔下面土掩埋部分尚有数米。古代有关记载说塔高16.5丈。该塔因年代太久,现巳经日益倾斜,若遇地震,上部小塔将难免坠毁。这种古老的圆形砖塔,并使用砖磴道盘旋而上,在我国古建筑中确实很突出。我国砖砌佛塔,最古的如唐代多为方形、转筒状建筑,用木梯木楼板上下。到来代,塔才多用八角形及砖磴道的砌法,但砌工简单,与光塔的圆形双楼道的精巧技术,远远不能相比。专家以为我国清真寺宣礼塔的磴道技术,影响并提高了我国砖砌佛塔的建筑技术,在我国工程技术史上不是一件小事。有关光塔的建筑年代问题,目前尚未确定下来,有说唐代的,有说来代的,也有说元代重建的。现存寺内的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郭嘉从《重建怀圣寺碑》及南来方信孺《南海百咏》、南来岳珂《程史》都认为建于唐代,比较可信。

     寺有教民约2O00户,600O多人,多数为回族,奉行格迪国教礼。寺内藏有元代至民国中丈、阿拉伯文碑、匾共40余方。怀圣寺经常有国内外旅行者来寺礼拜或参观。同时,接待了许多穆斯林国家高级别的访问团。近年来,该寺自己也组团出访了伊朗、马来西亚等国和香港。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光塔路56号

     邮编:510180

     电话:3333593

     现任教长:杨汉光

     现任学董:杨栋才

      广州市小东营清真寺


     小东营清真寺修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当时回国官兵来粤驻守屯田,为了宗教生活方便始建清真寺,清嘉庆甘二年(1817年),同治五年(1866年)又先后重新修造。小东营清真寺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从建寺始一直设有经堂教育,先后成立过“广州回教青年会”和“回教同益会”等民间组织,另外还有殡礼服务处。全寺占地面积O.9亩,建筑总面积为462平方米,大殿建筑面积153平方米,礼拜大殿建筑形式为中国宫殿式结构,寺内有阿訇3人(包括怀圣寺主教阿訇),学董3人(也包括怀圣寺学董)。

     小东营清真寺有教民约1OO户,人口约3O0人,均回族,遵行格迪目教礼。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小东营街

     邮编:510030

     现任教长:杨汉光

     现任学董:杨栋材

      肇庆城西清真寺

      该寺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由刘士芳率穆斯林15人于肇庆西门购地创寺,初仅有礼拜殿.众穆民拥戴刘公为首任伊码目,道光十一年(1831年)有较大规模扩建。后长期失修,破旧简陋,1980年聘杨开枝阿訇任教长兼肇庆伊协会长,共商重建西寺,杨阿訇与香港穆斯林有一定联系,曾得香港各界穆斯林教胞大力捐资,遂于1983年3月动土建寺,1984年9月落成。新寺由回族工程师保俊文按阿拉伯式与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设计,易砖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礼拜大殿为阿拉伯式,建筑面积36O平方米,装饰素朴典雅,庄严肃穆,四周回廊所用柱子均为石柱,殿门顶有“主思常念”匾,两边描联为:“何须色相昭彰,去拜中严然如在;莫道典型迂远,册卷内自有真传。”殿内有阿拉伯文、汉文匾、联数副。杨阿旬后受聘为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教长,继续鼓励香港同胞为肇庆寺捐助,建成望月楼、服务楼、会议室等,使该寺成为一座设施完备的现代化清真寺。肇庆西寺占地面积约22.8亩,总建筑面积1406平方米,四周绿树成荫,环境极为幽静.寺产有穆斯林捐赠的数间房屋,月得租金4000元左右,可维持寺内一切费用开支。肇庆市伊斯兰教协会设于此,与香港回教协会和香港回教妇女会有联络。本寺坊教民110户,415人,均属回族。
附:肇庆市伊协撰写的《重建肇庆城西清真寺记》

     《古兰经》训曰:“唯笃信真主与末日,谨守拜功,完纳天课,敬畏真主之人乃修清真寺,可望得正道。”

     盖肇庆城西清真寺,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二载(公元1767年),由来尚矣。当是时,先贤刘士芳公率穆斯林十有五人于肇庆西门外龙顶岗畔购地创寺,初仅有礼拜殿而已,且甚窄小,众多斯忒拥载刘公为首任掌教。越卅载,时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众乡老复捐资重修大殿并扩展头门朝厅,寺院仍甚浅陋。逮至道光十一载(公元1831年),众移民再度合议扩建,竟相捐资,情甚踊跃,逐大兴土木,平基重修,历数载乃成。由是,大殿、头门、两点南北廊、丹犀、房舍,俱已齐备,规模大盛,俨然一方之胜迹也。

     其后百余年,春雨秋霜,往复漫漫,朝代迭更,动乱频仍,修葺荒疏,风剥虫蚀、以至乎栋梁枯朽,墙垣颓败。嗟我二百余年古寺,竟已殆哉发发乎,至令穆民礼拜无所,米一无着,抚今追昔,扪心痛切!

      笃信真主,光大吾教,承先继往,造福后来,乃穆民之本。念先贤创寺之艰辛、感吾侪拥教之重任,奋力重建圣寺,实当务之急。伊历1401年(公元1981年)岁晏,肇庆市伊斯兰教协会成立,推举杨开枝阿旬为会长,与众委员、乡老、多斯忒共谋重建西寺之计。托赖安拉慈惠!我穆民善体一家,群起响应,重建之议逐告成立。伊历14O3年4月(公元1983年3月),由回族工程师按阿拉伯寺院与我国传统风格相结合之特色设计蓝图,于西寺原址平基重建,易砖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梁架结构.众乡老、多斯忒戮力同心,历时一载有奇,于伊历14O4年12月(公元1984年9月)古尔邦节前夕,大功告成,耗资人民币30余万元。我城西清真寺以崭新之面貌长存天地。大殿、经堂、会议室、办公室、阿旬住房及浴室、洗手间、停仙阁等莫不齐备,格局规整,环境清幽,殿宇轩昂,蔚然肃穆,日下室以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圣焰普照,古寺重光。若非安拉襄助于上,移民合力于下,安有是哉!我移民共沐主恩,同沾回赐,载欣载奔,喜庆莫加。重建西寺,乃上以报真主慰先贤,下以开未来、策后世之盛举也、深铭肇庆市人民政府之关怀支持,新加坡、香港、广州、肇庆各方哈志、多斯忒热诚乐助、慷慨捐资,玉成此空前之功业;各方善体虔悯信主,笃行正道,光大我伊斯兰之精神,感人至深!爰记始末,以为永久之纪念焉。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康乐中路56号

     邮编:526020

     电话:824292

     现任教长:刘玉元

     现任学董:罗士用

     广州先贤古墓寺
 
     该墓位于桂花岗,又称"回回坟"。相传唐代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塞尔德·艾比·宛葛素广州归真后,安葬于此。

相传早期伊斯兰教著名传教士阿布·宛葛素在广州逝世后,为教徒营葬于此,是广州著名的一座伊斯兰教古迹。慕园门额上书“清真先贤古墓”。园内为庭院式建筑,广植花木。西面有堂3间,前面为敞口厅,北面为礼拜殿。墓室筑成拱顶,形如悬钟,内成洞形,人在其内诵经或讲话,有回声相应,故俗称“响坟”。墓署唐贞观三年(629年)所建,似不可信。从伊斯兰教的创立、传播及其与中国的友好交往的历史考证,那时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正在阿拉伯半岛忙于战争,以创立伊斯兰教及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根本不可能有伊斯兰教徒到中国传教。但墓的下葬年代也不会太晚,因为从墓园内现存殿堂等建筑物的结构方式看,则为明代建筑风格。

  古墓是一座园林式的墓园,四周绕有墙垣,内有拜殿、方亭、厢房,穿过一座悬有“高风仰止”大牌楼而入,沿着一条两侧设有石栏杆的石路,便可步人先贤古墓内。墓室中空外圆,形如悬钟,先贤的坟墓就设在里面。因为墓室内呈拱形,教徒或游人在此凭吊先贤,诵经祈祷或讲话时,声音特别的响亮,且有回响,故这墓又有“响坟”之称。墓园内现存的殿堂及其他建筑,均为明代风格。

     节烈流芳牌坊在解放北路清真先贤古墓北侧。为纪念前署陆路提督军门蔡金章的如夫人孙氏而建。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花岗岩石砌筑,冲天式三间四柱,明间宽2.3米、次间宽0.95米,前后柱子,额坊所刻的对联、文字均一样,明间额坊上竖“圣旨”匾,上额刻“节烈流芳”,次间石额分别刻“铁性”和“冰心”,下额刻“皇清旌表”等有关节妇孙氏的身份、年龄和有关“节烈”事迹;明间柱上刻对联“是忠臣家烈妇誓死殉夫日下彤云颁凤诰;真女子中英雄舍生取义岭南青冢荷鸾旌”,次间柱上刻对联“故将军劳瘁捐躯岂料泉台来眷属;如夫人从容就义果然巾帼出英雄”。牌坊装饰简朴,柱前后立抱鼓石。是广州市唯一保存完整的贞节牌坊。

     清真先贤古墓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兰圃西侧。元代以来,中国境内的穆斯林被称为 “回回”,因而这里亦叫回回坟。明 清中国学者称伊斯兰教义为“至清至真”,因而伊斯兰教又被称为“清真教”,其墓地理所当然地称之为清真先贤古墓了。清真先贤古墓是以赛义德·艾比·宛葛素为首的40多位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 传教士的墓地。相传宛葛素于唐贞观初年到广州传教并建清真寺供侨民礼拜。他归真后,教徒为其营葬于此。墓建于贞观三年(629年),至今已逾1300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顺的古墓。

     先贤古墓旁,除葬有一些历代有威望的教长以外,还另有“四十一贤者坟墓”。此墓有这么一段神话式的传说:故事发生在唐代,按当时伊斯兰教律规定,凡在礼拜祈祷时,绝不能做别的动作,即使刀斧加身也巍然不动。一次,前来传教的40位先贤正在做礼拜,有一强盗要抢他们的财物。强盗手执利刃,乘他们做礼拜时逐一杀掉。当杀完第40个时,强盗忽生悔念,也自刎死去了。后人殓拾40人遗赅时,亦一并将强盗尸首葬于墓边。至今这里还竖有一清代碑刻记述此事。

     20世纪50年代广州市政府曾多次拨款对墓园进行修葺、绿化。今天墓园树木繁茂,环境幽雅,庄严肃穆,被国内外穆斯林视为伊斯兰教圣地,每年均有大批穆斯林前来凭吊瞻仰。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广东省 清真寺

上一篇:走进广州小东营清真寺
下一篇:宁夏回族清真寺(组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