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影响
分享到:
2010-06-01 11:17:33 【来源:中国民族报杂志】 点击:

 时代的变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打破了地域坚冰,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因为求学、就业、婚姻等因素散居在全国各地,其民族语言的作用随着散居人口范围的逐渐扩大而变得越来越弱化,导致不懂本民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多。如何使远离聚居地区的民族后代能够听到和使用本民族语言,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网络时代挑战民族语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方式带来了一场革命,因特网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对文化传播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使跨文化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因特网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打破国界、区界、族界的过程中,英语建立起了“中心语言”的垄断权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种族、国籍、区域的界限越来越不分明,地球村的概念渐渐形成。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就有20余个。没有文字,对语言发展的种种不利因素可谓有目共睹。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这些民族语言文化的继承、发扬、传播,将经受更严峻的考验。

      语音聊天室对语言传播的推动

     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新,使qq、msn聊天软件都已经具备群发功能。一群人可以随意聊天、畅所欲言,并且能通过共建聊天室进行语言交流。与此同时,新浪、呱呱等一批语音聊天室的各种功能逐渐完备,软件技术水平极高,不同地区国家的人们可以在同一聊天区域进行直接的沟通交流。

     笔者认为,这种类型的语音聊天室对远离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同胞,是比较理想的母语交流工具。这种以网络为交流平台的母语沟通方式,必将催生出大量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言,极大地丰富少数民族的语言词汇。 

      我国20余个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少数民族,其文化的传承一直采取口耳相传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语言的传播、继承和发展。随着社会一体化进程加速,各民族的杂居散居情况将越来越普遍,在青少年一代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汉语使用已经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族外通婚等因素,使青少年学习和使用母语的范围愈加狭窄,母语缺失情况亟待重视。

      笔者认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网络技术手段开展青少年母语普及教育,是目前一个较为可行的办法。但因网络空间鱼龙混杂,素质良莠不齐,必须加强此类民族语言交流平台的引导和管理,使其有组织有管理,得到健康发展。让广大青少年在学习本民族语言过程中,能同时贯彻爱党爱国爱民族和民族团结教育,将网络民族语言课堂打造成民族团结的园地。

     语言文化的传播下载

     现在各种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MP3、MP4、手机下载这些新潮的产品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随着电脑的普及,音视频制作技术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涌现出了如土豆网、优酷网、百度视频等等以视频为主的专门网站,音视频的传播平台越来越多。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音视频网络平台,传播少数民族的民歌文化,让少数民族的民歌文化和语言文化,通过网络视频传播下载,在民族内部和一切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群体中传播、流行。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少数民族 网络技术 语言

上一篇:国家规范死刑证据采集 赵作海式冤案有望终结
下一篇:宁夏吴忠市将创建百所穆斯林人口文化书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