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摘去穆斯林妇女的头巾?
分享到:
2010-10-25 16:18:57 【来源:搜狐】 点击:

“头巾禁令”就像一枚多棱镜,它折射出西方社会在政治、社会、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以立法形式解决头巾问题是苍白无力的,将不同层次、错综复杂的问题看成一个简单的符号,希望通过一纸禁令加以消除,恐怕只是法国政府的一厢情愿罢了。

  继法国国民议会2月10日通过一项颇具争议的法案,禁止学生在公立中学佩戴穆斯林头巾等有明显宗教标志的服饰后,法国参议院3月4日以压倒多数票通过该法案,并将于今年9月正式实施。1月17日,近万名法国穆斯林在首都巴黎及法国各大城市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政府拟议中的禁止穆斯林女学生戴头巾上课的所谓"头巾禁令"。小小的头巾竟引发希拉克政府专门发布政府法令,这是否小题大做?穆斯林同胞由此举行抗议游行,是不是有点反应过度?深入考察历史和现实,我们将发现这一事件绝非独一无二,更非偶然,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来,它都典型地反映出信奉理性、崇尚自由民主的欧洲国家内部长期存在的问题。

  "头巾禁令"首先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伊斯兰世界的恐惧。近代民族国家出现以来,随着大众政治的兴起,对"外来移民"的莫名恐惧一直笼罩着一些欧洲国家。二战前后的排犹思潮、上世纪末穆斯林遭受的敌视,均是其表现。有人认为这种恐惧可以加强民族主义,希拉克因此把"头巾禁令"看作有利国家整合的重要政策。但实际上这种恐惧是缺乏根基的。有人认为这项法令没有统一法国,却成了分裂因素。针对头巾的立法,恰好表明了西方人对伊斯兰教缺乏基本常识。头巾原本是穆斯林非常显著的标志之一。但"9·11"事件后,由于怨恨和偏见,头巾似乎成了遮掩邪恶的象征,象征着本·拉登和萨达姆·侯赛因所躲藏的山洞和地下掩体。让穆斯林妇女去掉头巾,就好像恐怖分子从隐蔽的藏身之处被抓出来曝光。因此之故,头巾成为欧洲极右势力对阿拉伯移民种族歧视和仇恨的象征符号,也就并不奇怪了。

 



 穆斯林并非只遭到法国政府的非难。在西方国家,近几十年来针对伊斯兰妇女在学校、政府机关、军队和军事学院披戴头巾是否合法,汽车驾驶执照、学生证、身份证照片上是否能披戴头巾等争执,德国、瑞典、丹麦、美国各地都时有发生,并不时演化为法庭诉讼。原告(往往是穆斯林妇女)在地方法院经常连连败诉,但最后一般都能通过最高法院的判决胜诉或达到庭外和解,勉强挽回自由宪政的名声。实际生活中,妇女在生活、就业中遭受的歧视肯定更多。德国一项调查表明,55%的人认为外籍移民太多;52%的人认为犹太人"利用"了人们对二战排犹事件的同情;46%的人不同意少数民族教师上课时包着头巾。

  "头巾禁令"和与此有关的抗议游行、反游行,也反映了现代国家坚持的世俗主义和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世俗主义对宗教在教育领域的干涉由来已久。近代西方文明倡导原子式的个人、抽象化的自由主义,这在面对历史内涵深厚、社会现状复杂的伊斯兰宗教时显得苍白无力。法国在这方面尤为典型。启蒙运动以来,法国一直以来就把宗教看作非理性、情绪性的东西,学校的作用向来就是将天主教农民改造成自由主义的法国公民。人们一度以为随着财富的积累和时间的推移,宗教的作用就会消失或成为无关痛痒的问题。但上世纪末全球各大宗教的复兴证明事实远非这么简单。因此,法国转而试图通过立法将宗教限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法国的选民统计也表明,70%的人支持政府以立法形式禁止校内宗教性活动。希拉克政府的这次行动正在迎合民意,为赢取明年的大选争取选票。除伊斯兰头巾外,"头巾禁令"中禁止在公立学校佩戴的,还有犹太教的无边帽、基督教的大十字架和锡克教的头巾。因此,法国和英国的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领袖都针对"头巾禁令"发表声明、反对政府。很多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佩戴宗教饰物并非宣扬宗教,也非"原教旨主义",更不能使学生改变信仰。穆斯林对宗教义务的遵守并不妨碍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国民。

  但"头巾禁令"的实质并不止于单纯的教俗之争。在欧洲社会中,穆斯林人不仅是宗教群体,更是数量巨大的少数民族。"头巾禁令"反映了阿拉伯少数民族在西欧社会的艰难处境。事实上,除伊朗、阿富汗、沙特阿拉伯等少数几个坚守传统的伊斯兰国家外,对很多阿拉伯国家的妇女来说,包头巾已经不再是宗教上的强制义务。土耳其更是明确规定,公务员不允许包着头巾上班。但在一些欧洲国家,穆斯林作为外来移民或少数民族,由于人数较少,又相对聚居,反而倾向于用传统的伊斯兰服饰来加强集体认同,由此也更容易遭到主流社会的歧视和敌意。伊斯兰头巾成为教育机构、政府机构内种族歧视的诱因,这在一些欧洲国家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当然,并非在所有国家事态都非常严重,比如英国,就视之为多元文化社会中无足轻重的一个现象。但在法国,目前有近五百万名穆斯林移民,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形成了欧洲最大的穆斯林少数民族群体。由此可见,在法国爆发关于穆斯林头巾的争论,是有其必然性和代表性的。

  抗议"头巾禁令"的游行在法、英、美的很多大城市均有。在土耳其、约旦、黎巴嫩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也有出现。但总体上看,欧洲社会的穆斯林团体立场并不一致。主流穆斯林团体实际上并未参与行动,而是主张与政府继续进行对话。游行的主要支持者是一些激进的小团体,如法国穆斯林党。穆斯林信仰法国理事会认为不应参与此次游行。而法国伊斯兰组织联盟则认为游行应和平进行。英国伊斯兰社会联盟则反对法国政府的做法,担心由此会进一步危害欧洲少数族裔的权利。

  和穆斯林团体一样,关注此事的女性主义学者和团体内部也有截然对立的观点。同是接受了现代文化的西方知识女性,有的认为头巾强调了男女性别差异,如果接受这一象征符号,两性平等就不存在了。有的则认为头巾使男性忽略女性的生理特征,转而重视女性的美德,从而有利于男女之间的平等和两性关系的健康、和谐。在一些有关的网络论坛上,逻辑理性与宗教信仰遭遇、客观冷静的自由主义和虔诚挚热的伊斯兰教义碰撞,观点立场的交锋往来十分热烈。而对于社会下层妇女来说,不管是否愿意,穿戴传统伊斯兰服装还是聚居在法国这种西方社会的穆斯林移民小团体加强集体认同的方式。父亲、丈夫、兄弟或宗教领袖命令她们必须穿戴,否则会遭到同胞的歧视。因此,禁止头巾的法令实际上迫使这些妇女处于两难的境地。

  "头巾禁令"针对的真正对象是西方社会中典型的一个弱势群体。无论从资历、性别、族裔、信仰上来看,她们都在主流社会之外。她们是青年学生、女性、移民、少数民族、"可疑的"伊斯兰教徒等等,但又绝不仅仅只是以上任何一个身份而已。在公立学校中,青年学生穿着奇装异服、打造怪异的发型,现在都能被社会容忍。从某种程度上说,青年中的反主流文化已经成为主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穆斯林整洁高贵的服饰却被视作一种危险的象征符号,必须给予立法清除。法国的穆斯林女学生究竟是否愿意披戴头巾?她们是出于青年的逆反心理、宗教上的虔诚、对国家的忠诚、维护移民社区的团结,还是其他原因而选择或拒绝披戴头巾?妇女究竟受谁的控制?是法国法律、宗教规定、还是她们的父亲、丈夫、兄弟、毛拉?对于每一位妇女来说,并不存在统一的答案,也不应该有统一的答案,妇女应该有权独立地作出选择。

  德国的天主教团体呼吁:穆斯林的头巾应该被看作一个政治符号,而不是宗教符号,因为它妨碍了宗教平等。美国左派批评者则认为法国政府的做法违反了人权和平等。但这些批评都是表面化的。伊斯兰头巾既不是政治符号、也不是宗教符号、文化符号或者任何其他符号。正如瑞典的一位穆斯林妇女所说:"我是一个人有感觉、有思想的人,不仅仅是一块布。"头巾对于穆斯林妇女来说意味着什么,应该由她们自己去感受和决定。

  从这个意义上说,"头巾禁令"就像一枚多棱镜,它折射出西方社会在政治、社会、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以立法形式解决头巾问题是苍白无力的。将不同层次、错综复杂的问题看成一个简单的符号,希望通过一纸禁令加以消除,恐怕只是法国政府的一厢情愿罢了。

     作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陈继静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穆斯林 陈继静

上一篇:“帕梅拉·盖勒”——美国最“牛”反伊博客的博主
下一篇:“基地”美籍发言人网上现身 呼吁穆斯林袭击欧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