惬意
分享到:
2010-11-04 11:25:03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今早起床才发现停水了,唤醒沉睡的儿子,催促简单洗漱完毕,去外面吃完早饭好赶车去单位加班。

     没有水,昨晚的大扫除计划就搁浅了,用残留的少许水来了个猫洗脸,把地面清扫一遍,规整一下屋子,就打开电脑点击了喜爱的轻音乐,捧书在手静静阅读。

     自从9月中旬那次的长达十几个小时赶写修改画册文稿累倒后,身体一直没有复原,甚至更加不堪一击。头痛欲裂是常事,高血压药片和布洛芬缓释胶囊成了必备药,10月初终究因为体质弱又长了一个囊肿,不可避免地再挨一刀。前几天气温骤冷,虚弱的身体又未抗住,发起了高烧,每个关节都酸乏难耐,好不难受。身体不适导致心情烦躁,不能静心做自己曾很喜欢的事情,如,看书、写文、赏花,整日恹恹的,见床就想躺,脑子一片空白,甚至看见电脑还有厌烦的感觉。

     今日无水却成全了我读书的兴致,在舒缓的音乐中,我把10月18日至23日在昌吉州举办的“全国回族作家、学者笔会”上结识的河南回族作家黄旭东赠送的他所著的长篇小说《前程》粗略通读了一遍。他不愧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原之子,文笔流畅,生活气息浓郁,故事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民族情结、民俗文化、伊斯兰文化表现得张弛有度,而且能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大背景下娓娓动听地讲述中原民族乡村人的故事,并将官场里的一些潜规则巧妙地融入其中,很有画面感。读他的文字就像看一部电视连续剧,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尤其是主人公海成的爷爷海穆青刻画得很成功,教门虔诚、信仰坚定、勤劳踏实、为人厚道,一个穆斯林老人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人眼前,觉得好熟悉,就是自己生活的老阿爷。读黄旭东的书,感慨于他对穆斯林“两世吉庆”的诠释,向世人展现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民族,是一个爱国爱教的民族,是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同时也暗喻了我们民族的某些人不要拿宗教说事,而是运用宗教知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履行好自己必修的五大功课(念、礼、斋、课、朝)。说实话,他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河南回族,长期生活在新疆的我和许多西北穆斯林一样片面地认为除了云南,其他省份的回族大概被汉化了,想必只是一个有回族身份的人,而这次笔会认识的开封文联黄旭东,还有河南信阳胡亚才,西川成都的穆群森,80后的哈尔滨小青年石彦伟,他们坚定的信仰、执着的追求,献身民族文化事业的精神让我震撼,也令我汗颜。黄旭东的《前程》让我们对中原回族的生存环境、生活习俗有了大致的了解,许多相似之处不由得就让人产生了民族的认同感,一种“天下穆斯林是一家”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他讲述的一个回族村干部成长过程的故事,也从侧面告诉当今回族人怎样做一个“两世吉庆”的穆斯林,暗喻主人公海成的前程也是我们民族的前程,我们要带着坚定的信仰融入社会,与时俱进,做一个敢于承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新型穆斯林。

     当感到饥肠辘辘时,时针已经是下午四点了,中间回复了同学两条短信,就一个姿势斜靠床头捧书至今。下床来到厨房,还是无水。拎起暖瓶只倒出半杯水,环顾四周,不错,还有昨日买回的两个馕饼,纸箱里妈妈和二姐让我带回来的库尔勒香梨和鸭梨。

     吃馕饼和梨时不能看书,一个是腾不开手,再一个怕弄脏了书岂不让人心疼?读书人爱书是使命。可单一进行咀嚼运动又觉得没有滋味,就点击石彦伟的博客,边吃边阅读他书写的散文。石彦伟人长得敦厚,文字犹如他的人品,质朴、厚重,无华丽辞藻,却感觉逐词逐句都是斟词酌句,每一个语句都凝练着作者认真的生活态度。他抓住远离穆斯林群体聚集生活的那些零星穆斯林生活中的一个点,用他饱满的民族情怀和朴实无华的语句把穆斯林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生活习俗就不动声色地表露出来了,使人不得不对这个80后心生敬意,竖指道声:后生可畏!

     干而脆的馕饼本是我最爱,可今日却让我难以下咽,因为发烧,舌头和上鄂有几个小泡,牙也痛,不敢咬硬物。我只好小心翼翼地让馕饼在口腔里转悠,等松软了再吞咽。汁水丰富的名誉天下的圣果也只能被我囫囵吞枣地强咽下去,没办法做过细的咀嚼运动去品味她的甘甜。

     就这样,我享受着精神食粮,艰难吞咽着填充肚子的馕饼和梨,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我写作的欲望也蠢蠢欲动。快一个月没有写文字了,这不是我的风格,身心疲惫的我懒散到连最爱都想放弃真是罪过。

     今日看似苦行僧的生活反而激发了自己的生活兴致,使我感受到宁静生活的惬意,读书的惬意,写作的惬意。

     惬意在于我来说,就是这样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安静读书、写作。累了,躺下歇息。醒了,继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陋室简朴,无需费力清扫,整洁便可;饭食无需大动干戈,果腹便可。生活愈简单愈惬意,舒心便可。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惬意 欣玉

上一篇:父亲教我念法啼哈
下一篇:朝觐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