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经名与官名
分享到:
2011-07-14 15:22:28 【来源:穆斯林在线综合】 点击:

二、回族官名:汉文化的融入

  回族聚居区的穆斯林,一般都有经名和官名,经名是阿拉伯文名,是典型的回回名。官名则是回族姓名汉姓化的结果。官名是乳名以外的正式名字,取官名在汉族社会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古代儿童入学时,老师给起的名字就是官名,俗称“书名”,此后应考、出任,即用这个名字。古人取名时是有仪式的,对命名的意义和方法,古人是这样认识的:“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生名为信,以德名为义,以类名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左传·桓公六年》)古人除了取名,还要取字,名和字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现在名和字已经融合了,人们常把名字连成一词。

  追根溯源,取官名是汉族的命名文化习俗,严格地说,回族先民并没有姓加名这种称谓形式,如元代政治家赛典赤,财政家阿合马,天文学家扎马刺丁,建筑学家也黑迭儿丁,伊斯兰经师夏不鲁举丁等,他们都有回回名,并没有姓他们的这些称谓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的姓名(即官名)。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回族在与汉族的长期交往以及通婚、通商中,不断接受汉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命名文化中,他们一方面保留回回名,另一方面取汉姓,并采用汉名、字、号。元代作曲家马九皋,原回回名薛超五儿,后来他又取字昂夫,号九皋,汉姓马又称马昂夫。元代负责提船使工作的蒲寿庚,“蒲”为阿语中“阿蒲”的译音,蒲虽然不是汉姓,却起了一个“寿庚”的汉名。这种回回名字的变化,充分说明回族保留民族文化习俗的同时,不断吸收汉文化,促使了回汉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无论回族还是汉族,都有自己的小名和官名。只是回族的小名常常被经名替代,至于官名的构成形式,回汉民族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就连官名内容的选择也基本趋同。男性一般取名忠、孝、仁、义、福、禄、寿、财、正、智、伟武、文、雄、龙、虎等,女性一般取名兰、花、菊、秀、月桂、萍、丽、芳、晶、玲、素、洁、淑、婉等。这些名字的内容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当然,随着社会的变化,名字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需要说明的是,回族官名虽然是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仍然保留着一些自身民族的特色。

  一是由于回族姓氏和汉族姓氏的渊源大不一样,回族官名虽然也保留了“姓名”的基本格式,姓氏内涵却并不相同。

  二是一些回民官名采用了“姓+经名”的独特形式,如马穆萨、田主玛、虎阿里等,这种具有鲜明回族特色的官名,在经名和官名的融合中,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回族官名。回族官名的使用,是回汉文化交融的结果。回族是一个兼容性较强的民族,回族文化在与汉族文化的交融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并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的人名,一般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和规范来命取,从而形成一种命名文化姓氏名号是一个人一定的民族归属、血缘关系、男女性别、个人身份及其社会所属的标志。回回民族来源于多种民族成份,从而展示了回族人名中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探讨回族姓氏起源的难度。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族

上一篇: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国清访问阿尔及利亚
下一篇:大草原上的小清真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