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穆斯林大事年编(1919-2000)
分享到:
2011-09-16 19:11:22 【来源:穆斯林】 点击:

1943年1月:刘锦标译古兰经汉文全译本《可兰经译附传》,由新民印书局初版印行。译本由884页组成,约500000字。
1943年1月:回民马福善、马继祖父子在宁定(今广河)领导回、汉及东乡族群众发动反国民党暴政义。起义队伍曾迅速发展至十万余人,1943年6月在武都定名为“西北各族抗日义勇军”。该年7月,起义军在国民党6个师、2个骑兵团和2个步兵团等正规军的猛烈镇压下失败。
1943年4月17日:河南孟县桑坡村遭到当地伪县区张李二匪徒挑衅屠杀,制造了“桑坡惨案”。该村丁大寺也被付之一炬,化为灰烬。
1943年9月:《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日记》一书,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该书书稿由王曾善整理而成,他曾在1937年受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的派遣,组成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以团长的身份前往近东各伊斯兰国家或地区进行抗战宣传活动。此书早在1940年即已交印刷厂付印,但均不幸在日军空袭中被毁。后又捡出原稿,逐页拼对,经搜罗补充才得以重新刊行。
1943年10月25日:中国伊斯兰教学者、著名阿訇哈德成在云南个旧归真,终年56岁。
1943年11月:蒋介石在埃及开罗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举行会晤,商讨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及战败日本后的善后处理问题。12月1日,三国发表“开罗宣言”。
1943年:白崇禧在四川西昌创办成立健生中学。
1944年1月:中国伊斯兰教民族宗教类学术刊物《阿尔泰》创刊于重庆。该刊物为研究新疆史地及伊斯兰教民族的文化刊物,艾沙任主编。社址设在重庆两浮支路91号。不定期出版。至1945年4月后停刊,共出版5期维文版,2期汉文版。
1944年2月7日: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马本斋(回)病逝于山东莘县。毛泽东为其题挽词“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题挽词“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1944年5月:泰西回民支队成立。刘子芳(回)任支队队长,金晓 邨(回)任政治委员。1945年整编为回民基干一营,1947年编入野战部队。
1944年6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性文化刊物《金字塔》创刊于广西桂林。社址设在桂林民族路81号。不定期出版,停刊时间不详。
1944年11月14日:中国对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国家地位予以承认。
1944年11月:桂林沦陷,桂林清真古寺、西巷清真寺、码坪清真寺均被日军焚毁。
1944年:马坚译阿拉伯伊斯兰哲学史著作《伊斯兰哲学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刊行。原著作者为荷兰著名学者第•博尔,首版于1901年德国的斯图加特,1903年在伦敦出版了英译本,1929年在印度出版了乌尔都文译本。马坚的汉译本由7章组成,约163000字。
1944年:河南许昌张清林阿訇撰写的《回教丧礼述要》一书,由桂林回教文化出版同志会刊印。
1944年:扬敬之著《日本之回教政策》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刊行。该书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穆斯林及各民族的挑拨离间政策,号召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警惕列强阴谋。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约44000字。
1944年:白寿彝著中国伊斯兰教史学论著《中国回教小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刊行。全书共分9章,约25000字。
1945年8月:前冀鲁边区军区一分区民运部长兼总会秘书长刘树仁(回)在狱中组织上千名难友游行示威,遭日本军警血腥镇压,壮烈牺牲。
1945年9月13日:中共山东分局下发《中共山东分局关于回?工作的指示》文件。
1945年9月:二龙回族自治区二龙清真营一连战士为掩护主力军北撤,在滁州珠龙桥一带阻击国民党一七二师进攻时,全部壮烈牺牲。
1945年10月:中共回族武装力量“本溪回民大队”成立。1946年改编为辽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基干二团回民连。
1945年11月4日:中国现代回族青年团体“中国伊斯兰青年会”在南京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更名为“中国回民青年会”,总会会址由武汉迁往南京。该会主要负责人有马汝邻、薛文波、闪克行、马焕文、吴建勋、王农村等,其宗旨是:团结全国回民,增进回民利益,融洽民族感情,共负建国任务。
1945年:山东省回民协会滨南分会成立,彭林柏任主任,张宗生(女,回族)任副主任。
1946年1月:解甲归田的回族抗日将领马禄在甘肃永登病逝。
1946年2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公开支持叙利亚和黎巴嫩控诉英、法拒绝撤军的?求。
1946年3月10日:回民支队排长扬吉山(回)在黑龙江肇元县大同镇剿匪战斗中牺牲。
1946年4月:中共地方群众组织“码头镇回民协会”在山东省郯城县码头镇清真寺成立。
1946年5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性文化刊物《回声月刊》创刊于河南新乡。该刊物由中国回教协会豫北各支县联合会创办,买韵公任总编辑,社址设在河南新乡疏河街96号。月刊。至1946年11月停刊,约刊出8期。
1946年6月20日:中共东北局根据中共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精神,以原渤海回民支队为基础组建东北民主联军回民支队。刘振寰任支队长,刘喜三任副支队长,李子华任副政委,张文林任政治部主任。其主要任务是:发动回族群众进行土地改革,组建群众性组织,开展民运工作,建立和巩固革命政权,扩大人民武装,支援前线。1948年7月,该支队被编入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序列,1949年5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二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46年7月1日:台安县保安团参谋长扬之坡(回)在岫岩县青城四门子剿匪战斗中牺牲。
1946年7月12日: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文化类刊物《东北回教周报》创刊于长春。该刊物由东北回教协会主办,每逢主麻日出版,社址设在长春市珠江路5段11号。
1946年7月14日
1946年8月29日: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文化刊物《伊理月刊》创刊于汉口。该刊物由中国回教协会湖北省分会主办,张兆理任社长兼发行人,马金仁任编辑,社址设在汉口球场街34号。至1948年8月停刊,共约刊出20期。
1946年8月:“东北回民民运工作团”由中共中央东北局组建成立。
1946年8月:白寿彝著中国伊斯兰史学著作《中国伊斯兰史纲要》一书,由交通书局在重庆初版刊行。该书全篇内容分为两个时期:自唐永徽二年(651)至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共计717年,为伊斯兰移植中国的时期;自明洪武元年(1368)至清宣统三年(1911),共计544年,为伊斯兰在中国生长的时期。正文由20章组成,约40000字。次年3月,该书在上海刊印了第二版。
1946年9月:陇东回民骑兵团排长马智俭(回)在掩护部队突围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1946年10月:中国伊斯兰教边疆问题学术性刊物《天山月刊》创刊于南京。
1946年10月:王静斋阿訇译古兰经汉文全译本《古兰经译解》(丙种本),由上海永祥印书馆初版刊行。静斋阿訇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及他译丙种本古兰经的动机,他说:“在乙种汉译天经未完以前,有很多人对我说:‘甲种译本,有些话看着不大甚懂。看注解有的未注,有的注而不译。似应再译一种普通白话文的,多加注释。如此,可能供普通人参阅。且当此抗战期内,在《古兰经》中有好多关于抗战的话,正应用白话译出它来,藉天经上的话,鼓励教胞抗战,唤起同人爱国。这是目前必须赶紧实现的工作。教中的事,凡是与国家有关的,我们不必官府来催促,要自动的办起,尤其是要由你们当宗教师的办起。谁有实干的能力,谁即身手硬干,别客气,别观望,任劳任怨,干到那头。必如此,才称得起是为国为教。必如此,才能为宗教增光辉,为同道振声威。’”故此,静斋阿訇便于民国27年12月1日开始了丙种白话文古兰经的汉译工作。该版本是其三种通译本中最受读者喜爱的一本,作者曾参照历代注释《古兰经》的典籍,旁征博引,对其进行大量注释,统计尾注有1943条,力争为读者正确地解释其内涵。为了向读者阐述该版本的特点,他还在书前附录“例言”20则加以说明。该译本的卷首有白崇禧题的书名,卷尾则是作者自序。序文中阐发了我国首位回族穆斯林学者直接由阿拉伯文译成三种《古兰经》汉文通译本的历程,其治学之严谨、执教笔耕之精神,尤为后辈人等所借鉴。
1946年11月: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签署友好条约。
1946年11月:林兴智译伊斯兰教教法学著作《回教继承法与其它继承法之比较》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刊行。原著作者为二布都•木台二滴,译本正文分4章,约43000字。
1946年:袁东寅著中国伊斯兰教史学著作《回教发展史略》一书,由南京回教青年学会刊行。书中正文共分12章,约30000字。
1946年:新疆地方史志《伊犁史》一书由依敏江包吾东撰写而成。
1947年1月:中共地方武装力量“回汉支队”经西北局批准,由边区革命根据地盐池县境内的余庄子工委、红井子工委领导的武装和金三寿等人的回民支队合并组建。
1947年2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应中国回教协会之请求,通令全国各地军队禁止在回民宅院内驻扎。
1947年2月:仙桃市沔城回民中学建校,原名伊斯兰小学。
1947年3月: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文化刊物《回协》创刊于北平。该刊物由中国回教协会北平分会主办,社址设在北平广安门大街100号。
1947年4月:中国伊斯兰现代教学机构“北平回教经学院”由马松亭等人创办成立。
1947年5月1日: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文化刊物《天山》创刊于上海。该刊物由上海复旦大学回教同学会创办,马宗融教授担任指导,在校生赵国治、马瑛富、马琳、李溶如等担任编辑,仝道章为负责人。社址设在上海江湾复旦大学院内。
1947年6月14日:中共甘肃省工委下发《关于甘肃回民工作问题》的文件,指出:为完成保卫边区、解放西北的伟大任务,甘肃回民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要注意研究回民问题,掌握党的民族政策,领导甘肃回族人民开展迎接解放的斗争。
1947年8月22日:中国伊斯兰教新闻报刊《月华周报》创刊于北平。该报由月华报社周报编辑委员会编印,编辑人员均系回教经学院学生,社址设在东四牌楼南大街20号。共约刊出75期。
1947年8月:扬敬修译古兰经汉文全译本《古兰经大义》,由北平伊斯兰出版公司初版刊行。扬敬修,字仲明,是我国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原籍河北盐山县,后迁居天津,在京津燕鲁一带被人们尊称为“扬才子”。晚年时便着手《古兰经》的汉文通译,可惜译稿部分毁于战火,抗战胜利后,重振旗鼓将《古兰经》译成。该译本为文言体,亦有经堂语的口吻,使阅读之人很容易看出其语法结构,此一点是译本的一大特色。但因其为文言文、经堂语,再加上并无注释等因素,未能广而流传。然而,其独特的语言文词,足以同王静斋阿訇等人的译本平分秋色。
1947年9月:《北平新报》载文污蔑伊斯兰教,引发穆斯林群众的强烈抗议。该月16日,《北平新报》在第二版“文艺栏目”刊登一篇题为《猪》的不署名文章,公然诋毁伊斯兰教是“敬猪为亲”。事发后,北平各界回族穆斯林群众愤慨至极,遂组织召开“为北平新报事件护教大会”同北平回协联合举行抗议活动。次日,北平数千名回族穆斯林由牛街直奔《北平新报》报社,进行示威游行。18日,北平一些报刊媒体竟然联合刊出“报业公会”支持北平新报的卑劣行径。此举更引发回族穆斯林的强烈不满,齐向政府请愿抗议。最终,北平当局在各方面压力下公开承认错误,北平新报亦载文检讨,并派负责人到北平回协道歉。此外,市政府还就此事件重申尊重民族宗教信仰,严禁侮蔑的法令。此事遂告平息。
1947年10月16日:中共党员马少林(回)在吴忠秦桥英勇就义。
1947年:“东北回民联合总会”在东北解放区内组建成立。
1948年1月15日:中国伊斯兰教地方文化刊物《回族文化》创刊于新疆迪化。该刊物由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社长马次伯,主编马力克,发行人马国义。社址设在新疆迪化中正路宽巷北巷门牌5号。月刊。
1948年1月:哈尔滨市回民保健所“护士养成部”由东北回民联合会文教部长丁溪野倡导、哈尔滨市回民保健所张乃庚创办成立,1948年12月30日,该部首批回族医护人员毕业。
1948年5月:安徽省临泉县长官镇“长官回民汽车队”成立。
1948年6月:中国巡洋舰林甫号和驱逐舰重庆号,在由英国回国途中,对埃及塞得港作礼节性访问。埃及国王命辖区内政府官员设宴款待中国官兵。
1948年7月5日: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文化刊物《怀圣》创刊于广州。该刊物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广州分会光塔寺文化部主办,熊振宗任总编辑,社址设在广州光塔路56号。月刊。至1949年末停刊。
1948年7月16日: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报刊《大路》创刊于南京。月报,每月16日出版。至1949年3月停刊,共约刊出9期。
1948年8月8日:北京回族餐饮业“又一顺饭庄”开业。
1948年10月6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城工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大西北广大回民地区开展工作特编印《回回工作参考》宣传材料。
1948年:郑州回民中学建校。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在解放西北进军中发布《团结回胞守则》。守则共十条:(1)保护清真寺、拱祠,不随便进去,不在他们墙上画宣传画、贴画报。(2)不在回民家里吃猪、骡、马肉,吃牛羊时,要请阿訇宰。(3)不和回民青年妇女交谈,不入回妇房子。(4)不干涉阿訇夜间礼拜念经,遇回民礼拜时不偷看,不喧哗。(5)不去回民水房子里洗澡。(6)在回民水井打水洗手,剩水不要倒进去。(7)称呼回民为“老乡”“老表”,不准叫回子。(8)不对回民说“猪”,不问回民为何不吃猪肉,不问清真寺是什么。(9)不要在回民家里吸烟喝酒。(10)人人宣传我党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1949年4月10日:中国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复旦大学教授马宗融(回)病逝于上海。
1949年4月22日:刘玉璋撰写的《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一文,在《人民日报》刊发。
1949年5月25日: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经学家、翻译家王静斋阿訇在旅经贵阳时归真,终年70岁,葬于贵阳白桦山回民公墓。
1949年8月:甘肃陇右人民游击队回民支队由中共陇右工委组建成立。
1949年9月9日:青海西宁地区回族群众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隆重庆祝西宁解放。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回族代表因故未能出席由扬静仁代。在此次会议中,穆斯林少数民族代表有:刘格平(回)、吴鸿宾(回)、扬静仁(回)、白寿彝(回)[以上为国内少数民族代表];马坚(回)[宗教界民主人士]。
1949年9月25日至26日:陶峙岳、鲍尔汉(维)代表国民党新疆驻军和新疆政府接受八项和平条件通电起义,宣告新疆和平解放。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中国 穆斯林 大事

上一篇:虎夫耶
下一篇:库布林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