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高考”历史变迁:名师大腕的高考往事
分享到:
2013-06-07 15:37:09 【来源:】 点击:

    今年,广东高考人数达到73万,首次跃升到全国第一。

 

  在不同年代,高考有不同的定义。曾经,它是独木桥,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在很多人的记忆中,高考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焦灼在这头,悲喜在那头。如今,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们的选择越来越多。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南方日报分别邀请了“30后”、“50后”、“70后”三位曾经的高考生共话“中国式高考”,感受它背后的社会变迁,为高考学子们加油打气。

 

  ■年轮之1952:新中国第一次高考

 

  中大中文系教授、戏剧专家黄天骥:

 

  第一志愿中山大学

 

  第二志愿才是北大

 

  1952年的8月15日、16日、17日,17岁的黄天骥在广州参加了新中国举行的第一次高考。

 

  当时广州刚刚解放没几年,考生不算多,全国高校也只招5万人。黄天骥就读的广州市南海中学,当年全部毕业生只有四五十人,其中有30多人参加了全国统考。“因为解放前没有全国统一考试,那时考大学都是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考,所以对于当时的青年,高考是很新鲜的事。”黄天骥回忆。

 

  当年没有考重点的概念

 

  走进考场,黄天骥和同学们也很紧张,但不会像如今的考生这样神经紧绷。“因为当时我们经历过抗战、解放战争那段历史,同学们当然希望考上大学,但也不是非上大学不可,出路很多。”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凭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黄天骥第一志愿是中大中文系,第二志愿才是北京大学。“那时已经进行了院系调整,但完全没有考重点大学的概念,也没有说哪个学校很特别,都是根据对学科的了解,有兴趣就报。”

 

  1952年,黄天骥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当时的中大名师云集,人才荟萃,聚集了陈寅恪、姜立夫、陈心陶、容庚、商承祚、王力等一流学者,在全国的影响力非常大。跟随着这些名师,黄天骥逐渐走进学术的殿堂并以学术作为毕生的追求。

 

  各行各业都有很好的出路

 

  当时的大学不多,学子们在校的吃住和书籍、讲义全部免费,每月还能领到国家的12元补贴。

 

  黄天骥的高中同班同学中,有几位同学对水利感兴趣,有的考上了青岛工学院,有的考入佛山的大专院校,还有的同学没有参加高考直接读了华南师范学院。

 

  60多年过去了,高考虽然不再是“自古华山一条道”,但仍是千千万万考生头上的“紧箍咒”。

 

  在这60多年里,黄天骥教过几代人,见过成千上万的学生。他认为,时至今日,社会仍应提倡“行行出状元”。应该多去鼓励学生读各种各样的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因为职业学校更注重技能的训练。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不能只有工程师没有高技能工人,各行各业都有很好的出路。“如果把读书上大学当作唯一的出路,社会发展就会畸形”。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中国式 高考 历史

上一篇:名师点评2013年陕西高考作文:形式好
下一篇:2013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点评:人文大爱 生态情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