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爱资哈尔大学
分享到:
2013-11-07 10:45:52 【来源:】 点击:


 作者:樊前锋
 


       古老的爱资哈尔大学创建于公元972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她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之一,也是阿拉伯世界里最负盛名、最具权威的高等学府,更是世界穆斯林学子心驰神往的地方。不经意间,我们在回眸中发觉,爱资哈尔,一所伊斯兰世界的著名学府,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交往,做了漫长的铺垫.

 

她曾开启中国回族穆斯林教育改革之门

 

       1904年,北京牛街一个叫王宽的回族阿訇,乘坐航船,穿越印度洋,一路向西,带着游学使命的他,走向了未知的阿拉伯半岛。

 

       王宽在埃及期间,在爱资哈尔大学偶遇一位阿拉伯国家的大阿訇。那位大阿訇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给予了王宽极大的震动。

 

       “你们中国的回族穆斯林有自己的社会团体吗?”

  

       “有清真教育会。”

 

       “那你们会不会测绘、算学啊?”

 

       “这个不会。”

 

       “你们回族穆斯林有自己的实业吗?”

 

      “这个也没有。”

 

       那位阿訇就开始面露难色,不无忧虑地说:“这样一来,你们将来就要落后于你们国家的其它宗教了。”

 

       说者不留情面,而王宽阿訇内心深处也是风涌云起。他开始由衷地认为:“欲求宗教之进步,必日求进步;欲求进步,必广修学校,培植人才。”

 

       那是一个教育救国思想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盛行的时代。没有人知道,王宽阿訇乘风破浪归来时,这位被后世誉为中国阿訇中划时代的人物,站在甲板上想到了什么?一个念经人又会有怎样的作为?

 

       1907年,王宽阿訇回国后不久,在北京牛街清真寺中创办了新式的清真师范学堂,这是中国第一所伊斯兰教学府。在办学过程中,王宽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礼拜寺附设之经学,教学方法陈旧迂拙”等落后状况。除了继续开设原本就有的经堂课程之外,新式学堂增设了读经法、作文、会话等阿文课和国文课。1908年,王宽又在牛街礼拜寺的后院创办了清真寺两等(初等与高等)小学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为穆斯林子弟设立的伊斯兰小学。

 

       紧接着,王宽阿訇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开封、呼和浩特等地,为发展回族新式教育事业而忙碌。不到10年的时间,在王宽阿訇的影响下,全国各地回族纷纷效法,创办新式小学学堂、中等学堂600多处。

 

       王朝更迭,权力交替,在那样一个纷乱的年月里,在王宽等的努力下,中国回族新式教学有了刚刚起步的蓬勃与朝气。

 

       回族学子求学爱资哈尔,印证一个好学、出众的民族

 

       1916年,王宽阿訇为回族新式教育耗尽了自己的心血。这时候,全国回族普通中学和专科学校已达到二三十所之多。这一抹新绿,硬生生是从石头缝里顶上来的。

 

       这些学校中,最为出名的是唐柯三、马松亭等人在1925年于济南创办的成达师范学校。马松亭阿訇要求成达师范学校的学生不仅能够讲解《古兰经》,还要有现代思想,并且能够具有组织领导能力。

 

       1929年,成达师范学校迁到北京东四清真寺办学。马松亭阿訇请来顾颉刚、冯友兰、陈垣、郭沫若等人讲学,所讲内容涉及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成达师范学校的办学与时代、与国家紧密联系了起来,这是教育者对于其自身使命的探索与担当。

 

       1931年,在北京的马松亭得知,为了沟通与伊斯兰国家的文化联系,昆明明德中学选送回族学生纳忠、林仲明、张有成以及在上海的云南学子马坚等人去了爱资哈尔大学留学。马松亭阿訇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两年后,他亲赴埃及,将自己的5名学生送到了爱资哈尔大学就读。此外,他还求见埃及国王,并向国王坦陈中国回族穆斯林教育现状,恳求埃及国王派遣教授来华。其主旨是:向阿拉伯穆斯林学习,沟通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情感与文化。

 

       埃及国王感动于一位中国阿訇求知的热烈,遂要求爱资哈尔大学与成达师范学校进行对接。爱资哈尔大学经过层层选拔,派出两名德才兼备的教授,远涉重洋前往成达师范学校任教。

 

       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1000多年来,这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这是中国阿语教育史上、中阿友好关系史上值得记载的一件大事。

 

       从1931年起,昆明明德中学、上海伊斯兰师范学院以及成达师范学校等回族学校先后选派6批学生去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第一批由明德中学训育主任、留埃学生部部长沙国珍率领,学员有马坚、纳忠等4人。第六批由埃及国王法鲁克资助、成达师范学校经过考试后于1938年选派庞士谦等15人留学。中国留埃回族学生经历6届,人数虽然不多,但培养出了多位名闻遐迩的翻译家、经学家、文学家和知名人士,他们是中阿文化交流史上的杰出开拓者。

 

       这些学生中有马坚、纳忠、纳训、马金鹏、刘麟瑞、王世清、杨有漪、庞士谦等人。走向爱资哈尔大学的时候,这群有为的回族青年也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一个好学、出众的民族。

 

       学有所成,回族学子使阿拉伯语走进北大的讲堂

 

      “学者的墨汁,比殉道者的鲜血还要珍贵。”求学爱资哈尔大学归来的回族学子们,各自寻找着书生报国的机遇。

 

       1946年,北京大学成立了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季羡林向校长推荐,聘请曾留学埃及的马坚为教授,创办阿拉伯语言专业。北京大学成为中国把阿拉伯语作为一门专门学科设立专业的第一所大学,阿拉伯语在中国的传播从此进入其大学教学研究的新阶段。

 

       1949年,国家急需通晓东语人才,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阿拉伯语专业一下子就拥有了5位教授,他们分别是:马坚、刘麟瑞、王世清、马金鹏、杨有漪。

 

       这5位教授无一例外的背景是,都是当年被成达师范学校、昆明明德中学送往埃及留学的回族学子。而此时,他们代表着中国阿拉伯语的一流水平,是中国阿语界的精英。这当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马坚。为了研究伊斯兰学术、传播伊斯兰文化,马坚于1931年到1937年期间,曾在埃及进行长达8年的学术准备。在那8年里,无论是在爱资哈尔大学还是在阿拉伯语高等师范学校,马坚对宗教学术的研究都一直得到爱资哈尔长老吉巴里教授的悉心指教。马坚曾是这位长老的得意门生。可以说,马坚的伊斯兰学术研究和《古兰经》翻译就是爱资哈尔伊斯兰学术事业在中国的一种延伸和发展。

 

       燕园里,5个留学爱资哈尔大学的回族学子,独对孤灯冷月,肩负起一个国家急需阿语翻译以及阿语教学人才的历史使命。当年留学爱资哈尔大学的回族学子,对于阿拉伯语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后,回族学子使阿拉伯语传播的范围从穆斯林扩大到了非穆斯林人群,开创了阿拉伯语在中国传播的新局面,他们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发展阿拉伯语教学的主力。如当年与马坚一起留学爱资哈尔大学的回族同窗纳忠,于1958年奉调进京,创办了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并出任该系的系主任。

 

       再后来,我国的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机关单位以及中国驻埃及和其它阿拉伯国家的领事馆、文化处、商赞处和武官处也都有了北京大学的阿拉伯语专业毕业生。

 

        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但爱资哈尔大学归来的回族先贤们,通过他们的思想品质和社会实践,将他们的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价值将永远延续。(来源: 中国民族报

 

责任编辑:鲁格亚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爱资哈尔 大学

上一篇:真主使者的功能
下一篇:兰州清华小学百年校庆已拉开帷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