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时期的长春回族皮毛业
分享到:
2013-12-30 11:09:48 【来源:】 点击:
    在旧中国,回族的社会地位非常低,所从事的职业多集中于牛羊屠宰、皮革加工和清真小吃等行业,回族群众戏称为“都是些离不开牛胳膊羊腿的行当”,其皮毛加工业在行业中曾占有主导地位。

    皮毛、皮革加工业俗称“皮行儿”,在20世纪上半叶东北的“皮行儿”是重要的社会产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行业内部有白皮、黑皮、毛皮和红皮之分。“白皮”指马具所需的皮革加工制作;“黑皮”指皮鞋、皮靴的加工制作;“毛皮”指皮袄、皮袍、皮帽等衣物的加工制作;“红皮”专指靰鞡鞋的加工制作,一般由“白皮”店铺兼营。受民族生活习惯的限制,东北“皮行儿”的回族人主要从事“白皮”,即马具的皮革加工制作业。

    回族迁入吉林省已有320年的历史。据16岁来长春,一生从事皮毛加工业的回族老人韩同芳介绍,最早来长春从事皮革加工业的回族先民是19世纪末山东禹城的韩姓人家,店的字号是“德成”。以后又有河北的白姓、山东的金姓人家等陆续来此做生意。到1932年伪满洲成立前后,长春约有皮铺一百家左右,其中回族人开办的有20多家,约占“皮儿行”中的五分之一,几乎全都从事“白皮”。

    伪满时,回族的皮毛加工业一般都在前店后厂的手工作坊里加工。多数皮铺都雇用回族学徒或是伙计(称为“吃劳金”的)三五人,许多人都是老板的亲属或是同乡。原料毛皮既坐收又走村串镇收购。除了用硝、蓖麻油、石灰等原料加工皮毛外,还转卖鞭杆、马鞍、马镫、铃挡等皮革制品马具。回族开办的皮铺通常和汉族皮铺一样,在店前悬挂约长一米、宽一米、下缀布条的“皮条幌”,作为营业标志。与汉族皮铺不同的是,回族皮铺不兼营“红皮”,门前不贴对联,一般都在门楣上悬挂阿拉伯文书写的“都哇宜”(音译),以示为穆斯林开办的店铺。

    伪满时期,长春较大的回族“皮行儿”店铺有:

    山东省禹城县金庄金氏兄弟金春元、金春连在三道街(东门里)开办的“德发涌” ,后来又派生出“德发成”,老板为金春庭;“德发兴”,老扳为金春荣;“德发厚”,老板为金春田。金氏家族不仅在当时长春的“皮行儿”中很有名气,而且生意从长春发展到周边的德惠(张家湾)、九台和黑龙江的哈尔滨(字号是“德发东” ,老板为金春田)、拜泉(字号是“德发昌”,老板为金春全)等。“金家皮铺”连锁经营,形成了规模优势。因金氏兄弟在东门里分住东、西两院,又被称为“东金家”皮铺和“西金家”皮铺。

    此外,还有山东省平原县人沙恩忠和韩姓、赵姓在临河街合开的“三合成”;山东省恩县人石朝公在四道街开的“石家皮铺”;吉林省双阳县大营子马姓回族在二道河子一面街开的“马家皮铺”;山东省阳信县人杨远章亲属三人在三道街开办的“永远合”、“永富合”、“永盛茂”等。
  长春周边较大的回族皮铺有山东禹城人韩同普兄弟与其子韩华义在德惠开办的“二合成”;山东禹城人韩同远在九台开办的“同顺远”、刘振东开办的“刘家皮铺” ;双阳有黑玉成开办的“黑家皮铺”;怀德有山东禹城人韩同友开办的“韩家皮铺”等。

   当时,“白皮”又细分为“大车货”和“骑马货”两类。“大车货”是指畜力车运输所需的鞭绳、鞭梢、搭腰、肚带、套头、鞧佩、三花等马具;“骑马货”是指单骑马匹所需的马鞍、鞍垫、缰绳、马鞭、嚼子等马具。

    杨远章开办的“永盛茂”是当时回族“皮行儿”中唯一从事“骑马货”加工、制作、销售的店铺,地址位于大经路与三道街交会的路口,有六七间房屋,雇用伙计约10人,由于占据了地利又善于经营,生意十分红火,在长春回族“皮行儿”中一度与“金家皮铺”齐名,在哈尔滨也开有皮铺。

    回族“皮行儿”诚实守信,特别注重产品质量。据“西金家”皮铺“德发涌”的“少东家”金广禄介绍,回族皮铺以信为先,使用的原料多为上等的牛皮、羊皮,原材料加工必须经过11天以上的时间。

    当时较有规模的回族皮铺一般都在作坊地下修砌两个四五平方米的地窖,称为“灰窖”和“水窖”,皮毛原料要先在“灰窖”用石灰水浸泡4天去毛,再入“水窖”4天,用清水中漂洗,每天用特制的“刮刀”刮制数次以彻底清除石灰,第9天将皮毛捞出,入直径约1.5米的铁质“硝锅”,放硝、水各半加热以“制皮”,第10天入全硝以“熟皮”,第11天将硝清除入蓖麻油加热以“盘皮”。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工艺标准和规范的操作规程。如此加工出的皮革柔韧耐用、不返硝,因而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当时长春回族经营的皮铺多集中于三道街、大经路等繁华地段,彼此关照,形成了规模效应。回族“皮行儿”善于经营,吃苦耐劳,产品质优价廉,不仅畅销于长春周边地区,还被贩运到当时被称为“关东洲”的旅顺、大连等地。

    虽然回族在当时的皮毛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在日伪政权的压榨之下发展十分困难。特别是伪满洲国后期,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经济的盘剥,皮毛和金属材料都被列为管制物资,由日本人垄断,回族“皮行儿”经常被诬为“走私”、“贩私”,其原材料和制品往往遭到收缴,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责任编辑:伊人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伪满洲国 时期 长春

上一篇:【国际论坛】中东并存反思与困惑
下一篇:美伊“融冰”:奥巴马抓住了机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