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经学院:用语言搭建中阿交流桥梁
分享到:
2014-09-11 17:26:29 【来源:】 点击:
  7月15日,正是暑假期间,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伊斯兰建筑特色的宁夏伊斯兰经学院沉浸在一片安静中。经学院院长王明亮和记者聊起学院的毕业生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给山里的孩子更美好的人生

  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

  在经学院正门的一块石碑上,中、阿、英三种文字记录了这样一段历史。1985年,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的黑伯理秉持“开门建设”理念,率领宁夏穆斯林友好访问团出访巴基斯坦、埃及、也门、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亚非六个伊斯兰国家。当时,沙特尚未与中国建交。但这次出访无疑是非常成功的。黑伯理友好访问团破例受到高规格接待,取得了政治、外交上的收获,而且带回了一批经贸项目。其中,宁夏伊斯兰经学院就作为一个项目,经国家宗教局批准,由自治区政府和世界伊斯兰发展银行共同投资建设。

  从1985年成立到现在,这所专门培养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和阿语翻译人才的伊斯兰教高等学府,已经培养了3000多名学员。此外,作为宁夏与阿拉伯世界交流的窗口,经学院还承担着与中东国家进行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职责。王明亮告诉记者,土耳其宗教部部长穆罕默德·居尔迈茨博士和沙特禁寺诵经师萨利赫等多位中东国家政要都曾在经学院发表过演讲。

  如果说经学院的成立,见证了宁夏中阿合作交流的开启,而如今,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对阿拉伯国家经贸的发展,以及宁夏中阿经贸论坛、中阿博览会的举办,经学院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王明亮说,如今经学院的毕业生除了在清真寺担任教职,有出国留学的,有发挥阿语特长经商的,还有很多人从事阿语翻译工作。经学院的学生在浙江义乌、广东等地非常受欢迎,一个刚毕业的经学院学生,工资起步就能有4000元。因为大家都知道,经学院的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阿拉伯语言,还要学习《古兰经》,学习教法、教义和教律,是虔诚的伊斯兰教信仰者,他们了解阿拉伯国家文化。今年刚毕业的马志宝,就顺利签约了中建公司,正在山东德州参加公司的培训。在电话里,他满怀感恩地说:“我非常感谢经学院,让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他的阿拉伯语专长,培训结束后,马志宝将被派往阿尔及利亚工作。

  而中阿经贸论坛、中阿博览会等活动举办以来,经学院每年都抽调出大部分教师和学生为大会提供阿语翻译和志愿者服务工作。对阿语人才的需求,让经学院的孩子们比以往走得更远、更实。

  王明亮自豪地说,在以往的毕业生当中,有41人经过考试选拔,被选派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深造。今年,经学院和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以“3+1”的方式,选送了3名学生到埃及学习。这些学生将会以民间友好使者的身份,推动中埃以及中阿交流和交往。

  而更让王明亮感慨的是,经学院的学生多来自宁夏贫困的西海固山区,正是有了经学院的培育,这些孩子走出了大山,开拓出崭新的人生图景。他告诉记者,经学院1990级毕业生王义正来自西吉白崖乡,毕业后成立广州市色俩目公司从事餐饮业,把家乡500口人都带到了广州发展。

  王明亮也有很多“发愁”的事情。比如,经学院成立近30年,校园设施老化严重,图书馆、学生浴室不能满足需求,没有体育场馆;比如,从2009年开始,经学院对全区范围内的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进行学历教育,老师们要在固原、中卫、石嘴山、同心等5市1县送知识上门,师资力量捉襟见肘,长期自筹资金聘用十多名教师……但这些难掩王明亮和同事们对未来的信心:今年,经学院打算恢复招收女生;作为自治区政协委员,他正在积极呼吁,扩大经学院招生规模,争取更多教师编制,修建经学院校舍,为经学院本科生们争取更多财政支持。社会各界对阿语人才培养的重视,也让王明亮看到更多希望。经学院最近发出了教师招聘广告,应聘者中有多名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硕士和博士。“经学院的吸引力在哪里?”王明亮说,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为民族培养人才。

  建设语言交流的“双向道”

  如果说经学院是“老牌”阿语人才培训学校,那么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则是“后起之秀”。

  2011宁洽会暨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举办之际,第三届中阿校长论坛开幕,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宁夏大学负责外事工作的副校长谢应忠告诉记者,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的成立,正是顺应了国家和自治区的发展战略需求。

  他说,中阿合作交流源远流长,但经贸往来、人员往来在很长时间里,在规模、质量上并不是理想状态。宁夏大学2004年左右开设阿拉伯语本科,规模也就在一个班,有时还隔年招生。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高端阿语人才市场需求并不大。”而对综合性、高端阿语人才的需求,也就是近5到10年的事情。随着国家向西开放战略实施,伴随中阿大学校长论坛的举办,阿语人才培养从政府到社会各界得到重视。他介绍,中阿经贸论坛举办之前,宁夏大学只有6名阿拉伯语教师,现在已经有18名,而未来规划是35名阿拉伯语教师。

  谢应忠介绍,为了培养出真正掌握应用语言,对阿拉伯国家情况了解的学生,宁夏大学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年以上国外学习经历。目前,宁夏大学和苏丹爱孜哈尔大学、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也门科技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和合作机制。今年2月,2011级48名学生全部派往海外学习,其中30名学生到埃及学习,另外18名学生到也门后,因为局势不稳定,5月底及时撤回国内。虽然只有短短3个月,但学生们感觉语言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这让谢应忠进一步坚定了和国外大学合作的决心。此外,谢应忠还有一个“意外收获”:为了不让学生们中断学习,也门科技大学的教学团队将赴宁夏,为学生们完成教学任务。谢应忠现在想着,能否有可能把这些国外教师留在宁夏。

  谈到今年的招生计划,谢应忠介绍,宁夏大学今年除了招收一个阿语文学班之外,还将招两个复合型班,两年学习语言,两年学习旅游、金融等专业知识,共75名学生。此外,还将在2014级新生中开设阿拉伯语的公共语言课。

  谢应忠还介绍,宁夏大学正牵头联合北方民族大学以及宁夏高职、中专等不同类型的阿语人才培养机构,建设阿拉伯语教育联盟,希望通过建立联席互动机制,打破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如果一切顺利,阿拉伯语教育联盟将于8月中旬正式宣布成立。而对于阿拉伯学院,谢应忠还有一个期待,希望它给宁夏大学的国际化带个好头儿。

  2011年3月,宁夏大学与迪拜大学合作创建的孔子学院揭牌,成为海湾国家中第一所孔子学院。虽然规模不大,学生最多时也只有90名左右,但却搭建了一个向阿拉伯国家推广汉语的平台。谢应忠在介绍情况时也谈到一些思考,就是如何吸引更多阿拉伯国家年轻人了解中国、学习汉语。他告诉记者,今年已经把向阿拉伯国家推广汉语工作纳入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的研究范畴,希望若干年后能见成效。(来自宁夏新闻网)

实习编辑:小伊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经学院 宁夏 用语

上一篇:宁夏国际语言学校面向阿拉伯国家招汉语留学生
下一篇:努尔妇女学习班(原中岭中阿女校分校)招生简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