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性礼》:修进功程图说
2014-03-17 17:33:16
【来源:】 点击:
人之生也,无嗜欲则不能领略声色嗅味之妙,无功修则不能渐还夫本然之真、夫声色臭味之妙,何尝非本然之真?然而功修未至,则一声一色一臭一味,皆足以为身心性命之累。功修既至,则处处皆声色臭味,处处皆本然矣。处处不离耳目口鼻。即处处皆不睛不闻矣。处处皆视听尝嗅,即处处皆本然动静矣。功修之所关于身心性命者,岂浅鲜哉!其功程奈何?一曰正身,一曰清心一曰尽性。身正,则其身为本然正面之镜;心清,则其心为返照理世之光;性尽,则其性为天人合一之理。身何以正?有圣教之五事:念,以知所归也。礼,以践所归之路也。舍,以去爱也。斋,以绝物也。聚,以归真也。工夫之中具有指点之义,因外境以指点其内义也。五事,唯礼中指点更为深长,起、立、跪。坐之间,静见物我本然之性。由每事以寻求其指点,因指点以绵密其功夫,身于是乎其可正矣。心何以清?清于外境之无所扰,尤清于内德之无所蔽。心有七层,寓以七德,复有五官,各妙其用。何谓心有五官?盖心有妙眼,能见无形之色;心有妙耳,能听无声之语;心有妙鼻,能嗅妙世之香;心有妙口,能尝喜主之味:心有妙识,能了精粗之理。尽此五官之用,而复于七德,无亏欠焉。心于是乎其可清矣!性何以尽?尽于其心之能知也,尤尽于其形之能践。心以返照为知,则理无遗理。形以顺应为践,则形归无形。知其全体,复知其大用,则我之性明,而万性不外于是。践其当然、复践其所以然,则发挥尽妙,而于穆于此不隔。夫形色,即性也。不知者以形色为形色,而知者则视形色皆天性。形色未践,无言性也。形色能践,亦无言性也。形不异性,性不异形,而性于是乎其能尽矣。由正身以至于清心,由清心以至于尽性,此常人之修进也,自外而内者也,修之以其渐也。性尽而心自清,心清而身自正,此圣人之修进也,自内而外者也,修之以无待也。然而圣人之修进,非所敢望也。
清源黑氏曰:“声色味臭,乃本然所妙之相也。能以理取之,则相即本然。若以欲取之,则本然亦相。是故日逐于声色味臭,而沓不知其所为本然者,嗜欲蔽之也。功修者,开蔽通塞,以还本然之大法也。”
译文:
人活着,无嗜欲就不能了解声、色、臭、味的妙处。无功修就不能逐渐归还在真确的本然上。象那声、色、臭、味的妙处,何尝不是本然的真确。只是功修没有达到那种境地的时候,那一声、一色、一臭、一味,都足以成为身、心、性、命的拖累。当功修达到那种地步的时候,就会处处都是声、色、臭、味,而处处都是本然了。处处离不开耳、目,口、鼻,就又处处都如同没看见没听见一样了。处处都是视。听、尝、嗅,就又处处都是本然的动与静了。功修对于身、心、性、命的影响,怎能说浅少呢?那么功修的程序是那些呢?一叫正身,一叫清心,一叫尽性。身正,那他的身就成了本然正面的镜子。心清,那他的心就成了返照理念世界的光亮。性尽,那他的性就成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身如何才能达到正呢?有圣教必做的五件事,也就是五件功修。一在念真,以便知道我们归向真宰;二在礼真,以便走在归向真宰的路途;三在施舍,以便丢掉喜爱的东西;四在斋戒,以便拒绝物欲的干扰;五在聚会,以便聚合大众归向真宰。上述功夫中,具有许多指导的意义。因外在功修而达到指导内在本性的意义。五种功修,独有礼拜中的指导意义更为深长。起立。跪坐之间,心平气和就可以体现物我的本然之性。在五种功修上寻求指导,因指导以便勤密礼拜的功夫,这样身就可以得到端正了。心如何才能达到清呢?清于外不受形色物欲的干扰,更清于心内德性的纯洁无所蒙蔽。心有七层,含有七德。又有五官,各具妙用。什么是心的五官?一是心有玄妙的眼睛,能够看见无形的色象。二是心有玄妙的耳朵,能够听见无声的语言。三是心有玄妙的鼻子,能够臭到妙世的清香。四是心有玄妙的嘴巴,能够尝到喜主的味道。五是心有玄妙的意识,能够了解大小的道理。五官的功用都尽到了,就与七德相合而无亏无欠了。心因此可以常清了!性如何才能达到尽善尽美呢?尽在它的心能够认识主宰,更尽在它的身体能够遵行五功。心以呈现先天的理念为知,那么理就不会被遗忘。身以顺应天理会力行修功,就会以有形之身返还在无形的天理上。知道真宰的全体,又知道真宰的大用,那么我的本性就会明净,而万有的本性不外于我的本性。力行当然应做的五功,又力求造化所以如此的本源,就会全部发挥造化本性的玄妙,而真宰的严肃美好就和我没有隔离了。形色,就是人的本性。不了解道理的人,从形色上去看形色,而有知识的人就把形色都看作了天性。不深人在形色之中,不能正确地讲述本性;只深人在形色之中,也不能正确讲述本性。形象与本性没有什么差异,本性与形象也没有什么不同。认识到如此境界,本性才算完全显现了。由正身以至于清心,由清心以至于尽性,这是常人修功进取的程序,是从外向内推进的,为渐渐进取的功修。当本性完全呈现的时候,心就会自然清纯。心清纯而身就会自然端正。这是圣人修功进取的程序,是从身内向外推进的,这种功修直接而无等无待。然而圣人的功修进取,不是一般人所敢想象的。
清源的黑鸣凤总结说:“声、色、味、臭,是本然玄妙的显象。能从理念上去理解它,那么象就是本然。如果从物欲上去理解它,那么本然也成了象。为此,每天都生活在声、色、味、臭、之中,而一点都不知道它就是本然,这是嗜欲蒙蔽的结果。功修的人应开蔽通塞,以便归还在本然的大法之中。”
上一篇:《天方性礼》:全体归真图说
下一篇:《天方性礼》:顺逆分支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