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虔诚的穆民为什么会有灾难
分享到:
2016-01-17 20:56:57 【来源:】 点击:

我们看到,今世违抗安拉法则的人,不少人生活是富裕的;有些无恶不作的恶棍,安拉不仅没有现实现报的惩罚他们,反而仍在大地上趾高气扬地走来走去,却潇洒自在;我们还看到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丑们,其飞黄腾达的速度令人惊讶。可是我们看到那些坚持真理、主持正义、爱讲实话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直言不讳而处处碰壁;更看到一些干“尔麦里”(干善功)的虔诚信士,确实有许多贫困之家。甚至有的疾病缠身,困苦万般…… 。


上述所见现象,确实让人想不通:这不是太不公平了吗?!穆民都坚信真主是至仁、至慈、至公的,安拉是赏善罚恶的,但是为什么会有以上不公道的现象呢?

是的,这确实是今世的不公现象,过去如此,现在如此,今后也将会如此。

我们知道,事物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只是表面的皮毛现象,并非事物的本质。其深奥的哲理实质,蕴寓于《古兰经》里。《古兰经》才是“透析今世,说明来世”的说明书,才是衡量今世祸福的唯一准则。

人生是个谜,只有 穆民知道谜底。

《古兰经》中说: “谁欲享今世的报酬,(你就告诉谁),安拉那里有今世和后世的报酬。”4:134节

以下从六个方面,谈谈对今世祸福的认识:

(一)祸福是对人类的考验

在今世,人们为什么会有祸福,祸福是从哪里来的?《古兰经》中说;

“祸福都是安拉所降的。”4:78节

安拉创造了人类,为什么又降祸福于人?《古兰经》中说:

“我以祸福考验你们。”21:35节 

安拉为什么以祸福考验他的仆人呢?《古兰经》中说: “我用种种祸福考验他们,以便他们觉悟。”7:168节

安拉以什么来考验人们?《古兰经》中说: “你们的财产和子嗣,只是一种考验。”64:15节 又说:

“我必以些微的恐怖和饥谨,以及资产、生活、收获的损失来考验你们,你当向坚忍者报喜。”2:155节

安拉的考验会有什么评定呢?《古兰经》中说:

“他曾创造死与生,以便他考验你们谁的工作最优美。”67:2节 又说:“我以你们成为大地上的代治者,以便我看你们怎样工作。”10:14节

安拉考验人类的结果又会是什么呢?《古兰经》中说: “安拉那里有重大的报酬。”64:15 节 安拉要以其‘作为’成为赏善罚恶的依据。

穆圣说:“今世是后世的考场。”通过严格的考试分出善恶优劣来。

穆圣还说: “每个民族都有一个考验,我的民族的考验是金钱。”

复生日,要清算金钱来的是否合法,使用的是否合法?

白俩’似一把锋利的钢刀,它割碎了迷误者的心,却给理智者开凿出生命的新起点。

要清醒的认识到:天园周围布满了人们‘憎恶’的东西,火狱周边尽是人们‘向往’的诱惑。

在祸福的严峻考验面前,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在考验当中要坚忍

《古兰经》中说: “安拉确与坚忍者同在的。”2:153节 又说:

“我必以些微的恐怖和饥饿,以及财产、生命、收获的损失来考验你们,你当向坚忍者报喜。”2:155节

坚持: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不动摇;忍耐:把痛苦的感觉抑制住。

穆圣说: “伊玛尼是两半:一半是忍耐,一半是感念。”

坚忍、忍耐是穆民的美德和善行,是顺主顺圣的表现,是托靠主的特征。

俗话说:知足心常乐,能忍自安身;又说:好事多磨;这些都是来自真主的襄助。为什么说:冬天的‘务司里’,夏天的斋,贫穷时的施舍,发怒时的忍耐高强呢?其原因就在于需要更大的忍耐。

在干善功的道路上,阻力越大,回赐越大;坚忍越多,报酬越多。磨难对于人生来说,其实是一笔精神财富。而这种财富越大越多,你就越感到安拉与自己在一起。尝到坚忍的甘甜;而懦弱者永远不会有这种感觉,安拉不襄助懦弱者。

2、考验会有连续性

“难道他们不知道吗?他们每年受一两次考验,但总是不悔改,也不觉悟。”9:126节

这是安拉对人们虽遭考验,但仍不觉悟的不信者、伪信者、心中有病者的警告。

一位贤哲说:“忍耐的道路直达天庭。”又说:“最幸福的人是具有学者的心态,忍耐者的身体,满足于手中所有者。”

有时,安拉拿起了旧的考验,又会以新的考验降临。人的一生是一道永远也考不完的试题,酸甜苦辣都是味,这味留给参悟者去品尝。因此,穆民应时时刻刻要把伊玛尼放正、乜提拿定,不因今世的福祸而转向。

3、以祸福考验人

《古兰经》中说:

“我使气运周流于世人之间,以便安拉甄别信道的人。”3:140节 安拉使气运在人们之间轮换交替,以祸福来考核、鉴定信道的人。

大学者佳玛尔扎拉伯佐在其著作《净化灵魂》一书中写道:“安拉赐给一个人的财富是考验,下降给一个人的贫穷也是考验,而往往财富的考验比贫穷的考验更为严厉。当生活在贫穷中时,眼前没有很多的选择,他必须忍耐奋斗和祈求安拉给他新机遇,平静的守侯着。当一个人有很多钱,他的面前就敞开许多大门,大多数都是通向不敬畏安拉的道路,他的选择很艰难,很容易进入错误的大门,走向堕落的道路。他的成功只在他选择一条艰苦的正道,须要多少倍的克己、决心和毅力,这才是最艰难的考验。”

一先贤曾说:有信仰者固然能坚忍逆境,但真正能坚忍住顺境者只有‘诚实者’——穆民。祸是严厉的考验,福是‘温柔’的,却是更加严厉的考验。曾国藩深有体会,在他的家信中说:“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两代者鲜矣。”

穆圣说:“信士在享幸福时感谢真主,是一种幸福;在遭患难时忍耐,也是一种幸福。”穆民忍于所失,安于所得,乐于人生。时刻感赞安拉的恩典。只有穆民才能作到:幸福时警惕,灾难时忍耐,绝不会因祸福而‘方寸’大乱。

4、“形恶实善”的考验形式

《古兰经》云:“或许你们厌恶一件事,而安拉在那件事中安置下许多福利。”4:19节

安拉以人们所喜欢的事物考验时,人们就视为是福、是善,就乐于接受;若以人们不喜欢的事物考验时,人们就视为是祸、是恶,就不愿接受。这种错误的认识是没有看到事物的实质,只是从事物的表面去观察,以急功近利的思想衡量事物。

试想:学生岂能把老师的考试视为恶吗?肿瘤患者岂能将医生的手术说成是恶吗?实质是:以恶的形式表现,达到善的实质目的,这只能说是形善实恶。祸福都是促人向善的:福是用它叫人希望的,祸是警告世人不要作恶的。王静斋阿訇在注释《古兰经》第7章168节经文时说:“…… 福祸都是促人向善的:福是用它叫人希望的,祸是警告世人不要作恶的。”

5、考验将得到报酬

对于穆民所做的善功将有什么样的报酬呢?

《古兰经》告诉我们:

“在那日,你们将被检阅,你们的任何秘密,都无法隐藏。用右手接过自己功过薄的人将说:‘你们拿我的功过薄去读读吧!我却以猜想到我必遇见我的帐目。’他将在愉快的生活里,在崇高的乐园里,那里面的水果伸手可得。你们可以愉快的饮食,因为你们在过去的岁月里行过善。”69:18——24节

《古兰经》中又说:

“任何人都不知道已为他们贮藏了什么尉籍,以报酬他们的行为。”32:17节 林松在注释此节经文时说:“即指将享受到的报酬会使人喜出望外,不可言状。”

对于以物配主、作恶者的回报是什么呢?

《古兰经》告诉我们:

“以左手接过功过薄的人将说:‘哎呀!但愿我没有接过我的功过薄,不知道我的帐目!但愿尘世的死亡已了结了我的一生!我的财产与我毫无裨益,我的权柄已从我的手中消失。’你们捉住他,给他带上枷锁,然后把他投入烈火里,然后给他穿在一条长七十臂的链子上。他生前确是不信仰尊大的安拉,不勉励人们赈济贫民,所以今日他在这里没有亲戚。除浓汁外,没有食物。只有迷误的人才吃浓汁。”69:25——37节 王静斋阿訇注释说:“这一篇话是形容逆徒们在后世受罪的情形。”安拉是至公的。

6、在今世的回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安拉对今世人们的善恶回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或显或隐的进行着,惟有参悟者才能醒悟。安拉的回报包括物质方面的奖励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如:

在赏赐方面:物质愿望的实现、胜利、荣耀、知识、平安、舒畅、友谊、免除灾难等。

在惩罚方面:失财亏本、失败、窘迫、愚蠢、不安、孤立、寡欢、意外灾难等。

 


切记:赏善是安拉的恩惠,罚恶是安拉的公道。

7、或显或隐均在考验之中

《古兰经》告诉我们: “我的确知道你们所表白的和你们所隐藏的。”2:33节

穆圣说:“的确,安拉不看你们的身体和外表,而是要看你们的内心。”

安拉不仅只考验人们的明显事物,同时也要考验人们的举意和动机,以及隐蔽之处或黑暗中的作为。安拉深知人们的思想和意念。即使能瞒住人,但瞒不了主。因此,穆民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均不背离按拉的法规,而去做违禁的事物。牢记《古兰经》的教诲:

“敬畏者遭遇恶魔蛊惑的时候,能恍然大悟,立刻看见真理。”7:201节

8、斥:不信者、作恶者的托词

不信者、作恶者,因不愿看到后世的公正回报就制造种种借口以自我安慰。如说什么‘人死如灯灭’,认为今世的几十年后,一切都不存在了,一切都终结了。基于如此认识,即可随着私欲走,便可无恶不作了。而伊斯兰则认为:灯灭灯还在。不信者、作恶者的愿望是:“但愿尘世的死亡了结我的一生。”这种人就是“但愿一死了事,不愿再被复生、受审判。”[林松在注释《古兰经》25:21节时语。]

《古兰经》指出不信道者与作恶者的愿望是: “但愿尘世的死亡了解了我的一生!”69:27节 林松注释说:这种人就是但愿一死了事,不愿在被复生受审判。

《古兰经》警告说: “难道作恶者以为我会使他们和信道而且行善者一样,而使他们的生死相等吗?他们的判断真恶劣!”45:21节 

对此节经文,王静斋老阿訇注释说:逆徒当然不同穆民一样,不能生前死后均在享受着。

穆民认为,人类的存在仅限于这个短暂的世俗生活是不符合明哲的、全聪的造物主的智慧的。在这个短暂的旅途之后,还有一个永恒的后世生活,那才是纯净、公道的世界。

《古兰经》指出: “难道你们以为我只是徒然的创造了你们,而你们不被召归我吗?”23:115节

这节经文告诉我们,假设这个以死为尾声的生活之后没有另一个归向安拉、接受清算、实现绝对公平的生活,那么,整个创造就是一种徒劳,而这与安拉的属性是背道而驰的。安拉的一切创造,包括命令和禁令,都是有着伟大的、明确的目的的,决不是游戏。王静斋老阿訇在注释此节经文时说:安拉造物确有真理蕴于其中,决非偶然,其所造化的须复返于安拉。

清代伊斯兰学者、教育家马复初在《四典要会》一书中说:为善者未见获福,作恶者未见遭殃。更有大恶荣华到老,大善苦厄终身;忠臣死于诛戮,国贼反受荣昌。古圣先贤之语可信乎可疑乎?不知圣人所言之祸福是天堂地狱之报应,非人世之祸福也。

安拉定法度于先天,仆民行善恶于中天,安拉行至公于后天。《古兰经》警告世人说:

“在那日,火狱将被拿来;在那日,人将觉悟,但觉悟对他有何裨益呢?他将说:‘但愿我在世的时候曾行善事。’”89:23——24节

(二)、罚赎——卸除罪责

罚赎,顾名思义,借助处罚,推掉兑销某种错误或罪恶。常指用钱或物换取豁免、卸罪的方法。例如:违反了交通规则或公共秩序,给予罚款或拘留,以赦免其过失。

真主说:

“行一小蚂蚁重善事者,将见其善报;做一小蚂蚁重恶事者,将见其恶报。”99:8节 由此可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安拉在宇宙中制定的恒定规律,即常说的因果定律,此一定律,体现了安拉的至公。

在复生日,不信者和作恶者,目睹到严厉的审判,将会说:“我们同穆民同样生活在世界上,为什么偏偏让我们进火狱?这是那种人抱怨真主所谓‘不公’的借口。

《古兰经》上说: “你们当防备将来有这么一日,任何人不能替任何人帮一点忙,任何人的说情都不蒙接受,任何人的赎金都不蒙接纳,他们也不获援助。”2:48节

全聪全知的安拉,即在今世提前降‘白俩’给信士,以此进行罚赎信士的罪过,赦免其差错。安拉对信士的‘罪恶’不重复惩罚,是对信士的爱护和慈悯。

真主说:

“凡欲获得现世生活者,我将在现世以我所意欲的报答他们中我所意欲的人。然后我将以火狱惩治他们。他们将受责备,遭弃绝的进入火狱。”17:18节 安拉对于不信者、作恶者同样也是公平的。安拉是‘按人的心眼回奉人’,他们愿得到今世的幸福,安拉在今世慈悯他们了。对其罪恶,则在后世惩罚。真主明确的告诉人们:

“不信道的人们啊!今日,你们不要托词,你们只受你们行为的报偿。”66:7节

阿以莎传述:

穆圣说:“凡是穆民身上遇到的不利,尽管是一根刺也罢,都是安拉用以罚赎穆民罪过的。” 温姆按俩仪的传述:“我害病的时候,穆圣来看我。穆圣说:“温姆按俩仪啊!你应当乐观些,开怀些,安拉因穆民的疾病而消除他的错误,犹如火熔化金银的渣子一样。”

穆圣还说:

“信士患病而痊愈,便是对他以往的罪过的赦免,对他未来的劝导。”

(三)、‘白俩’可提高人的品级 

真主说:

“行善者和作恶者都各有不同的等级,(以报应)他们所行的(善恶),你的主决不忽视他们的行为。”6:132节 

林松注释说:“指论工行赏,按罪惩罚,完全依照所作所为制定等级。”

真主说:

“他以你们成为大地上的代治者,并使你们中的一部分人超越另一部分人若干等级。以便他考验你们如何享受他赏赐你们的恩典。6:165节

又说:

“我曾启示他们中的一个男子:你要警告世人,你要向信士们报喜,告诉他们在真主那里,他们有崇高的品级。”10:2节

真主说:

“我曾使他们散居四方,成为若干派别,他们中有善人,有次于善人的,我用种种祸福考验他们,以便他们觉悟。”7:168节

以上经文说明,人类今世有等级,后世也有等级,善人中有等级,恶人中有等级。等级的高低因人的善恶而升高或降低。

穆圣说:

“信士一遭到小难和大祸,安拉必因之而提高他的品级,而勾销他的错误。”

对此段圣训陈克礼阿訇解释说:“人之患病,多因人素常不重视身体健康和清洁卫生,患病后才能检讨自己这种糟蹋生命的错误。回顾过去,警惕未来,刻苦奋斗,任劳任怨,再接再厉。以上便是安拉借疾病患难消灭错误,提高品级的道理。”

穆圣针对信士忍耐磨难的高强时说:

“安拉如果给一个人一个他用尽力量而不能得到的高尚地位,安拉必在那人的身体、财富、儿女各方面给以磨难,那人如果能忍怨忍劳,结果他就能得到安拉给他准备好的光荣地位。”

穆圣说:“人类中受灾难考验最严重的就是列圣,而后是各位大贤,优秀的人,以其教门的程度而受到考验。如果他是教门中的栋梁,那么考验就严重。”

试想,历代的先知大都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伊卜拉欣圣人,生于巴比伦国(今伊拉克),受到当时的暴君‘乃木鲁德’的迫害,伊圣为了众世界的养育主,放弃了荣华,冒火刑,后又一国一国的流亡,耗去了青春,在经历了重重患难之后,又接受了安拉让其献出自己心爱的儿子‘易斯玛尔来’生命的启示,经受住了重大的考验。尤素夫圣人年轻时被女人看中,反遭诬陷,被投入监狱。安优布圣人身患痼疾,忍受了病痛的折磨。穆圣生前丧父,六岁丧母,十二岁随叔父经商,二十五岁受雇于富孀海低彻,四十岁为圣,四十九岁时其叔父及妻子去世,从而失去了两位重要的保护人和得力的支持者。麦加贵族乘机加紧迫害。五十二岁时与艾卜.拜克尔历险躲过敌人的追捕,达麦地那后的多次大战中,身先士卒、历经风险。最终,在安拉的襄助下,将伊斯兰传遍全世界。

纵观古今中外史,磨难给人的是一笔精神财富。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四)、‘白俩’是真主的前定

真主说:“我确已依定理而创造万物。”54:49节 又说:“除安拉意欲外,你们决不能意欲。”76:30节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安拉的意欲,这是总前提。

人们是被造化在两个范围之内的,即在安拉意欲的总前提内,预定的‘人们的自由’——主观能动性。安拉预定的‘自由’本身也是前定。安拉若意欲,赐给人们自由的能力;安拉若不意欲,就拿起人们自由的能力。如:疾病、死亡等,就是拿起人们‘自由’的明证。又如:在安拉没有预定实现某件事的客观条件时,人是无能为力的,也就没有人们自由可言。因此,在做每件有意义的事时,应说‘印沙安拉乎’,这是万事托靠安拉、感赞安拉、确信前定的表征。

要牢记《古兰经》的教导:“祸福都是安拉所降的。”4:78节

(五)、‘白俩’是人们自讨的

《古兰经》云:“凡你所享的福利,都是安拉所降赐的;凡你所遭受的祸患,都是自讨的。”4:79节 代词‘你’是泛指,适应于一般读者与听众。[林松语]

‘白俩’并不像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全是考验、罚赎和晋品级,它往往更多的是对我们的缺点、怠慢、疏忽或罪过的惩罚。我们正是因为存在上述的错误和罪恶,才遭受了磨难——以便警醒觉悟者。

福是积的,祸是作的。恩典来自安拉,‘白俩’引发自身。

“虔诚的求乞,真诚的托靠,高度的选择,尽力的拼搏”永远是虔诚穆民坚持的原则。我们不能让安拉来承担我们的工作责任,我们因为没有尽力,而是疏忽、懒惰、怠慢,而后却把这一切归于安拉的前定,这种错误的认识违背了‘代治者’恪尽职守的精神的。个人史、家庭史、国家史的演变,确实证明了‘白俩’是惩罚的例证。

《古兰经》云:“的确安拉并不改变任何民族的状况,直到他们自己改变。”13:11节 古乐图布教长这样说:“ ……因为安拉绝不改变任何一个民族的优良和健全的状况,直到他们怙恶不悛、坚持叛逆而改变自身的状况。如果他们怙恶不悛,他们的‘既定寿限’就会到来,惩罚就会降临他们头上。”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绝不会说这种惩罚是安拉的注定,我们应心悦诚服的接受这种惩罚。相反,应把它看作是一种处罚和警醒,应赶快纠正自己的错误,以便祈求安拉撤去对我们的惩罚。

对此,经文很多,如《古兰经》云:

“安拉打一个比喻:一个城镇,原来是安全的、安稳的,丰富的给养从个方面运来,但镇上的居民辜负了安拉的恩赐,所以安拉因他们的行为而使他们尝试极度的饥荒和恐怖。”16:112节 

古人说:人到恶尽终有报。 又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六)应参悟的一个机密

中国古代有个故事,叫‘塞翁失马’,大意是在边境有一老翁,家中不幸走失了一匹马,邻里的人们都来宽慰他。老者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几天过后,这匹马竟然带来了一匹骏马回来了。邻里的人们都来向老者贺喜,说他真有福气。老者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祸呢?”有一天,老翁的儿子骑着那匹骏马玩耍,马受惊发狂,把他的儿子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断了一条腿。故事说明了: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坏事中含有好的因素;
(2)、坏事也可以(或往往)变为好事。

2、“塞翁得马,焉知非祸”:(1)、好事中含有坏的因素;
(2)、好事也可以(或往往)变为坏事。

古语:祸兮福所依(依附、依托);福兮祸所伏(潜伏、隐藏)。

俗语:拥有不一定是福,失去不一定是祸。祸福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祸福相连,物极必反。

我们可以参悟一下《古兰经》翻译家仝道章的祸福经历:

仝道章于1950年去新加坡担任了多家报社的编辑或特邀,1957年又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还兼任《南洋商报》驻美记者,1960年返回新加坡。从1950年到1970年在新加坡奋斗了20年,攀登到了新加坡新闻界顶峰,可谓‘辉煌二十载’。然而,在这二十年的生涯中,因政治斗争曾两次被捕入狱,共度过45个月的铁窗生活。他为自己不幸地遭遇百思不得其解,为个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而愤怒不已。就在痛苦万分之中,他在狱中诵经、礼拜,萌发了透彻理解《古兰经》的渴望。

仝道章在他的《伊斯兰——全人类的宗教.引言》一文中,引用了《古兰经》:

“也许你们厌恶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于你们是有益的;也许你们喜爱某件事,而那件事对于你们则是有害的。安拉知道,你们确不知道。”2:216节

仝道章说:

“这段经文,当我在苦难中阅读时,并未十分注意,直到灾退魔消之后重新阅读 ……才有深一层的体会:自己喜爱的一件事——当然是当上总编辑,却害得两次遭牢狱之灾;自己厌恶的的一件事——当然是失去了人身自由,却有益于译经。仝道章从这节经文中获得无比的鼓励和慰籍,他创痛的胸中又燃起熊熊的希望之光与火。”

引导他为全人类的宗教完成难以想象的艰巨工程——译《古兰经》。

有位在押的、已悔悟的囚犯说了这样一段话:

“苦难是安拉的一种恩典安拉和我的关系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医生虽然给病人吃药、打针,但是医生的本意是高尚的。我们都应该为这苦难而感谢安拉,你说安拉对我公平吗?苦难是人生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这些名言是人们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所以,我一生中收获最大的就是这十几年的苦难经历。有很多人成不了信士的原因,可能就是缺少苦难的洗礼和对苦难的认识不足。”(摘自《穆斯林通讯》2004年5月第59期)痛则思痛,促人醒悟。

对《古兰经》第二章216节,林松注释说:

“经文中暗示必须看到有利因素,不要只凭个人爱憎感情用事,要看到一种倾向掩盖下的另一种倾向。”

此段经文,为人类揭示了事物的机密和哲理。昂尔苏玛阿里说:“由于欢乐可能转变成烦忧,所以高兴时不要太过分;而在不幸时要充满希望,因为祸事中往往隐藏着福,正像福运中蕴涵着不幸一样。”

我们要牢记安拉的启示,真主说: “人们啊!确已降临你们的,是从你们的主那里发出的教诲,是医治心病的良药,是对信士的引导和慈恩。”10:57节

祈求安拉饶恕我的欠缺之处,宽恕我的无知!阿米乃!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穆民 灾难

上一篇:学习知识而不传播的人 像库存财宝而不费用的人
下一篇:如果我们喜爱我们的先知......

相关新闻